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2章〗柳下惠不愿『去父母之邦』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鲁国的贤者。『士师』,就是掌管贵族狱讼的官员。『黜』,指罢免。『去』,指离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柳下惠担任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正直地做事待人,到哪里去不会被罢免?不讲原则,左右逢源地做事待人,又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 柳下惠不愿『去父母之邦』,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呢?柳下惠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风气败坏,正直地做事待人,反而处处受排斥。若想被任用,必须牺牲原则,『枉道而事人』。柳下惠虽然三次被罢免,坚持不肯『枉道事人』,不肯为求官位而放弃原则。但他也不愿离开『父母之邦』,宁肯留在自己的祖国受委屈。 孔子对柳下惠很敬佩,曾为柳下惠鸣不平,他骂鲁国大夫臧文仲是个『窃位者』,做官不管事,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论语·卫灵公〗)。孔子与柳下惠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却不肯效法他。在鲁国不被任用,就周游列国,寻找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 历史上,柳下惠也被称为圣人。孟子尊称其为『和圣』,也就是圣人中随和的人。他说:『柳下惠的为人,并不觉得侍奉昏君是耻辱,也不因为官职小而嫌辞。出仕为官时,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必定要按正道行事。被遗弃不用,也不抱怨,虽然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忧愁。与乡野之人处在一起,也悠然自得而不忍心离去。』 成语『父母之邦』就出典于此,专指自己的乡土和祖国。 附: 【原文】 柳下惠①为士师②,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④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①柳下惠:鲁国的贤者。②士师:掌管贵族狱讼的官员。③黜:罢免。④去:离开。 【译文】 柳下惠担任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正直地做事待人,到哪里去不会被罢免?不讲原则,左右逢源地做事待人,又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