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7月5-13日,在社科院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科研处外事部门的全力协助下,文学所“亚洲文化论坛”组织相关人员在东北延边地区和哈尔滨市进行了学术考察,这是继去年对东北集安、旅大地区进行的学术考察之后的第二次,是去年学术考察的延续、扩大和深化。
“亚洲文化论坛”自2005年成立至今,一直关注东北亚的历史、文化问题与现实状况,通过多年来学术讲座、会议和学术考察等活动的积累,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问题意识和方法论追求,即在处理东北亚地区的历史纠葛和现实状况时,有必要在超出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去把握,因为历史和现实问题不仅仅发生于相关国家之间,而是以交织、混杂的方式发生在东北亚各地区的内部。东北亚的历史(尤其近现代史)是各民族、各文化共同体、各政治势力相互渗透、影响、争夺、融汇而成的历史。对东北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关注,正是在这一思路下的结果之一,因为建立一种中国内部的东北亚研究视野就意味着,摸索一种将东北放在整个东北亚格局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同时,希望通过探索对东北历史、文化的有效把握方式而对现有的东北亚研究思路有所反思、突破。而采取实地考察,通过与研究对象(包括历史遗迹、博物馆或纪念馆、存留的文化形式、民风民俗等)的实际接触,与当地学者、文化工作者和官员的交流互动,也是希求突破“仅凭教科书提供的标准知识”,超越“学者囿于个人生活范围”和那些“从纸上得来的,陈旧错误的历史知识和种种国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偏见”,力图从“介入现实生活的个人践履”中“改造我们的学习”。
在总结去年赴集安、旅大考察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今年的学术考察在组团方式、路线设置、考察内容和交流方式上都有相应的变化。今年的考察重点是东北境内朝鲜族形成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的朝鲜因素,主要考察地区一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二是哈尔滨。
在人员的组成上,除了本所关心东北亚史的不同研究室的学者外,与去年相比,又增加了两类人员,一是研究生院的在读研究生,他们的参加,不仅给团队增添了年轻新鲜的血液,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此次学术考察的一个维度,使此次考察学习活动成为了一个“融实地调查、科研和教学实践于一炉的游学活动”。另外还专门邀请了台湾淡江大学的吕正慧和韩国成钧馆大学的成谨济。吕、成两位都曾在“亚洲文化论坛”办过讲座,在台湾政治文化和知识分子话语急剧变化的近几十年,吕教授的“中国观”及其形成和变化过程,极具参考和挑战意义;成谨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东北的朝鲜族,之前即已在延边和哈尔滨等地积累了多次田野调查的经验,两位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的加入,不仅使整个考察团队考察的出发点更加多元和丰富,同时也给团队内部的互动和交流增加新的因素和动力。最后成行的团队成员共20人,包括本所工作人员9人(理论室靳大成、丁国旗、何浩;港台室李娜、李晨;古代室李芳;当代室何吉贤;科研处郝敏、程玉梅);外请专家7人(戏剧家、社科院马研院黄纪苏;满蒙史研究专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李勤璞;朝鲜族青年歌唱家卞英花;国庆60周年天安门群众音乐会总监刘国超;郑律成纪念馆策划人、延安精神研究会苏北;以及台湾淡江大学的吕正慧和韩国成钧馆大学的成谨济);研究生院研究生4人(辛智慧、吴迎利、金寒芽、李朋)。人员的构成上也充分体现了考察团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宗旨的设计,就是:从美学考察的方式入手,观察边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俗,进一步深入历史,同时也给团队创造“实战性”体验。
行前,考察团的主要组织者靳大成与延边州民委、州政府,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哈尔滨朝鲜文化艺术馆和郑律成纪念馆等单位进行了联系,得到了相关单位的积极回应。此次考察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协助是重要因素,延边州委、州民委、哈尔滨朝艺馆和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不仅在招待、参访等方面给与热情帮助,而且也安排了相关专家和领导做报告,组织座谈和讨论,使考察团在考察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保证。另外,考察团人员行前在知识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准备,筹备组专门安排了一位学生,整理了有关延边州的历史地理材料,供大家参考,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行前的阅读书目,包括金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移民史》(中华书局,2009年)、金九的《白凡逸志》(重庆出版社,2006年)、玛拉-穆斯塔芬的《哈尔滨档案》(中华书局,2008年)、阿成的《和上帝一起流浪——犹太人哈尔滨避难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以及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上海书店,1997年),同时还要求团员观看以朝鲜族典型传统艺术形式“盘索哩”及其现代境遇为背景的韩国影片《西便制》。在考察队的组织上,团队内部也进行了具体分工,文学所职工分别承担了外联、财务、保安、交通、文字记录等任务,大家分摊任务,各司其职。
由于预算经费有限,也为了便于团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考察团选择了乘坐火车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事实证明,在时间有保证的情况下,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考察团,这是一种有益的方式,火车旅行不仅可以提供更多地接触各色人等、亲近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而且也为旅行者之间的密切交流创造了一个难得的空间。在将近25个小时的旅行中,团队成员不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相互讨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随行也不乏深入之处,效果不输于多场严肃认真的正规讨论会。
延边是此次考察活动的重点,这里不仅位居中朝俄三国边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近现代历史中,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产,而且也是中国朝鲜族的最重要的聚居区(占总人口的37%)。我们的考察学习活动在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是对历史遗迹、博物馆和著名景点等的参访,另一方面是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和官员的交流。由于前一方面的工作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后一方面的工作则相对灵活,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尽量利用参访间隙和晚上的时间进行,这也使得整个考察活动在时间上极为紧凑,内容上也极为丰富。
7月6日下午两点左右到达延边后,即在驻地宾馆举行了两场联合讲座。其一是从延边本地成长起来的朝鲜族著名青年歌唱家卞英花的讲座“我的家乡我的歌”——谦谈“盘骚哩”艺术”。卞英花介绍了盘索哩艺术的类型、调式、作品种类,19世纪传入中国后的演变过程等背景知识,并且当场演唱了几种不同的盘索哩作品唱段,还现场教了一首较短的《珍岛阿里郎》。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基本学会了这支歌的曲调。第二个讲座是成谨济的“朝鲜族的未来”,谈他作为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人的命运的观察和判断。他将他的观察视角放在近20年来全球资本市场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背景下,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人及北朝鲜人看法的相应变化,以及后两者在韩国境遇的变化。由此比较曲折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格局下,如何认识中国朝鲜族的未来?如何解决韩半岛的民族认同和民族统一?成谨济简短的讲座包含了他对朝鲜半岛未来的忧思,也体现了他基于长期社会运动实践和观察之上的鲜明的左翼立场。
晚上延边州政府和民委的接风宴后,又安排了一场讲座,由刘国超老师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对当下中国的大型演出市场情况作了介绍和分析。刘国超个人经历非常独特,有长期的文化市场从业经历,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见过“大场面”,是国庆60周年天安门群众音乐会的总策划,对国内演出市场的发育、发展和种种问题也有其独特的观察。对于团队中多数从书本到书本的学院知识分子来说,显然有特殊的参考和比照意义,尤其对于团队中的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更是如此。刘老师的讲座结束后,靳大成老师似乎意犹未尽,特意又在第二天晚上安排了几位研究生对刘老师进行了追踪“深问”,让刘老师进一步细致地讲述他多年来在文化市场上耕耘开拓的种种经历和故事。
到达延吉后的第二天,考察团专门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请延边州口岸办、州民委和州文化局的领导,分别就“长-吉-图”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发展情况、延边民族文化情况及延边地区的民族状况与对策问题,进行报告和介绍。这三场报告是考察团在延边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如“速成课”一样,使团员们从历史严沿革、现实发展状况、未来规划等方方面面对延边州的基本有了一个总体性的了解,地方官员们的报告内容翔实,使用了很多数据,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目前的政府构架下,作为非自治省当中的自治州,其地位和作用如何界定?再比如,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州范围内,朝鲜族的出生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尽管政府实行了奖励二胎的措施。如何从教育、就业、发展民族经济等的角度,尽量减缓这一趋势,也仍然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问题。对于地方文艺团体,如何在市场化的改制过程中处理人才流失的问题,如何以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来扶植高水平的艺术团体,也是一道很难解答的问题。报告会的当天,正是“七七事变”纪念日,在报告会结束时,全团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向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致敬,特别是向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以至几乎“门门有英烈、家家有英雄”的朝鲜族抗日英烈们致敬。吕正慧和成谨济老师还分别从台湾和韩国的角度,对抗日战争的历史及战后“冷战”格局下处理抗日战争问题的不同情况作了简短的介绍,也以一种较为集中的方式,展示了一幅抗日战争问题如何在东亚历史中存留、压抑和抹杀的图景。
当天下午开始,考察团开始参访和游览延边地区的历史遗迹、文化设施和著名景点。在两天半的时间内,先后参访了朝鲜族民俗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小和龙村)、延边博物馆、长白山、珲春防川边境线“一眼望三国”等,并观看了延吉市歌舞团表演的民族歌舞节目《四季如歌》。民俗村和小和龙村展示的是“活”的民俗和文化项目,我们不仅观看了朝鲜族的传统民居——民居是正在使用中的,农具摆放在墙角,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也参与和体验了许多传统的朝鲜族民俗和文化活动项目:打糕、喝“马格力”米酒、摔跤、荡秋千,在村里老人乐队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小和龙村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登上村后的小山坡,近处白墙红瓦,村舍俨然,远处平畴叠翠,远山依依,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使人流连忘返。在延边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朝鲜族这个中国境内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尤其是在近现代的历史中,如何随着整个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整个中华民族一起经历磨难、共同奋斗的。刚好晚上的歌舞节目《四季如春》也是以春之歌、农家乐、象帽舞、长鼓舞等民族传统歌舞的形式反映了朝鲜族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扎根奋斗的历史,实物展览、历史叙述与民俗文化形式互相参照和印证,在在加深了我们对朝鲜族历史的理解和印象。
长白山之行恰逢大雨,团队中除少数几位年长者外,都冒雨徒步上山,一直到最远处的瀑布下。虽然个个几乎都浑身湿透,但雨中登山,却也别有晴时所无的情趣。之后乘车上天池,见证了长白山高山顶部的苔原地貌。雾中的天池没有揭开神秘的面纱,在7月盛夏的寒风中,我们也得到了别样的体验。
珲春防川的边境之旅也在雨中进行,从“一眼望三国”的边境瞭望台上望出去,远处的日本海沉没在茫茫大雾中,在一片被雨雾冲淡了的绿色中,分不清哪是边境线,只有中俄边境线上高高的铁丝网和网后那块顽强的“土字碑”提醒着,这是国境之北,是曾经的战场。从延边到珲春到图们,一路都走在图们江沿岸的中朝边境线上,沿江两岸植被很好,尤其是江的对岸,山坡、平川皆草木茂盛,很少看到建筑。在去图们的路上,我们还意外参观了图们江上一座在抗美援朝时期被美军飞机炸毁的断桥。断桥至今没有修复,在夏季洪水的冲刷中,显得非常坚固。作为一名韩国学者,成谨济在后来的总结中提到了他逡巡在断桥处,观察两岸景象时的感受,在他的预计中,韩半岛终将统一,随着南北的统一,图们江两岸将成为整个东北亚地区贸易和经济交往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而断桥也许将被高速铁路桥代替。
延边之旅活动安排密集,听报告、举办讨论、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游览名胜交叉进行,是一次内容丰富的“立体性的考察”。靳大成老师是延边女婿,他在总结中说:“说起来我已经来延边十数次了,可都没有象这次这么集中地学习,听报告,参观,看节目,品尝风味。这次立体考察,仅从提供的最直观的信息量来说,也比我平时来的十次所获的总和还多。”
哈尔滨的考察是延边考察思路的延续和深化。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哈尔滨在近现代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汉、蒙古、朝鲜、满、俄罗斯、犹太、日本等各民族均在此留有历史遗迹和现实影响,是一个最能体现东北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多元交汇的样本,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我们在哈尔滨的参访活动也将重点落在了近现代历史中民族流动和交流的多元形态对新兴城市,乃至整个东北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并进而感受和了解整个东北亚地区在近现代历史中呈现的文化多元性及其表现的形态。在哈尔滨,我们参观了四个展览:朝鲜民俗展、安重根纪念馆、哈尔滨犹太人人纪念展和郑律成纪念馆,临离开哈尔滨前,还参观了原侵华日军七一三细菌部队的遗址。与在延边时的参访稍有不同的是,到哈尔滨后,我们因为事先有比较充分的准备,较好地与这里相对更为丰富和齐备的专业机构进行了沟通,不仅利用这里的专业人员帮助导游、讲解,听了他们的相关专业报告,也与他们进行了非常密集的座谈和沟通。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哈尔滨的参访活动主题鲜明,活动脉络比较清楚。我们在哈尔滨的参访目的就是了解这座城市在近现代形成和发展历史中民族流动和融合的特点,当然,与朝鲜族有关的历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在哈尔滨一下火车,即在联系单位哈尔滨“朝艺馆”的工作人员陪同下,开始参观和座谈,先后参观了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图片展、太阳岛、哈尔滨犹太人纪念展、安重根纪念馆、郑律成纪念馆等,都与上述主题有关,这些展览中,有关于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史的,有关于特定民族在历史的大变动中如何远距离迁徙的,也有关于特定个人在历史变动时刻的抉择和行动的,有总体的勾勒,又有具体的个案,令人印象深刻。
二,参观活动都在当地专家的陪同和讲解下进行,在参观完后,随即进行座谈,加深印象,增强效果。犹太人纪念馆的参访在黑龙江社科院犹太研究所李述笑研究员的陪同下进行,他在参观过程中进行了讲解,而且在参观完后,马上与考察团队进行了座谈,介绍了犹太人在哈尔滨迁徙和流动的情况,目前哈尔滨当地研究机构对在哈犹太人史研究的情况。安重根纪念馆的参访也如此,该纪念馆坐落在“朝艺馆”内,这里是在哈朝鲜族人进行文化活动和聚会的场所,我们在参观完安重根的纪念展,观看了有关他的影片后,又马上与在“朝艺馆”内办公的朝鲜族文艺刊物《松花江》杂志的编辑进行了座谈,历史和现实密集交叉,令人感慨良多。参访活动中准备最充分的是郑律成纪念馆,在离开延边来哈尔滨的路上,郑律成纪念馆的策划人之一苏北老师即已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有关郑律成的材料和郑律成纪念馆筹建的情况,参观过程中,在专程从北京赶到哈尔滨与团队会合的郑律成女儿郑小提老师和苏北老师的陪同和解说下,整个参观不仅详尽、仔细、深入,而且内容丰富、气氛肃穆,参观结束前,大家还在郑小提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齐唱了郑律成创作的《延安颂》。郑律成的经历不仅使我们具体地认识到中国革命历史是一个由不同民族先进志士共同努力完成的事业,而且也切实地体会到东北亚人民休戚与共的命运。郑律成身上体现了革命年代宝贵的国际主义精神,他用自己的音乐实践为东北亚地区人民的共同解放展示了可能的道路。在参观后举行的座谈中,哈尔滨文化局徐鹤东局长介绍了郑律成纪念馆筹建的艰辛过程,还介绍了纪念馆运营的状况。团队成员也表达了参访后的感受,靳大成老师还表示将与纪念馆合作,进一步宣传和介绍郑律成的事迹。
三,利用与当地学术机构的关系,进行充分的交流。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的苗笛长期致力于当地的音乐史研究,他是一位出色的调琴师,也因此有机会收集了大量音乐考古实物,他编撰的《黑龙江百年故乡音乐家》以音乐考古实物和人物实迹线索为基础,资料翔实,是一部优秀的地方专门史。他还创办了公助民办的哈尔滨市音乐博物馆,我们在“朝艺馆”见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收藏,真是琳琅满目,难以想象,这些藏品基本是他以一人之力完成的。苗笛老师还同考察团进行了座谈,他详细介绍了哈尔滨作为一座“音乐之城”的渊源由来,其实这一历史也正是哈尔滨城市史的一个缩影:广泛的民族流动和经济文化的融合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而特殊的地缘位置和历史机缘,又使得哈尔滨与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如何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生活经验,创造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对于哈尔滨这样一个处于文化融合前沿的城市来说,仍然是一个问题。这次参访活动的最后一个重头戏是在黑龙江大学历史学院进行的学术座谈会,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黑大历史系的学者做了五个报告,分别是段光达教授的“哈尔滨城的历史文化简介”;马蔚云教授的“中东铁路研究概况”;李朋教授的“‘交涉局’在中东铁路中的历史作用”;魏影教授的“黑龙江沿江百村调查报告”;霍明琨教授的“黑龙江流域原生态村落调查”。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哈尔滨城市史、中东铁路研究,以及他们这几年正在做的松花江、黑龙江沿江百村调查。尤其是中东铁路史的研究,是黑大历史系已有相当积累的研究项目,无论是在总体研究还是个案深入上都已有相当的深度。“沿江百村调查”是这几年他们正在做的项目,调动了包括相关系科的很多学者和研究生在共同做,魏、霍两位老师从调查方法、具体落实步骤及涉及问题等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同样抱着考察调研目的下来的我们,自然有很多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这次座谈会上,李娜代表“亚洲文化论坛”介绍了论坛的创办的宗旨、组织方式,近些年的学术思路和主要活动,并表达了双方在相关研究项目上合作的意向。
考察活动结束后,在离开哈尔滨前的当天上午,考察队就开了一个内部总结会。队员们纷纷表达了此行考察的直观感受,都表示此行收获巨大,在知识上有了短期的强化增强,更重要的是对原先学习、思考和做学问的方法有了新的反思和修正。因这次考察团中年轻学者和研究生人数不少,他们的感受尤其强烈。为了整理和加强大家的印象,回京后,考察队大部分成员又分别写出了书面总结报告,丰富和细化了原先的总结发言,靳大成老师更是写出了数万字的报告和总结,详细交代了从策划、组织和实施此次考察活动的点滴感受和经验。成谨济的总结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年轻韩国学者,如何从关心东北,到将东北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到将东北作为研究视野的中心,构建一个新的“中国观”的学术历程。这样的总结其实在考察队内部还在进行,这也可以看作是“亚洲文化论坛”今后学术工作的动力之一吧。
这次东北考察之行内容丰富,收获很大,它既是对去年开始的从书斋和研究室走出去,探索一种更贴近现实,与研究对象进行实质性接触和交流的知识积累和实践方式的进一步尝试,今年的考察活动在去年活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式,研究生的加入增加了“游学”的色彩,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更增强了考察活动自我实践的意义。在总结报告中,大家也谈到了考察活动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如事先的准备活动如何更充分和更有针对性,如何在方法论上进行必要的沟通和统一,如何在紧张的考察和报告中,既要保持必要的紧张度,突出重点,又要保持必要的弹性和沟通,这是论坛的成员需要进一步讨论并在今后的日常活动中需配合性地研讨和实践的问题。感谢所领导和主管部门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指导和支持我们论坛的活动,以把我们对东北地区的学术考察活动做成一个长期的、对改造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有实质性作用的窗口项目,把论坛办成一个有特色的、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