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汉字有繁有简、繁简各有其象。繁体字之简化,虽然少写了几笔,但是破坏了汉字生命的系统而科学的体系,扰乱了汉字字根孳乳的遗传信息密码,将本有构形意义的活的符号,变为毫无意义可言的死符号。简化字不利于心灵的锤炼,不利于智慧的开启,不利于思维的联想,不利于快速而系统的识字,不利于文化传统的承继。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同时也统一了文字,这是第一次“书同文”,书同文的伟大结果,就是先秦文化的积淀得以传承下来,成为中国文化之源。现在香港、澳门虽然回归祖国,制度的不同使港澳与内地无论在文化上、社会交往上存在着交流不便;台湾至今还未统一於祖国,台湾与港澳及海外华人世界,仍然使用着繁体字,祖国完全统一之日,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书同文”,至于如何“同文”,我们应该相信,历史会在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母字—汉字,曾遭受着多次蒙难与伤害。“五四”运动前后,一部分文化精英、社会先进分子,为了救国,误以为汉字是中国落后之根,说汉字是落后的,难学、难写、难记的文字,甚至诅咒母字是“僵死的、野蛮的、牛鬼蛇神的文字”,说什么“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陈独秀、钱玄同、傅斯年、瞿秋白、吴稚晖、鲁迅等社会名流,皆主张废弃汉字,以拼音化代之。 1949 以来,毛泽东主张中国文字应走世界拼音文字的共同道路,国家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汉字拼音方案》,同时,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一些著名学者,大力主张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实践证明此路不通。“文革”浩劫之后,改革开放, 1985 年 12 月 16 日 ,中央将“文改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1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拼音文字,汉字是唯一的国家通用文字。不可思议的是,仍然有一些人,利用其著名学者的社会地位,“主张实行双轨制的文字系统”,即“汉字为第一法定文字,拼音字为第二法定文字”的所谓“一语双文” 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拼音文字率先进入西方人设计的电子机器,而八十年代初,我国语言学界,有人即声称“方块汉字在电子计算机遇到的困难,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衰老病人”,说什么“历史将证明: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也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助产士”。此等目光短浅的奇谈怪论,岂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假若真的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我敢说,不但所有的学者、专家、教授,都将成为文盲或半文盲,而且对全民族正确掌握汉语将成为一场空前灾难,因为汉语同音字词太多,学习者将无法辨别。更为灾难性的后果,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的文化典籍,将成为一堆废纸,百年之后,恐怕能够读懂《四库全书》,儒、道、佛释三“藏”典籍的人将寥寥无几,中华文明、文化之传承将因此而断送,其始作俑者,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试想一个没有自己特有文字的中华民族,岂不不打自倒矣!
一些文字训诂学者,对于别人说汉字科学优越、神奇美妙、易学易懂,就浑身不舒服,甚至斥之为“伪科学”,进行文字讨伐,真令人不可思议。难道赞美汉字优越就是罪人,就是伪科学吗?
近十几年来,全社会都在盲目迷恋英语,竟有三亿人在学英语,而却冷落、忽视、削弱母字、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整个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教育,以学好英语为时尚,为学英语而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过汉字、汉语,许多研究生“英语六级,汉语初级”,写博士论文,概念不清,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连五个基本的标点符号“、”“,”“;”“。”“?”都用不准,大学各学科无不设英语,而除了文科,大多不设汉语,文科亦多弱化了古汉语的学习。考研、考公务员、人才招聘、自学考试、评职称,皆须考英语,而中文水平如何则不过问。尤其考研,不问所学专业是否绝对必要,不论专业成绩如何优秀,只要英语不过关,就概不录取,致使有的学生竟用三四年时间,年年考研而不得入其门,如此崇迷英语的社会风气与教育体制,无异于扼杀人才,浪费生命!学英语的人如此之多,而优秀的翻译人才却极其匮乏。从事翻译者,有的竟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译为“要富有,不要性感”。我们的报纸,几乎天天有学英语的广告,而极少如何学汉字、汉语的指教!从小学到大学,清晨校园里,听不到汉语的朗朗读书声,而只听到 A 、 B 、 C 、 D 在舌头上打转转,恍若置身于外国!盲目迷恋英语,极大地伤害了母语的学习与运用。除了极少数的从事翻译、从事科学研究及出国留学者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英语是一种生命、精力、财力、时间的极大浪费,试问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在中学学英语、俄语,甚至大学毕业于外语学院的,除极少数外语教师、外事人才、个别专家而外,有几个人还会英语、俄语?
如今网络风行天下,是大好事,然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英汉夹杂、汉拼共用,以英语字母代替汉语词语,语言粗劣、低级、无聊、庸俗,词语晦涩,语法失范,错别字之奇令人瞠目!网络语言又一次严重地损害了母语的纯洁。我们的出版物到了无错不成书的地步,电视、媒体亦存在着大量用语不规范的现象。电脑的拼音输入法,及繁、简两套系统的字体转换,更是错误百出,有人统计,电脑繁、简的转换,造成的错误多达百种以上,此类差错,盖出于一个简化字往往代替两个不同的繁体字,如简化字 “ 云 ” ,既代表繁体字 “ 雲彩 ” 的雲,又代替不简化表示 “ 说 ” 的 “ 云 ” ;简化字 “ 发展 ” 的 “ 发 ” ,既代替繁体字 “ 發 ” ,又代替 “ 頭髮 ” 的 “ 髮 ” ,等等。
凡此等等,使全民及在校各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幅度下滑,比如 2005 年高考,一句模仿造句,广东竟有 10 万考生得了零分;作文得 50 分以上者不足 7 %;古文翻译 1 万份考卷为零分。 2005 上半年,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语比赛,夺魁的竟是外国留学生队,作为炎黄子孙,在国内学汉字、汉语,竟比不上外国留学生,岂不尴尬?母字、母语学习教育如此下滑,连英国广播公司亦惊呼 “ 文字差错,在中国大陆比比皆是 ” , “ 中国人的中文错误百出,中国人的英文更是错误百出。 ” (见《参考消息》 2006 年 2 月 15 日 )
盲目迷恋英语和所有严重伤害母字、母语的现象,引起了一切有识之士的隐忧与惊呼。著名作家、原中央文化部部长王蒙,呼吁保卫汉字;著名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北京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文化大师任继愈呼吁复兴汉字文化,他说:“汉字问题,不只是文字学的课题,而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认为“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功莫大焉。”他呼吁“全民族都应推动汉字、汉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这一切使我们痛切的感受到汉字、汉语的危机!
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地球之大有若一村,中国正迅速融入世界,世界各国都在对汉字、汉语刮目相看,现在全世界兴起了汉字、汉语热,已有约 3500 万人在学汉字、汉语,约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500 多所大学设置了中文课,有的国家中小学生亦开始学汉字、汉语,各国对中国需求 100 万汉语教师。不远的将来,上述数字也许将翻一倍或更多,汉语已开始成为世界的强势语言之一,外国有专家预计,五十年内,汉语可能超越英语而在世界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东方文化正在世界兴起!国际的汉字、汉语热,与国内的汉字、汉语冷,反差如此之大,岂不令我们国人深长思之?
我们为了同世界各国进行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学习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全民族都迷恋于外语,甚至放弃对于汉字、汉语的执著与追求。事实证明,五十多年来,尤其近十多年来,中华民族运用汉字、汉语的水平不是提高了,面是降低了。五十年不可谓不长,然而除了老一辈大多作古的文化大师、学术大师、文化型的大科学家而外,中国没有出现一个文化大师及文化大师型的大科学家,而今日之传统破坏、人文丢失、道德滑坡、信仰失落、诚信沦丧,虽然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社会的诸多原因,然而忽略、消弱,不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学习、训练,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
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界、文化界的英才,终于发明了汉字输入法电脑打字机,其输入速度远超于拼音文字,同时创造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以及电子出版系统,使印刷业高迅度发展,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大事。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汉字相结合,引起了国人对汉字的重新审视,同时也为复兴汉字文化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汉字究竟是科学的、智慧的文字,还是落后的、僵死的文字,将不言而喻矣。
保卫汉字,复兴汉字文化,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关乎中华民族腾飞发展,自强自立,为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大事。汉字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弘扬汉字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大事。 21 世纪,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将会大展风采,为世界人民所欢迎。
汉字是世界文字惟一仅存的最古老而又辉光常新的文字,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文化当之无愧的伟人,我们不应该数典忘祖。白水仓颉庙理应成为世界古文化遗址,中国汉字应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汉字是世界惟一古文化符号的遗存。在国内,各大城市可建立各具特色的中国汉字文化博览馆。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在世界各国开始建立一百个孔子学院的同时,应该改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汉字、汉语教育。加强汉字教育刻不容缓。让中小学学生背诵一些“四书”“五经”等古典文献的精粹及精美的古体诗词,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对于繁、简汉字,应该使所有学生及国人做到识繁写简。繁体字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创性文字,是正体字,是中华民族生命繁衍的文化符号,而绝非洪水猛兽,何以不许在社会上流传?何以见繁体字牌匾必欲消灭而后快?何以不许各级各类的学生认识繁体字?何以联合国 2008 年废弃繁体字文本,而竟举国“欣然”?何以视考古发掘一砖一瓦为珍贵文物,而对繁体字却视之为敝屣?何以鼓励全民学英语,而却反对大家学习与运用繁体字,岂非咄咄怪事!大家都不识繁体字,浩如烟海的古代优秀文化典籍岂不成了无用的摆设,中国文化何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有创新。丢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将是野蛮的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民族!
文字研究者、语文教学者,应该以 “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的精神,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对汉字作多元化的研究,阐释汉字原创性之奥秘,为复兴汉字文化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应该大力发展汉字文化产业。全社会都应重视、关注、推动汉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006 年 2 月 15 日 写讫
4 月 25 日 修改
任学礼 于陕西省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