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近来在一次审改会议上,就清初四大疑案谈了自己的看法,对目前清史纂修具有指导作用。本网特将戴先生的谈话发表,以飨读者。
我以清初四个大的疑案为例谈谈我的看法,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当然问题还有很多,来不及讲,今天就讲四个问题: 第一,努尔哈赤怎么死的?一种看法是在宁远被炮伤了,隔了半年多,伤口复发而死;有的说是被打伤了,后来被气死的;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根本没有被打伤。我认为是被打伤了,创发而死。反对的人就说,努尔哈赤没有受伤,因为档案里面没有记载。我就反问他,档案中可能记载这个吗?打仗的时候,全军主帅受伤这是绝对的机密,这种情况是必须保密的,有些事史料里面是秘而不宣,武皇帝实录里面没有,但是在朝鲜李星龄《春坡堂日月录》中说努尔哈赤“已受重伤”,我觉得这是可信的,别人认为是孤证,我也看到了《明熹宗实录》卷70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这是两个不同的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朝鲜人,一个是来源于明朝被俘虏逃回来的人,并非孤证,即使孤证也可以考虑。因为努尔哈赤不是当时就死,而是隔了一段时间没有治好,说他因为战败生气了背上长了一个疮,努尔哈赤身经百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会被气死?我不相信。那为什么他背上长了疮?我认为是炮伤没有治愈,当时没有死,伤口复发后来死的。有的同志说肯定没有伤,如果伤了,袁崇焕还不报功啊。我认为,可能袁崇焕并不知道努尔哈赤伤得很重,这是绝密的消息,朝鲜人不知道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逃回来的人在满洲内部得到这个消息,而且我们也不能肯定袁崇焕没有报,可能报了,因为袁崇焕明末的档案现在没有,即使报了,我们也看不到,而且我有一个很大的疑点,努尔哈赤一辈子打胜仗,每次都是反败为胜,就这一次打了败仗。但这一次有点奇怪,他的军队远远胜于袁崇焕,袁崇焕是1万多人,努尔哈赤是6万多人,如果不是红衣大炮,袁崇焕肯定不行,而清朝不知道有这种武器。打了两天,努尔哈赤就命令撤兵。努尔哈赤打了败仗往往是坚持打下去,他为什么两天就撤兵了?这非同寻常,一定是碰到了重大的挫折,什么样的挫折?我觉得很可能是努尔哈赤受了重伤,主帅受伤,所以撤兵。不然不能解释打了两天就不打了,而且也才死伤一两千人。相反的,后来努尔哈赤死了以后,皇太极为报此仇攻打锦州,打了一个月,也没有攻下来,也失败了,但皇太极并没有很快撤兵。我觉得从各种迹象来看,好像是努尔哈赤重伤的可能性更大。我是不相信努尔哈赤是气死的,这是我的意见,虽然这里有推想的成份,但合理的推想可以允许,否则我们也许会受历史档案记录者的骗,所以我就写努尔哈赤中炮而死,结论就是这样,至于是怎么考证出来的,就不用写了。努尔哈赤之死也涉及到很多传记里面的内容,我们一致起来。如果大家不同意,可以提出更多的证据来推翻我的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前进一步。 第二个问题,努尔哈赤死,皇太极即位,表面上风平浪静,但让大妃殉葬,不能不令人怀疑,四大贝勒逼迫皇后殉葬,大妃反抗,四大贝勒说:这是努尔哈赤的遗命,大妃被逼迫殉葬,皇太极顺利接班,我觉得这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阴谋,隐藏着一场生死决战。努尔哈赤受伤以后,开始还能处理事情,到六月份开始安排后事了,告诫四大贝勒一定要和睦团结,不得仗势欺压,当时贝勒之间已经有很多矛盾。四大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下面还有小贝勒,如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岳托,主要是这些人掌握八旗势力。这八个贝勒里面分成两派,一个是四大贝勒的阵营,代善掌握两个红旗,岳托又是他的儿子,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掌握蓝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在努尔哈赤晚年,交给他们60个牛录,其中阿济格、多铎掌握两个白旗,如果努尔哈赤自掌的两黄旗,死后应归多尔衮兄弟,力量对比可与四大贝勒相抗衡。但是多尔衮、多铎都是小孩,都年轻。少数民族传位都是传给最小的,特别是多尔衮聪明能干,深受努尔哈赤青睐。据朝鲜很多史料说:努尔哈赤临终前,要代善辅助多尔衮继承汗位。他们的母亲阿巴亥很厉害,刚三十几岁,时值盛年。努尔哈赤受伤后曾去温泉疗养,但没有治疗好,在回来的途中赶紧把大妃从沈阳召来。四天后努尔哈赤死去,在努尔哈赤死之前就已经多次告诫贝勒们和睦,他死后可能把汗位与两黄旗给了多尔衮和多铎,这样一来,形势就变了,四大贝勒成了弱势。代善等不愿由幼弟继汗位,权归阿巴亥,父亲刚死,立即翻脸,逼迫阿巴亥殉葬,否则为何第二天阿巴亥就死了。又隔了约20天,四大贝勒之间进行讨价还价,才拥立皇太极为汗,彼此之间立了相互制衡的盟誓,形成天聪初年四大贝勒同理国政的特殊局面。四大贝勒都有军功,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掌握实权,多尔衮等年龄这么小,能干什么呢?显然是不行。努尔哈赤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找皇后到身边来是要托付后事,很可能是要把位子传给多尔衮。虽然他们手中可能有四个旗,但旗主都是小孩。大妃也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孤儿寡母顶不住四大贝勒势力。正妃殉葬没有这个先例,一般都是侧妃殉葬,而且也不多。当时多尔衮、多铎年龄都很小,努尔哈赤还那么喜欢他们,怎么可能把他们的母亲殉葬?这不大可能。努尔哈赤在死之前把皇后找到身边,可见很宠爱她,而且可能有大事要托付她,怎么可能让她殉葬?而大妃本人也不同意殉葬,激烈反抗;如果努尔哈赤真有遗命,她就不能反抗。具体细节如何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但是从这些迹象来看,这是一场阴谋。权威政治的统治之下争夺接班人是一个常规,不奇怪,肯定有这样的事发生。朝鲜史料中关于皇太极夺位的史料甚多。如果没有多尔衮这些人,他们四个人也会争。皇太极上台后,两三年间,阿敏被处罚了,接着莽古尔泰也被关起来了,然后就是代善,现在我们说集中权力,这里面是权力之争。所以我认为大妃的殉葬是被迫的。后来多尔衮得罪,甚至他的坟被挖,原因之一多尔衮生前说皇太极夺取了本来属于他的皇位,我想这个罪名不是完全捏造的,肯定是多尔衮说过这个话,要不然怎么给他定这个罪名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现在的看法主要是四个人按照努儿哈赤的遗命推选的,其实不是,他们四个人在那时候是团结一致的,为了对付大妃阿巴亥,她的儿子如果继承汗位,又掌握了四个旗,八旗里面有四个旗都在她掌握中,这样四大贝勒就麻烦了,他们必须团结一致,最后阿巴亥被逼死了。四大贝勒平分了这一胜利果实,所以发生了早期四人平起平坐共理国政的局面,我认为是这样的,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我很欢迎,如果能提出更多的证据也是一个进步。我们可以把具有最大可能的事件定下来,不要总是两种意见、或多种意见并存。过分相信档案也不行,因为档案是胜利者写出来的。在一些关键点上提出疑问,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只相信胜利者炮制的历史。 第三个问题是袁崇焕之死。他在宁远战争中立了大功,本来明朝军队一触即溃,他用红衣大炮,大败后金,挽救了明朝的危局,所以崇祯皇帝对他很器重,加官晋爵,封为督师。努尔哈赤死后三年,皇太极进攻宁远也没有成功,报仇没有报成,打了一个月也撤兵了。以后他不再正面进攻宁远城了,而是绕道去打蒙古,然后从蒙古地区进入长城,从独石口、古北口、洪山口等地进关,但这些地方不太容易行军,都是森林、泥沼,没有路。当时代善、莽古尔泰等都反对,没有路可走,路途险远,如果袁崇焕拦住我们的后路怎么办。皇太极就反驳他们,坚持要打,他数次把小贝勒找来商议,最后终于顺利地打进来了。明朝在山海关有重兵把守,而这些地方却没有多少兵力。如入无人之境,一下子逼近北京了,从遵化的洪山口进来,先打遵化。袁崇焕知道后,赶紧调动军队回来,打了一仗,到北京崇祯不让袁崇焕入城,说袁崇焕通敌,把敌人带进来了。不久,袁崇焕被抓起来,下了大狱。说是两个太监被俘虏过去,在监禁中听满族的重要官员议论,他们如何和袁崇焕勾通,并说好了里应外合。两个太监后来逃回去了,这是蒋干盗书所使用的反间计。这两个太监逃回北京,告诉崇祯皇帝,然后崇祯皇帝把袁崇焕下狱,第二年被处死,而且是被凌迟,当时北京城的人都争着吃袁的肉。袁崇焕是被冤杀的,崇祯皇帝虽然刚愎自用,不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但也不至于傻到完全听信两个太监的这种程度。我们还要从袁崇焕方面考虑这是为什么?袁崇焕有些事做得也很失策。首先,他一心一意要和后金议和,写了很多信,派了很多差使去议和,但是北京崇祯皇帝和阉党不同意议和,意见分歧,致使袁崇焕一度被罢免,后来不得不重新起用。其次,最大的错误是杀了毛文龙。毛文龙是海岛上的一支抗击后金的军队,辽东的老百姓受满族残酷对待,都跑到他那里去,他们占据皮岛,成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力量,清朝出兵,他在后面偷袭。但毛文龙恃功而骄,甚跋扈,袁崇焕没有请示崇祯就把毛文龙杀了,这一下皮岛的队伍散了。尚可喜、耿继茂、孔有德等都曾是毛文龙的部下,后来都投降了清朝。大敌当前,怎么能不团结好这样一支抗清队伍,而且没有报告崇祯,袁崇焕先斩后奏,他知道如果报告崇祯,崇祯一定不会同意的,如此专断,这是袁崇焕自己惹下的祸。当然,他是被冤的,但他造成了被冤的口实。再次,袁崇焕的军队有十二万在山海关,满族军队也不是很多,差不多。满族军队从沈阳出发,从蒙古地区绕圈子往古北口、喜峰口、洪山口等处进入北京,走了二十几天,这么大的军事调动袁崇焕怎么会不知道?等清军出现在北京附近他才知道,赶紧调军队向回跑。不仅如此,他应该可以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去攻打沈阳,袁崇焕手中当时也有十万大军,从宁远到沈阳只有三四天路程,一打沈阳,清朝前线的军队必然军心大乱,不得不回兵援救,如果打下沈阳,功劳那就太大了,即使打不下沈阳,也可以解除别人对他的怀疑,不致遭到杀身之祸。因此我们在分析史实的时候,不能仅说两个太监怎么样,把崇祯说得像个傻子似的,当时全北京的人都相信袁崇焕是通敌的,所以袁崇焕死了以后,北京人争着吃他的肉,后来乾隆皇帝给他平反了,乾隆吐露真情。所以对于袁崇焕被冤杀,要全面地看,他自己有很多失策,引起了别人的怀疑。 第四个是太后下嫁之谜。我认为太后下嫁应该确有其事。孝庄太后是顺治的母亲,在多尔衮的辅助下,顺治六岁登基。顺治母亲入关以后嫁给了多尔衮,有没有这件事?我认为有,一个证据是张煌言的诗,“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煌言本人是抗清的将领,当时他在舟山群岛,他听到这个消息写了这首诗。第二个根据是多尔衮本来被称为皇叔摄政王,后来突然改成了皇父摄政王。而且在满族风俗里,小叔子娶嫂子是很正常的。多尔衮还公开娶了他侄子豪格的妻子,第三个理由是孝庄死后,并没有运到关外与皇太极合葬,却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葬在她的儿子顺治、孙子康熙陵墓附近。第四个理由是多尔衮死后,顺治对他怨气特别大。多尔衮死了两个月,顺治就把他的坟给挖了。按道理如果没有太后下嫁的问题,顺治不会对他那么恨,因为多尔衮给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皇太极死后,本来两个人争当皇帝,一个是多尔衮,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个是两白旗支持,一个是两黄旗支持,争执不下,势将火拼,最后两者都退让,让皇太极比较小的儿子福临当皇帝,这就是顺治。顺治对多尔衮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怨恨啊,多尔衮辅政的时候保护了顺治,而且入了关,打下了江南,打下了天下,打下了这么大一个江山给顺治。顺治长大到十几岁,多尔衮一死,顺治就翻脸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有个人的因素,我觉得顺治汉化很深,多尔衮公开地娶他的母亲为妻让他感到很耻辱。而且顺治皇帝性格非常刚烈,所以多尔衮一死,他马上翻脸,挖他多尔衮的坟,抄他的家。直到乾隆时期才恢复他的皇籍,乾隆皇帝也说公道话,认为多尔衮为清朝打下了基业,功劳非常大。而且顺治不仅对多尔衮有意见,对其母亲也有意见,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不和。顺治的皇后是孝庄的侄女,后来顺治把皇后废了。什么事情都和孝庄对着干,可以看出来。为什么顺治那么恨多尔衮,和其母亲关系也不和?恐怕也有个人因素,我想这种个人因素用太后下嫁来解释更加合理。有人说张煌言的诗不可信,因为他是敌人,他是诬蔑,那他为什么造这个谣呢?而且张煌言远在舟山群岛,他怎么了解北京?北京那么多诗人,怎么没有人写?北京的汉族诗人倒是不少,可这些诗人敢写吗?也就张煌言他们能写出来,因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抗清的。那朝鲜为什么没有说?朝鲜也不敢说,朝鲜知道不知道也很难说。 入关前的这四个问题争论比较大,当然还有一些争论,如关于褚英的死、舒尔哈齐的死,也有一些疑点,但比较小,这四个比较大,关系到全局性的,涉及到很多人的。我的看法是这样,我准备在通纪里面按照这个观点来写。如果同志们不同意,也没关系,可以保留意见,也可以发表意见。有机会时可以讨论,如果证据确凿,比我讲的更充分,更合理,我就采用。我们根据材料和情理,哪方面比较充分,就按照哪方面来写。不能优柔寡断,模棱两可,对什么问题都保留两种意见。我们现在能得出结论就做出结论,即使结论错了,将来改,也没有关系。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