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实践史学 欧美史学新动向(2)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2011-9-13 15:35|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667|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实践”一词成为解决文化转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历史研究新路径的联系纽带。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化”概念开始突出“实践”的内容,认为文化是一个存在着实践活动的领域 主持人:什么是实践理论?历史学 ...

“实践”一词成为解决文化转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历史研究新路径的联系纽带。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化”概念开始突出“实践”的内容,认为文化是一个存在着实践活动的领域

主持人:什么是实践理论?历史学家为什么会对实践理论产生兴趣?

施皮格尔:“实践理论”这个词是由德国社会学家安德烈亚斯・雷克维茨在一篇名为《迈向一种社会实践的理论:文化主义理论化中的发展》的文章中提出来的,该文发表在2002年的《欧洲社会理论》上。他主要反对的是以下两种观点,第一是决定论色彩太浓的后结构主义文化理念;第二是认为话语有建构作用,能塑造主体,语言是先在于世界的,而世界乃是语言塑造的结果。但是雷克维茨的目的是想要探寻另一种话语运作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能给语言实践留下空间的。其他像威廉・休厄尔和德国史家戈夫・埃利这些人也都在关注社会实践的问题,他们把实践看成既是接受文化,也是改造文化的地方。因此,雷克维茨的“实践理论”依旧是文化理论,但是又有别于后者,因为他强调的社会秩序以及个体都不是话语塑造的结果,也不是顺从某种期待的产物,相反社会秩序和个体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实践改变周遭世界的时候创造出来的。从这一观点来看,实践是一种行为的例行化的模式,包含一套互相关联的因素:仪式化的身体表现、心态活动、情感,以及理解世界、各种“事物”,明白它们如何使用的习惯性的思路。

所以在“实践理论”中,话语运作失去了它们的塑造性功能,只不过是某一种实践形式而已,而各种形式的实践都是作为一种“惯例”表现出来的,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而且是一组重复的行为,由此产生了社会秩序的再生产。人的能动性统合了心和身,而“承载”并“表现”社会实践的就是这种能动性,而这就是负载并传递文化的运作方式。文化就是通过这些惯例,才得以承继下来,同时也被改造的。

俞金尧:实践理论其实就是关于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行动的理论,这种理论特别适用于以人民大众为本位的历史研究。大体上,实践理论借助于实践来分析结合成一个整体的体系。同时认为,尽管体系是一个整体,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维度并不拥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某一时间、某个地方,体系内部存在着非对称性、不平等的现实,这是引起体系的矛盾运动的关键,实践的理论要解释的就是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整体的发生、再造,及其形式和意义的变化。举两个例子,威廉・休厄尔试图协调文化作为“体系”和“实践”的关系,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可以互补。从事文化的实践意味着要利用现存的文化符号去达到一定的目的,同时,文化体系离开了不断的实践就无法存在。因此,体系也意味着实践。作为一个符号体系,文化具有“真实但微弱的内聚力”,但它不断被实践所突破,从而发生变迁。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认为文化有其二元的存在模式,一是作为一般的体系或结构,二是文化在人类有目的的行为中的出现和运用。他认为,结构是静态的,而人类的行为在时间中不断地展现开来。行动在结构中开始,也在结构中结束,但人的行动或实践的积累性、集聚性的效应将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为历史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文化在人们的行动中被改变和再生产,而“结构”也就变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存在。

这些探索代表了当前历史学在超越文化转向过程中进行理论思考的主要趋势,探讨的重点在于行动者是如何使文化发生变化的问题。当前关于实践的研究极为多样,关于实践的理论现在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这些探索可以防止文化理论走上“文化主义”或“唯心主义”的道路。

主持人:新文化史和实践史学的关系及区别是什么?

施皮格尔:雷克维茨写关于“实践理论”的文章时,历史学家的兴趣点正在发生明显的转变,他们对以下三类理论或者研究取向都产生了疑问,第一是关于语言在人的各类行为领域中的作用的过于体系化的陈述,第二是所谓的“话语转向”,第三就是任何贬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研究取向。威廉・休厄尔和雷克维茨不太一样。他在《文化的几种概念》中也修正了之前那种将文化看做是一套符号意义体系的观点。休厄尔把文化看成是实践活动的领域,以此来取代之前的文化决定论。这和雷克维茨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雷克维茨想用“实践理论”来分析文化理论,而休厄尔是想要修正它,想要将文化理论变成一种“表现性”的概念,变成一种借助历史行动者的行动,持续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意义的领域。雷克维茨把文化看成是相互关联的各类活动集合或是“堆积”;而在休厄尔那里,文化没有了整合性,也失去了系统性,变成了一种“工具库”,或者是历史实践者的策略的库存,这种文化表现根植在日常经历和实践当中。但休厄尔并没有完全抛弃文化的结构性或是体系性,这和雷克维茨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两人都把文化看成是实践。休厄尔提出了一种辩证的分析途径,他将文化既看成是“社会实践的符号维度”,又看成是一种实践,这两种文化总在互动,而且实践能够重塑符号。休厄尔认为与其说文化是在人的“做事”当中塑造的,不如说一直是和实践维持着辩证关系的结构,这种结构改变并再度塑造实践的各种效果。所以,“文化”还是一种结构,但其“整合性”已经变弱了,变得不那么稳定,此外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方式也多起来了。这种观点也可以在美国史学家埃利以及其他批评后结构主义的学者身上找到。所有这些人,如果我们将他们归拢到一起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在文化形塑的过程中,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做事,强调人的意向以及主观意识。

张弛:就像施皮格尔说的,和先前的历史学都不一样,实践史学的出发点是“做事”,就是行动本身,是人如何有意识有策略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预定目标,这是同新文化史的根本区别。新文化史关心的是行动背后的意义,对它来说,行动只不过是意义的表现,是过渡到意义的桥梁,本身缺少独立分析的价值。

实践史学的分析逻辑是比较复杂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的。对于主体行动而言,这些经济的以及文化的条件既是资源,也是限制。人是完全可能发挥他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但是他必然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也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换句话说,他不可能随心所欲。但是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实践,所以文化体系的整合性或者说结构性就比较弱。因为它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策略性实践的冲击。它们总在承担风险,总是不稳定的。因为人有自己的意图,这些意图并不一定与文化的预设相符。

实践史学和新文化史学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强调文化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统合的结构。实践依赖于文化结构,仅仅是因为后者提供了行动方案所依赖的资源,而不再具有某种决定性的力量。另一方面,文化结构也唯有依靠实践才得以延续。在实践史学看来,文化是一种松散的、开放式的结构。共享这份文化结构的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意义的展演效果还受制于其他的因素,比如人所处的社会位置、他人的评估。所以当文化意义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时候,同时也是其自身完成转型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的再生产和转型是同一个过程。其实实践理论强调的是转型,而不是再生产。萨林斯有过很风趣的表述,说文化模式的变迁是失败了的再生产。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