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皖南事变真相辨析(1)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2011-4-21 08:51| 發佈者: 对酒当歌| 查看: 1968| 評論: 0|來自: 人民网

摘要: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真相始末》版面 近期认真拜读贵刊2011年1月第1期载《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真相始末》 (下简称为《同》文 )一文,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但对其中有些史料及评述 ...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真相始末》版面

近期认真拜读贵刊2011年1月第1期载《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真相始末》 (下简称为《同》文 )一文,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但对其中有些史料及评述有不同看法。该文对基本史料和最新史料掌握不透彻,论证方法不够客观、辩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符合史实,没有把一个接近真实的“皖南事变始末”呈献给读者。应该说,皖南事变的基本史实是清楚的,不像《同》文所说“70年前皖南那片山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今天,依旧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现就皖南事变中部分史实,综合新四军研究中部分最新成果一并解析如下,也欢迎有不同见解的辨析

皖南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客观上讲,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必然结果,这个主要原因是毫无疑义的,绝不是因为曹甸战役,共产党“得陇望蜀”,错误在先引发的。而是由于中共对形势判断上过于乐观,皖南新四军军事行动部署不周、指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蒋介石早有消灭新四军的方略

国民党自始至终处心积虑要消灭心头之患新四军。早在1940年5月,国民党制定了三路进攻新四军的计划:以顾祝同、冷欣部进攻我皖南、苏南部队,以韩德勤部进攻我苏北部队和皖东第5支队,以李品仙部进攻我第4支队。6月,当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向溧(水)武(进)路以北开进时,冷欣以重兵尾追我北进,并派兵楔入我茅山根据地。我军被迫自卫,取得了西塔山战斗胜利,巩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接着,国民党又企图逼令华中(包括江南)所有新四军、八路军一律限期撤到黄河以北,再凭借黄河天险,堵塞归路,借日军之手消灭我军。7月16日,国民党提出了一个“中央提示案”,其主要内容是:“(一)划定陕甘宁边区范围(此时准其包括18县),改称为陕北行政区,暂隶行政院,但归陕西省政府领导;(二)划定第18集团军及新四军作战地境。将冀察战区取消,其冀察两省及鲁省黄河以北,并入第二战区,仍以阎锡山为司令长官,以朱德为副司令长官,秉承军事委员会命令,指挥作战;(三)第18集团军及新四军于奉令1个月后全部开到前条规定地区之内;(四)第18集团军准编为3个军6个师,3个补充团,另再增2个补充团。新四军准编为2个师”。 “提示案”规定,我军在调赴上述指定地区后,不得在原驻地设立留守处、办事处、通讯处及其它一切类似机关,不得以变更名义,留置部队或武器弹药,不得借抗日民众力量为掩护,留置秘密武装在原地活动,非奉军事委员会命令,不得擅自越出境界线外;在其它各战区及任何地方,一律不得再有第18集团军及新四军名义之部队;我军除上述所允编制外,要将所有纵队、支队及其它一切游击队一律限期收束,编军之后不得再用其它名义或自由成立部队。在日本占领军大敌当前,国民党却要通过这个“提示案”,在作战地区、编制数量等方面进一步限制我军发展,将我抗日武装由当时的50万人左右削减为10万人。解析皖南事变,不能不提这个“提示案”。“提示案”的发出,比皖南事变早了近半年。正是根据这个“提示案”,国民党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包括发动皖南事变。

曹甸战役只是个导火索

1940年下半年,蒋介石为了贯彻既定政策,巩固其在苏北的反共阵地,一再严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和地方实力派李明扬、陈泰运等密切合作,不断向我抗日根据地进攻。此时,韩调集了26个团共3万余人向我姜堰、黄桥地区进攻。而此时苏北新四军只有7000余人,其中战斗部队仅5000余人,形势异常严峻。但为团结韩德勤,我军主动退让了黄桥以北的重镇姜堰。韩不思停止进攻,于9月30日集中主力1.5万余人向我黄桥阵地发起进攻。我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果断反击,一举消灭韩的主力1.1万余人。

黄桥决战,奠定了苏北根据地的巩固基础,使国民党在华中的反共计划与反共活动受到严重打击。黄桥决战同时证明,是国民党的韩德勤纠集“二李”、陈运泰部主动向我进攻,我打的是黄桥保卫战。我不打黄桥之战,难道坐以待毙不成!曹甸战役只是黄桥战斗的延伸,没有韩德勤部在黄桥的挑衅,也不会有新四军在曹甸的乘胜反击,何来《同》文中中共的“得陇望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