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糾結:想通過行動改變口碑 曹操的家世似乎有點拿不出手。有個叫曹騰的,是東漢末年的宦官,據說很有度量,有大臣種貝蜆曹騰的小報告,種倍圓芴諶繽秋風掃落葉般冷峻,曹騰卻對種庇凶糯悍綈愕奈屢,反而表揚了他。不過,這點小亮點不足以掩飾宦官給大眾留下的不良觀感。東漢之亂,傳說就源於太監集團『十常侍』。 曹騰是曹操的爸爸的爸爸。太監哪能做爸爸?他的兒子曹嵩,不是他生出來的,是他認過來的。曹嵩認太監為父,目的是什麼?你懂的。認太監為父的甜頭很快顯示出來,曹操同學二十歲的時候就被推薦參加工作,進入公務員隊伍,在洛陽市區北部管治安。 有小報告說,曹操家族本姓夏侯,靠譜嗎?不好考究,【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為了宣傳口徑的統一,就模糊焦點,籠統地定調:『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是官三代,卻不標準,因為官一代是不帶把的。這種家庭出身給曹操一種莫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他很坦率地在自白書裡面承認:俺姓曹的很早就意識到自己不是那種隱居深山,潔身自好的名士,老是擔心人民群眾瞧不起自己。『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 除了家庭出身,曹操本人的行為也足以讓他不怎麼遭人待見。曹孟德是個十足的衙內、古惑仔、京城惡少,少年時『放蕩,不治行業』,『飛鷹走狗,遊蕩無度』。曹操同志在人民群眾中的口碑實在不咋的,大夥都認為這小子沒什麼出息。 兩層因素疊加起來,在曹操年輕的心中不可能不引起波折的。他想要去改觀,想要向天下人證明:我阿瞞不靠祖宗也可以幹得很好。這個時期的曹操,充滿着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改變欲,要表現自己的才能品德,要改變世人對他的看法。 『能臣奸雄』或是心理暗示教育 人真正進入幹事業的狀態,不一定是從立大志開始,而是從急着改變形象,證明清白開始的。 年輕的曹操,首先急着找有分量的人,給他下有分量的評語,他找到太尉橋玄,橋玄可能出於鼓勵的目的,給了小曹同志一個很好的評語:我見過的天下名士多了,卻沒見過像你這麼優秀的。『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我看橋玄是位很懂心理學的長者,給曹操一個未來的許諾。 為了穩固後生曹操的信心,橋玄又推薦著名品評家許子將,許子將遂發出響徹千古的預言:『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許子將其實不是一個預言家,倒是一個心理學家,他也許諾給曹操一個未來:不管世道如何,小曹同志總是有出息的。 給年輕人最好的鼓勵就是:用肯定的語氣,許給他一個美好的未來。年輕的曹操,大笑,這種大笑,是一種心情的釋然,自信心增強的一份寫照。英雄曹操,不只是時勢造就他,也是橋玄許子將塑造了他。做中小學老師的,可要注意了,你對學生的一句鼓勵,很可能造就一個未來的英雄。 曹操有時是個很感恩的人。有一回征戰經過橋玄的墳墓,曹操下馬給故人奠酒,說:橋老生前說過,小曹同志啊,我將來入土了,你要是經過我的墳墓,不殺雞給我吃,不擺酒給我喝,我讓你路過不遠就肚子疼。曹操說到這裡,不由得抽泣起來。他為何如此深情?因為橋玄曾給年輕的他一個最好的心理鼓勵。 為證明自己,曹操還打算付諸行動。他在自白書里說:打算做一個出色的地方領導,搞好行政工作和教育工作,明明白白地向世人顯示,我曹阿瞞是不錯的。『欲為一郡守,好做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說得不錯,這個時候的曹操,為名譽而戰。 30歲那一年,機會來了,曹操可以為名譽而戰了。他出任濟南相,他利用這個機會,下定決心,很好地向世人證明了自己,他在自白書里回憶說:冒着得罪中央十常侍的風險,他除暴安良,大力掃除地方惡霸,『除殘去穢』,免掉很多貪官的職務,然後平心選舉人才,治理地方。濟南郡一時『清平』。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