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媒体刊发了“中国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的报道,被多家网站转载,并配发了“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引发社会热议。
报道援引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的话,表示我国查明并公布21个城市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并排除了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银川等城市的其中80条断层的活动性……
这些报道是否准确?真实的状况怎样?记者采访了徐锡伟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冉勇康研究员。
报道是否有依据?
【回应】电视节目现场问答引发曲解,相关成果正在整理完善
徐锡伟研究员是国家科学工程“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首席专家。日前,他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时,提到了“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科研项目的有关内容,并表明已经制作了“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
当时主持人提问“可以公布吗?”徐锡伟回答“可以公布”。
但是在随后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公布”变成了“中国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对此,徐锡伟告诉记者:“当时节目现场人比较多,我的回答可能有人听错了。我相信一些网站的相关报道出发点是好的,我理解。我们研究者也同样希望科研成果尽快服务社会。”
徐锡伟希望通过《人民日报》对以前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更正和澄清。他说,“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这一科研项目尽管已经通过验收,但由于活动断层属于地震灾害源,事关重大,相关图件和文字报告还在整理、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尚未正式发表。有些网站所配图不是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而是我国早期中国地理的配套图件《中国地震与火山》,或者是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徐锡伟说,会尽力尽快完成这些图件和文字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早一点与大家见面,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土地规划利用,为地面建筑避让提供依据。按照计划,将于今年年底之前把研究成果提交给出版社。
他介绍说,目前,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网站上,补充、更新了《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依据近几年地震与活动断层研究进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地震构造带的划分方案。
活动断层是否就是地震断裂带?
【回应】两者基本相同,确已探测和鉴定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109条主要断层
在科学上,活动断层指“距今10万—12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常常是多次地震破裂累积、叠加的结果,是同震地表破裂和错动引起地震灾害的根源。而地震断裂带,也叫地震破裂带,一般指的是地表可见的、沿活动断层带状分布的最新一次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总称。
“地震断裂带与活动断层带,两个名词大体意思可以等同看待,有一些小的差别。要理解这些小的差异需要专业知识,一般公众基本可以等同看待。”冉勇康说。徐锡伟也表示,在许多场合,这两个词有混用现象。
徐锡伟和冉勇康告诉记者,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研人员的确对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109条主要断层进行了探测和鉴定。其中仅有26条为活动断层,83条不是活动断层。相关结果已与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门进行过沟通。
根据中科院院士邓起东主编,2007年出版的《中国活动构造图》中标明的第四纪以来活动断层或者推测活动断层有四百多条。但是这些断层并不全都是地震断裂带。对这些断层的具体位置、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国家正在实施的“喜马拉雅计划”的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项目将会逐步回答这些问题。
活动断层与地震有什么关系?
【回应】研究活动断层能够有效防御地震,避免建筑物损毁
“研究活动断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有效防御地震”,冉勇康说:“被确认为活动断层,应该说长期来看一定会发生地震。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是需要进一步工作才能确定的。”
“这就好像给人体做CT,某处发现了一个病灶,但是何时癌变是很难预知的”,徐锡伟说,活动断层就好像一个“病灶”。地震,特别是6.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在城市活动断层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并不高,但它是地表地震灾害的根源。
一旦遭遇直下型地震,横跨这些活动断层的地面建筑将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果不可设想。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通过正式立法来避让这些灾害源,以达到防患于未然。
“当然,并不是说,避开了这些断层带就不会发生地震了。”徐锡伟指出,避开的好处就是一旦发生地震同震错动,地面建筑就不会被活动断层的同震错动毁坏。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建筑在活动断层上,即使建筑质量很好,但是地层断了,建筑必然损毁。”徐锡伟说:“这就是我们说的,可以抗震,但很难抗断。如果建筑不在活动断层上,而且质量很好、抗震标准很高,即使发生强震,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探寻真相,求证不止…… (
来源: 人民日报 )地震局专家称未发布21个城市断层带分布图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魏艳)3月20日至21日,有网站报道“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并相继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21日晚,“京沪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致电人民网表示,有关“21 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确实已通过验收,但尚未正式发表,网上的配图也并非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
徐锡伟表示,该项目的最终报告计划于2011年底正式出版,同时预计在2020年左右,补充完善我国内地具有发震能力的主要活动断层的准确位置。
徐锡伟授权更正全文如下:
我关注到2011年3月20日到21日的有些网站报道“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或类似的报道。我在这里通过人民网予以更正如下:“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这一项目确实已经从109条目标断层中鉴定出了26条活动断层,尽管这一成果已经通过验收,但由于活动断层属于地震灾害源,事关重大,相关图件和文字报告还在整理、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尚未正式发表。一些网站的相关报道出发点是好的,我表示理解,也会尽我努力尽快完成这些图件和文字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早一点与大家见面,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土地规划利用,为地面建构筑物避让提供依据。
另外,有些网站所配图件为我国早期中国地理的配套图件《中国地震与火山》,或者是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不是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
目前,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网站上,我们补充、更新了《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依据近几年地震与活动断层研究进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地震构造带的划分方案。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魏艳)3月20日至21日,有网站报道“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并相继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京沪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通过人民网澄清中国地震局尚未公布21城市断层带报告及分布图,并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简要概括一下有关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徐锡伟:地震带与活动构造带在空间上一般较为吻合,因此,也可以叫做地震构造带。地震构造带或地震带常常表现为强震多发带,宽度较宽,长度较长,包含有多条活动断层。实际上这些活动断层才是地震构造带内地震同震错动破坏地面建构筑物的罪魁祸首,如果能够避让地震构造带内的活动断层,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同样可以有效减轻,达到减灾效果。
当各城市完成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后,我们就会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过程中也会吸收活动断层探测成果,使城市规划更为科学、合理。
记者:报道称,按照这些城市断层带的指示,如果建房时能够避开,就可以有效防震。请问这些报告数据是否对相关城市建设规划发挥过决策作用?请举例简要介绍说明。
徐锡伟: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鉴定获得的具体位置、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概率等探测数据实际上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避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给出了北东向斜穿银川市东部的“银川隐伏断裂”为一条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银川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和宁夏自治区地震局一起进行了市政规划,沿活动断层带状设计了一条宽约200米的绿化带,并插上了活动断层标牌标示断层位置,并不允许跨断层建设。另外,乌鲁木齐市政府得知探测鉴定出活动断层后,主动要求新疆自治区地震局提供活动断层位置数据和误差范围,标示到1:10000地形图上,供城市建设避让活动断层用。兰州市位于黄河河谷中,本来寸土寸金,通过大量浅层地震勘探、探槽开挖、钻孔探测、年代样品的测试和综合分析,否定了前人提出的穿过兰州市区、晚第四纪有活动的刘家堡断层和深沟桥断层,该2条断层实际为不同岩性段的岩性分界线,为兰州市提供了发展空间等等。
记者:文中提到的“地震断裂带”和“活动断层带”有何异同?
徐锡伟:地震断裂带,也叫地震破裂带,一般指的是地表可见的、沿活动断层带状分布的最新一次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总称。活动断层指“距今10~12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常常是多次地震破裂累积、叠加的结果,是同震地表破裂和错动引起地震灾害的根源。在许多场合见到地震断裂带与活动断层有混用现象。
记者:城市断层带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是否避开了这些断层带就不会发生地震了?
徐锡伟:地震,特别是6.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城市活动断层发震的概率并不高,但它是地表地震灾害的源,是城市可能遭遇的直下型地震。因此,一旦发生这样的直下型地震,横跨这些活动断层的地面建构筑物将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果不可设想,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正式立法来避让这些灾害源,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是否避开了这些断层带就不会发生地震了?”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对的,避开了不是说就不会发生地震了,如果要发生还是一定会发生的。避开的好处就是一旦发生地震同震错动,地面建构筑物就不会被活动断层的同震错动毁坏!
记者:断层带的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早先没有过类似的研究?如果有了是否就能避开类似的大地震?
徐锡伟:断层带作为地球表层的一种构造现象,早在上世纪初就引入中国并加以研究了,但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活动断层研究则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活动断层的鼻祖为丁国瑜、马宗晋和邓起东等3位院士,他们跟踪国际活动断层研究的前沿,逐步完善有关活动断层研究理论、方法,在活动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真正认识到活动断层同震破坏具有局部化和带状破裂特性的研究始于1999年以来国内外的多次大地震现场考察,近几年以来才为地震界和工程界认可,涉及到工程抗断的实际问题,政府和学者非常关注避让活动断层灾害带。美国早在1972 年San Ferando地震后观测到地震破裂带状分布现象,提出了地震断层特别关注带这一概念,但到1994年北岭(North Bridge)地震后美国加州才正式立法给出了活动断层两侧各50英尺即15米的避让带宽度,作为避让活动断层相关的减灾法规。
记者:地震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您对地震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有何建议?
徐锡伟: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目前一直致力于地震预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等基础性科研工作。目前,地震预测预报尚未过关,属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我国是地震灾害非常频发和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许多人在努力地探索着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和途径,希望有能力进行准确的地震预测预报是地震预测预报人员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愿望。也有一部分人致力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这也需要养兵千日做准备,储备先进救援技术,才能够用兵一时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发挥作用。
此外,我国的震害预防基础科研工作十分薄弱,从地下发震构造,即活动断层鉴定与探测定位工作,到地面建构筑物合理、科学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均有待进一步科学技术支撑,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垫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震害预防工作起步时间远远晚于发达国家,我们也希望像美国一样基础打好后,达到7级左右地震零死亡或死亡人数很少的能力,包括避让活动断层和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把我们居住的房屋造好,但这不仅需要全社会努力,也需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更需要时间去做基础工作。没有这些踏踏实实基础工作,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将为空中楼阁,我永远不相信一口饭能够吃出一个胖子来。但我们会将我们得到的科研成果及时地公布,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回报社会。同时做好科学普及宣传,让减灾工作深入人心,从自己做起,不至于出现类似的“盐慌”现象。日本人经受了9级特大地震灾难,社会井然有序,这一点是我们也应该学习!谢谢大家的关心、鼓励。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