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57|回復: 0

[峨眉] 西江白眉拳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1-7-6 18: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西江白眉拳史简述
        清兵入关后,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避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落发为僧(法号“赤眉”),潜心禅理、精研武学,并将武艺绝学分别传授给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及苗显等五人。艺成后,上述五人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辗转多个地方后,白眉上人终于在四川峨嵋山清虚观隐居下来,潜心修道,并对自己平生所学武技进行融汇提炼。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峨嵋猿猴倒挂树上捕抓水中游鱼的启发,悟出了四标内劲、叠骨功和棉花肚等惊世武技。除白眉曾秘传两广总督高进忠外,为免武技所传非人,白眉派武功一直只在佛、道中人秘密传习。直至上世纪初,才由第三代衣钵传人竺法云禅师将白眉派武功传给俗家张礼泉。
        张礼泉(字励存,1882-1964),原籍广东省惠阳县,出生于惠州桥东一个小商人家庭。自七岁起,张便先后随家乡东江一带的林石、李矇、林合、林俄等拳师习武。1900年,张参加了孙中山的兴中会。是年,兴中会在惠州起义遭到挫败,张于是避居新会。次年因击毙当地一名恶霸而折返惠州。不久,张与堂兄弟离开家乡,投奔在广州担任候补知县的族叔。1903年,张在广州六榕寺一带的旗下街巧遇四川和尚莲生。经比武较技,深为莲生的拳技、武德所折服。因年龄相近,志趣相投,两人成了莫逆之交,经常在一起切磋和研究武学。经数月考察,莲生见张悟性过人,有习武的天分,于是带其到光孝寺谒见在那里挂单的竺法云禅师。在其真诚感动下,竺师终于打破了不传俗家的旧例,将张收为弟子。在竺师的悉心教导下,经三年苦练,除了弹子暗器外,张尽得白眉派武学精髓。随后,竺法云携莲生云游西行,之后如白云黄鹤不知所踪。张也离开广州,回到家乡继续研习竺师所传的武功。为了方便门人习练,张对早期习练的几家拳法进行了精选,在保留原有基本招式的基础上,以白眉派的心法和发劲方式进行了改良,创编了石师、三门八卦、地煞、四门八卦等套路。在器械方面,也遵循同一宗旨,既继承了竺法云系列的器械套路,也将早期习练的优秀器械纳入其武功体系,为纪念始祖白眉上人,尊以“白眉”命名。自此,张礼泉便成了岭南白眉拳的创派宗师。
        在传承白眉派武功的同时,张礼泉加入了推翻满清政府的队伍行列,曾参加过1911年著名的黄花冈起义等重要活动。国民革命取得成功后,因在江门协助当地政府擒获一名武功高强的盐枭和屡败当地武术名人而名声初振。
        1912年,张为一名门徒排解纠纷而卷入一场以寡敌众的械斗。由于双方人数悬殊且对手太凶残,在无奈及生死攸关之际,张空手以功力击毙为首滋事者,重创数名高手后避往广州。抵穗后,张先是在安怀里设立《励存国术社》授徒,其间,因用白眉派武功收服多名武术名师而震动了当时广州武术界。自此,张人气飙升,徒生大增。因而也招致了一些人的妒忌,遂买凶欲将其刺杀,但欲行刺的近十名持枪、械的杀手俱被张一一击败,其中几名来不及逃跑便被闻讯赶到的军警当场缉捕。事后,广州的报纸将此事作为头条新闻予以报道,称颂张为“东江猛虎”。1929年,张礼泉应邀到时任广东省国民政府主席、粤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将军创办的《两广国术馆》担任武术教师,与当时同在该馆任教的林荫棠、林耀桂、赖成己、黄啸侠等南拳名家被誉为“南方五虎将”。在张礼泉的积极传播下,白眉派拳术在岭南一带逐渐流传开来。随后,张又应邀到黄埔军校及“南天王”陈济棠将军设立的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燕塘军校)教授武术。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礼泉激于义愤,积极号召门人投身抗战,以武报国。在其本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众白眉派弟子挟武从戎,纷纷加入抗日队伍。针对旧中国军队武器旧劣,装备不足,近战能力低下的弱点,张礼泉创编了著名的“励存剌枪术”和大刀术,并将其传授给十九路粤军和黄埔军校的学生。结果这套剌枪术和大刀术在1932年1.28上海淞沪事件和1939年抗日战争长沙会战的白刃格斗中发挥了显著的功效。1938年广州沦陷之际,张礼泉返回家乡,在东江一带担任抗日游击队的武术教练。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回广州担任广东省谍报机关的武术教官。1949年初偕家人及部分弟子移居香港。1964年夏天,张礼泉因病逝于香港九龙,享年82岁。
        在张礼泉的门徒中,得其真传且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首推曾惠博。
        曾惠博(1906-1958),广东省增城县人,出生于越南西贡市之华人区。曾自幼习南派蔡李佛拳械,擅青龙内气功⑥,拳快腿重,抗击力惊人。上世纪20年代中期,曾利用回乡省亲之机,率十数名徒弟到广州向各武术门派挑战,结果逢战必胜,令当时的广州武术界大为震惊。在友人的鼓动下,曾到张之武馆要求比试,结果被张用“以彼之技还彼之身”之法,用曾擅长之腿法将其击败。曾即跪地拜师,次日更举行隆重的传统拜师仪式,正式列入张师门墙,此事在广州武术界传为佳话。此后,曾便日夜追随张师左右,执弟子之礼。艺成后,曾返回越南,在西贡市开设正骨医馆并设立《南强健身院》授徒。在授徒期间,为适应初学和技击的需要,曾惠博对所学之白眉拳技进行了疏理和改进,创出了四马连环、莲叶遮龟、三攻等拳术套路,并将蔡李佛拳技融入了其白眉拳的教学。1956年至1963年鼎盛时期,曾惠博名下的《南强健身院》辖有《越胜堂》、《越英堂》、《群英堂》、《联胜堂》等武馆五间,弟子愈万,遍布越南各地,规模和影响力为当时越南各武术流派之首。曾惠博去世后,其长子彼德继承父业,执掌曾名下之健身院及正骨医馆。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禁止华人授武,《南强健身院》及其属下武馆被迫停业,众多白眉门人远走他乡,余者也转入地下秘密传习。1987年后,随着中越关系解冻,《南强健身院》、《群英堂》、《联胜堂》众馆才得以重新开业。
        1931年,经张礼泉当时的门徒夏汉雄介绍,曾惠博与夏《珠江国术社》之学员陈君侠(原名照堂,字子熙,广东云浮县人,1903-1952)相识,曾见陈天资聪颖,悟性过人,且有多派拳术基础,在征得夏同意后,由其亲自授艺,并将其带回越南,朝夕教诲。随后,曾惠博利用回乡祭祖之机,先后三次带其谒见张礼泉宗师,结果陈之人品及武学资质深得张赏识。因陈为西江峡上之人,张宗师遂赠名“君侠”。自此陈即以此名号行走江湖。经曾惠博近八年的严格督导,陈君侠系统地学习了白眉拳的内外功法和拳械套路,且功至大成,尤擅铁沙掌及罗汉内功,其功力得到了张、曾二老的一致认同,嘱其广开武业,传播白眉派武功。1938年,日军进犯广州之际,陈遵张、曾二人之命,携弟子陈联章返回肇庆西江流域一带传播白眉派武术,以武报国。
回乡后,陈君侠先是在弟子朱雨成(广东顺德县人,1918-2001)在云浮腰古设立的《存生堂》授徒,期间因屡挫多派武术教头而在西江流域扎下了根基,随后更勇伏高要洪拳猛将伍儒翔(1905-1968)并将之纳入门下。随着门徒的增多,为适应教务和发展的需要,经报请当时的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开设《广东省西江民强国术社》,旗下分社多达38间,遍布云浮、新兴、高要等地。为分担教务,陈君侠挑选了陈联章、严才、程志强、伍儒翔等12名弟子分赴各分社担任助教,其本人则定期巡回于各分社之间进行督导。1941年秋,陈君侠在云浮圣堂庙邂逅莲生和尚的一名四川籍佛门弟子,随之接受其指导近一年,技艺更臻于化境。在研练和授徒的同时,陈君侠对以往所习各门派的武技、功法以及跌打医学进行了总结、精选和提炼,将其融为一炉,创出了三部吞、三揽十字摩等功法以及对跌打刀伤有独到功效的金刀膏。为确保教学质量,陈君侠还将白眉拳术的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并严格制定了开班教学与入室授徒的界限,形成了“打牢基础,因材施教,以练为战,以内壮外,武医结合,逐层提高”的教学方针。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身法、步法、发劲和练功方式均有别于其他分支的——西江白眉拳。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君侠的人品、武功也为当地政府所肯定,1939年末被云浮县政府聘为武术总教官。在其致力推广和传播下,白眉派拳术在西江一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是精良辈出、人才济济。1952年,因陈曾受师叔葛肇煌(白眉派五代弟子,广东河源人,1900-1953)的拉拢加入其部并为之培训特工人员,在当时开展的“镇反运动”中遭到镇压。
就在陈君侠返乡次年,经咏春派拳师余龙介绍,陈宗良(广东云浮县人,1915-1995)、李耀斌(广东云浮县人,1919-2003)、李英斌(广东云浮县人,1920-1985)、肖振荣(广东云浮县人,1926-2008)等人得以挟技投入陈君侠门下,六、七年间尽得白眉拳械之精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西江白眉派拳术的发展曾一度遭到打压,李耀斌、陈宗良、李英斌、肖振荣等四名西江白眉派传人均被投入狱中。出狱后继续接受劳动改造。其他门人也因出身成分等问题被迫深居简出,秘密传练,其传播基本处于松散、混乱的状态。文革结束后,武术重获新生,李耀斌、陈宗良、李英斌、肖振荣等人先后摘掉了头上的“帽子”,于是各自公开授徒,白眉拳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因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陈宗良、李耀斌等传人与包括陈师后期的弟子同门之间鲜有见面和交流,与流传到海外的其他白眉派分支更难有沟通。在各自传承发展的几十年间,不少西江白眉门人根据各自的研练体会以及授徒的不同需要,对陈师所传授白眉派拳术作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发展和润色,所以西江白眉派的拳械,与其他分支相比较,虽然在名称上大致相同,但身形、步法,特别是发劲方式则存在着较大差异。
近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文化、体育、医学的发展和交流,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文化体育“走出去”战略的推动,西江白眉拳各支系的发展已由过去较为封闭、松散的状态逐步走向开放和融合,不少关闭多年的白眉拳武馆纷纷复业。从秘守其技到公开授徒,从强警健民安邦到越洋交流传播,西江白眉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江白眉派世系表

始祖:白眉上人
二代:广慧禅师
三代:竺法云禅师
四代:张礼泉
五代:曾惠博
六代:陈君侠
七代:伍儒翔、朱雨成、李英斌、李耀斌、肖振荣、陈永福、陈亚娣、陈序洲、陈宗良、陈棣权、陈联章、陈雷友、赵日云、赵仕刚、赵北源、赵泰云、赵锦华
八代:区广权、邓子云、邓子良、龙金贤、伍志源、关广洪、刘炳森、朱小葵、余矿金、李子文、邹  妹、陈飞雄、陈友和、陈均堂、陈金华、陈剑元、陈振球、陈耀南、麦  沛、冼卓杭、赵仲颐、骆建华、徐金兴、郭汉权、康光辉、梁  林、梁顺坚、黄  丽、黄史文、黄志军、黄国建、黄碧南、彭天德、覃国强、谭昌伦、谭昌德、潘满容
九代:区建钊、区昌龙、区肇盈、冯  源、冯灿云、冯灿云、冯朝耀、叶  桂、叶仕宏、叶庆华、甘伟强、石志昌、伍  恒、伍石全、伍志行、刘  伟、成国东、朱云广、朱庆恒、何文飞、何木养、吴云坚、吴木海、吴国华、张  荣、张世勇、张伟坚、李  军、李  杰、李仪伟、李永泉、李健忠、李泰山、李泰志、肖  禄、谷玉瑞、邹鉴平、陈永兴、陈佳雄、陈恩祖、陈海生、麦  嘉、麦超龙、林伟雄、林柏成、林焕华、林焕良、林端旋、罗文齐、赵巨云、赵亚水、赵金葵、梁  灼、梁  明、梁  锐、梁天石、梁东海、梁石龙、梁坤仔、梁展翘、黄卓耀、彭国辉、彭建妍、彭建铭、曾  予、曾  植、游永南、谭洪仔、谭肇斌
二、西江白眉拳特点
江城子 · 白眉拳功
内劲堪誉白眉功,若游龙,舞东风,敢吞日月,力推群山动。侠义刚正行天下,冠冲宵,战豺熊;
盘桥粘手人来送,影无踪,身似弓,拳风怒发,雷鸣划苍穹。凤翔鹏程架彩虹,群习武,浪高峰。
(2010年3月6日于端州)
西江白眉拳术集多派武术之长,内外兼修,刚柔有致,是拳功一体的拳法。它涵括了“两仪、三形、四标、五向、五行、六合、六劲、八式”等要诀。“两仪”为来迎去送,是因势而谋,借势为主的应敌法则。“来迎”指遇敌迎其攻势而上,采取“引进落空”的方法予以化解;“去送”指敌退缩我则顺势用“顺水推舟”的方法向其攻击发劲。“三形”为身、手、步形态。即:圆、扁、薄。“圆”指动作圆滑,就手法而言,以短手为主,柔劲为外,攻则直取,守则圆滑,随机应变,循环不已。“扁”是以形取意,指顶平、肩垂、收胸、藏腹、敛髋,即如猴胸、豹头、虎背、龙腰等,将身体内缩以减少对敌空间,使身体转动矫捷,以适应攻防的需要。“薄”是指运用灵活多变的步法迫近敌身,强威其势,逼其进退之余地,使其变实为虚,所谓“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常薄敌身,待机而发”。“四标”为内劲,又叫“四运”或“四象”,即:吞、吐、浮、沉。“吞”是吸纳、含蓄的意思。表现在身形上,身未退而胸里折,藏身裹体为吞;表现在劲力方面,则是拉劲和抽劲。“吞”主守,是避实击虚,消力化势的方法。运用时要有气吞山河,尽摄己中之势,方能化劲于无形。“吐”是向外发放的意思。往往要借助蹬地拧腰之势以助劲。“吐”主攻,运用时要快如闪电。“浮”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虚势,如空中飘毛,水中浮萍;二是指实势,即随动作需要,腰直而挺,发出向上升托之劲,如大浪之掀舟。“沉”是指向下沉降的意思。在身形上表现为腰臀松落,气沉丹田;在劲力方面则表现为向下按压之劲,运用时如泰山压顶及中流砥柱矗立之势。“五向”指五个方向,即上、下、左、右、中。除此之外,尚有上下与左右四斜角,合起来共九个方向,在发手或转形时须密切留意;“五行”为用劲之方式,即刚、柔、轻、迅、重。所谓刚摧破坚,柔绵不断,轻避受力,重难动摇,迅爆强劲。“六合”是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合,内外合一的整体之合。“六劲”为发劲之身体配合,即踝、膝、胯、肩、肘、腕六个部位,出势发手要求六部劲力贯通,发出整体之力。“八式”为步法结合手形攻击防守的方式。“鞭”:灵巧斜撇;“割”:手似抽刀断水;“挽”:所谓力挽狂澜;“撞”:用肘撞之;“弹”:劲发似弓;“索”:缠绕抽吞;“盘”:避实击虚;“冲”:直破中上。
一、刚柔并济、劲力为先
西江白眉拳化蛮力为劲功,重内劲修炼,且拳势凶悍,气势雄厚,“出手如雷击,劲发似放箭”。讲究“劲从心内发,力从腰马生”。其劲力在外多表现为弹抖劲和爆炸劲,这两种劲均是蓄而后发,从内而出,集全身功力于一点,一触即发,如炸药爆发,其发也速,其去也疾,其势也猛,其力也透,威力无穷。发劲时,力生脚趾,气发丹田。做到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形随气走,劲随意出,将全身的潜力充分调动起来,借助踝、膝、胯、肩、肘、腕诸关节的联动及身体的闪、转、叠、扭的协调配合,于刹那间迸发而出,如放电一般,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劲力运用亦刚亦柔,亦韧亦爆,刚柔并济。发劲前,在内以意领劲,胸部内涵闪转,腹部裹藏扭叠;发劲时肢体用劲,胸部前张,丹田鼓荡。且身形的吞、吐、浮、沉要随拳术动作和发劲的需要而变化,动作快慢相间、虚实交替、刚柔相迭,变化无穷。
二、手法绵密、快速稳健
西江白眉拳的动作细腻,富于变化,手法严密。在运用上,“上不越头,下不低腹,侧不超肩,后不过肋,”。在攻守方面,攻,要直奔对手中心,抢占有利方位,务求发手必得;守,要守住中心要隘,兼顾身体两侧,不让对手击中。发拳时转前臂旋腕弹出,前手内旋击发,后手或外旋回勾拨转,或用力勾割;右手上穿,左手则向下捋拽,两手争衡对拔,互相呼应。发手与身法、步法紧密配合,做到拳不空发,手不空回。凭着神经感觉,洞悉对方去向,粘连相随,如磁吸铁、如影随形,来迎去送,令对手欲弃不能,欲退不成,难于还手进着,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马步的重心较高,且多用两膝关节微曲的双弓马,自然、灵活、快速、多变,拧腰转身,前后左右及过马。步法多采用迫步,贴身追打。出脚迈步时裹胯合裆,屈膝扣足,脚趾抓地,既快速,又稳固,“静而稳固,动而不乱”,攻、守两利。
三、以攻对攻、击打要害
西江白眉拳素以凶悍、狠毒、快速著称,搏击交手时讲究连消带打,亦守亦攻,以攻代守,以攻制攻。在对峙过程中,一有机会,就果断、迅猛地进攻。与对手搏击时,在避其锋芒的同时,连环攻击,贴身追打,招招直奔要害。即在步法的配合下,做到攻守同发。此手封,彼手打,手防上,脚攻下,攻守兼备。在对手向我攻击时,不以拙力相拼,而是随势迎化,巧于应变。与敌相遇时,采取“来迎去送”的法则,用技巧避重就轻地消解对方的攻势。或者运用斜面受力的原理,与对手接触后作弧形或圆形运动,改变对手的攻击方向,从而为我所克。在对手攻势为我方瓦解的同时,骤下杀手,重击要害,致其丧失战斗力。另外,在双方相持而对手之弱点在我面前暴露无遗,对方将动未动之际,或防守薄弱且未有任何攻势的情况下,倏然出招,抢先击中对手,后发先至,以速度占得先机。
四、协调整齐、内外合一
西江白眉拳的技术动作要求做到紧密、协调、稳固、完整。上肢的一伸一屈,一上一下,纵横往来;下肢的进退闪转,虚实变化都必须与身体紧密配合。做到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前至后,由内到外,全身贯串,整齐如一。出势时手、脚、鼻三尖垂对;根、中、梢三关相连,即平时常讲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意领气行助劲发、身随步转手呼应,使意识、动作、呼吸三者紧密配合,做到内外合一,周身一气,使身体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互相对争,六面相合,使姿势稳当,内外兼备,协调一致,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三、习练西江白眉拳的要求
 
练拳诗
 
吞吐浮沉建奇功,去送来迎互变通。使劲超风如电闪,盘桥捆手法归中。
发时有准方为贵,上下高低势不同。一失毫厘千里错,徒形有样等于空。
垂肩挟肘当遵守,标指直拳比剑锋。马步坚灵通足趾,腰为转轴武家宗。
转身换势须灵捷,进退双肩活似龙。晓得刚柔真妙法,专心苦练自登峰。
 
西江白眉拳除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外,在练习要求上也有别于其他系的白眉拳。
 
一、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
西江白眉拳对技击较为偏重,大多数动作均是从技击上着想。在动作形式和动作上,既符合人体运动生理卫生规律,又符合技击攻防的需要。要练好西江白眉拳,首先要在动作姿势上下功夫,弄懂每招、每式的规律性,这是习练的根本要求。否则的话,就会阻碍日后拳术水平的提高。
1、顶平项竖,唇闭齿扣
头部是人体的指挥部,是全身之统帅,不能轻举妄动。打拳时,头部要领起精神,保持自然中正,向上顶劲。颈部要舒展并自然竖立,切忌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否则就会影响拳术动作的收吞吐放。口要自然合闭,牙要上下扣好,舌尖抵上腭,呼吸畅顺,鼻吸鼻呼,下颏向里微收,以配合头部的虚灵与颈部竖起。目光宜随手转,光兼四射,不何左顾右盼或俯或仰。头部姿势正确,并与身体方向、位置的变换紧密配合,有利于精神、劲力、灵敏和速度的发挥。
2、沉肩坠肘,吞吐浮沉
肩部既是上肢与身躯连接的枢纽,也是上肢的根节。在练拳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将肩关节向下松沉并前合。肩部松沉前合,有利于上肢的舒展和灵活,使动作沉稳扎实,自然和顺,手臂的活动更显自如。肘部是上肢的中节,贵在屈使。肘关节沉坠,可以使气运行于手,使动作活泼自如:前可呼应于腕、掌,后可呼应于肩,且能起到护胸的作用。向外发劲时,胸要向前张,腹要向上抽收。胸部前张,有利于劲力的传递、发放。腹部向上抽收,可使腹部内脏充实,免受发劲的震荡;蓄劲或守势时,胸部要内含里折,腹部要向内裹藏。胸部内含里折,可使气往下沉,利于护藏胸部,减少胸部受敌面积。腹部裹藏,既可起到稳固重心的作用,也可使脊椎产生上下拉伸,如具有弹性的弯弓一样便于力发,且利于手法、身法的变化;移身换势时,胸要闪要转,腹要扭要叠。胸部闪转,必然带动肩部松沉前合,利于变招换势。腹部扭、叠,有利于肢体运动的敏捷转移。
3、腰沉脊活,敛臀提肛
腰是连接上体和下肢的枢纽,是人体运动的主轴。从人体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一切整体运动的发力都始于腰髋。腰部既不能松软无力,也不能僵硬呆板。腰部松软无力,运动就会失掉中心,出拳踢腿必然漂浮;腰部僵硬呆板,则会使劲力停滞,拳脚生硬,全身失去完整和协调。所以在练拳过程中,腰部始终要松展自然,富有弹性,使身躯贯串一劲,充分发挥“身如弓弩”的作用。劲力的收吞吐放,身法的折转扭拧,都离不开胸椎、腰椎的曲折、变化,因此要加强胸椎、腰椎的柔韧性锻炼,使腰身柔活,充分发挥其劲力传递的枢纽作用。此外,还要注意将肛门的括约肌稍加收缩上提,使臀部向里收敛,促使腰脊和尾骨保持中正,以利身法的变化及劲力的传送。
4、胯松膝扣,桩稳步活
胯既是下肢与身躯相连的枢纽,也是下肢的根节。胯部放松,并微向里缩劲,利于松腰和牢固胯关节。胯部松沉与敛臀提肛相结合,可保持上体的正直。白眉拳要求步法进退稳健,灵活机敏。在习练过程中,要注意两腿之间的距离要适宜,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太宽则导致迟滞,无法发挥腰部的作用,且不利于进退提放,容易被动失势;过窄则失之稳重,不利于防御和攻击对方。所以站立时应以舒适自然为度。这样,转动便会灵活,进退自然稳健。另外,两腿弯屈要适中得体,以利膝的屈伸提放,充分发挥虚实替换、闪展腾挪的作用。同时,膝关节要微向内扣,以利马步沉实稳定;出脚迈步时,膝关节松活自然,后脚充分蹬地发劲,前脚向前踩出,落势稳健,脚趾抓地。在此基础上,要以腰为轴心,全身上下像拧成一股绳一样,在快速中带有一股弹力,使全身充满一种内在的力量。
 
二、练习的步骤和方法
要练好西江白眉拳,和学习任何一门技艺一样,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一般要经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人的体型各异,悟性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按照一套固定的程序来学练,但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首先要掌握动作的正确姿势,因为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拳术水平的发挥,也关系到日后的深造。所以初始阶段的学习,要着重学习和掌握西江白眉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了解相关姿势要求与拳原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基本动作练习过程中,要特别着重注意动作的姿势和起止路线、角度、力点和攻防含义,每招、每式力求动作准确,逐步形成正确的技术定型。其次,要练好基本功。基本功是西江白眉拳练习的一个最基础的部分,是训练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练好西江白眉拳的重要条件。要练好基本功,就要在继承传统优秀功法的基础上,根据白眉拳的特点、风格,借鉴现代体育训练的科研成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和耐力方面的锻炼,为学习拳术和技击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是要学会松柔,掌握肌肉松紧快速变换的要领。出手发劲,加速劲力未发到位时,全身要处于适度放松状态,当拳脚到位时瞬间才紧一下,随后又是放松。只有全身骨节松开,肌肉相对松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才能集全身之力在一个力点上发出。实践证明,肌肉的松柔程度越高,紧张时所产生的硬度就越大,所发放出的劲力就越强。肌肉松紧变换的时间越短,就越能发出连续性的爆炸劲。
2、内外协调,发劲顺达
西江白眉拳法非比寻常,非经恒久的勤学苦练不能有成,平时要多练单式单势,并注意讲究身体各部的协调配合,掌握动作的发劲方法和用力技巧。拳家曰:“力,其根在脚。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发劲,要起于根,顺于中,而达于梢。手一挥动,背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脚一迈出,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脚,节节贯串地使劲迅速达到着力点。发劲时,要以意带势,以内带外,以外助内,内外结合,协调顺达。运用手法要归中、守中、用中。步法方面,既要快速轻灵,又要坚固稳定。呼吸方面,要做到自然畅顺,运动起来大致可按照吞吸、吐呼,沉吸,浮呼的原则,使呼吸与意识、动作三者紧密配合,切忌憋气拙力。在劲力的运用方面,吐劲要尽长去远,吞劲要短促突然。另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的配合,做到手随身去,身随步转,眼要跟手,眼到手到等等。
3、切磋较技,勤于实践
强身自卫、以暴制暴是拳术的本来面目。作为一个白眉派门人,从开始习拳的那一天起,就应该一切从实战出发,每招、每式应有为而发,攻击对手的什么具体部位应该心中有数,随机应变。做到“练拳时面前若有敌”,反复磨练,招式才能由生而熟,由熟而精,由精而绝。一旦临敌,方可视若无人,所向披靡。在此基础上,要学以致用,珍惜每一次的实战机会,多与各门各派的拳师交流切磋。“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人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通过比试较技来加深对拳术动作的理解,检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战技能。
4、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习练西江白眉拳,并不是学会几下招式动作,苦练几天就能强身健体,自卫制敌,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刻苦锻炼,通过上万千次的反复锤练,细心体会,在具备一定的心理、身体素质,一定的拳脚功夫的基础上才可能为实际所用。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而后绝”。只有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多思、多悟,精益求精,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境地。
 
三、尊师重道
白眉祖师训曰:“尊祖尊师尊武道,学仁学义学武功” 。即是说要 “尊师重道”,做一个武德高尚的人。“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是中华民族及中华武术的优良传统。对于白眉门人来说,“尊师重道”是习武之本。所谓“尊师重道“,一要尊敬师长,对师傅、同门前辈表示敬意;二要承认师承,承认所学拳艺的授业师傅;三要对师傅所传授的拳术表示重视和尊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人师者,设帐授徒,绝对是件劳心、劳身的事。对弟子来说,师傅是传授拳术技艺的带路人,给弟子指点修行的方向,防止后学者误入歧途。弟子学习的是拳艺,师傅传授的是拳艺,正因为拳艺,才将弟子和师傅连在了一块,只不过在拳艺中,师傅较早地走在了前头。“有源头,就有江河,有江河才有后浪”,师傅就好比是源头,拳术技艺就好比是江河,后浪就好比是弟子。如果只重视江河、只重视拳艺的修养,不重视源头、不尊重师承,源头一旦枯竭,后浪就会跟着消失,江河也随之变成一潭死水。所以,为人弟子者,尊道必先尊师。尊敬师长、尊敬授业师傅就是为了敬学、就是对自己所学拳术的尊重。佛语有云“佛法从恭敬中求”。只有重视尊师之道的人,师傅及前辈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习拳心得和体会倾囊相授。
俗话说:“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尊重师傅不是说师傅至上,门派至上,也不是说就不能跟其他人学习拳术。而是要在忠于师承,承认师承的基础上,多向其他同门和其他门派吸收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凡是指导我们学习拳术技艺的前辈,就是我们的师傅,就是我们的老师。为人弟子者,无论将来能否超越他们,作后辈的都应该尊重他们!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即便是大学毕业,你以前的小学老师一样是你的老师,而且一辈子都是你的启蒙老师!因此,做后辈的应该懂得礼节!这并非拳道所独有,而是为人之根本,若无此觉悟,谈何习拳?到自己为人师时,如何授徒?所以,作为白眉派弟子,从练习本门拳术的那一天开始,就应该熟读并不断重温白眉祖师的训谕,在勤练武功的同时,加强修养,饮水思源,做一个武艺高强、有道义、有武德的人。就像平时演拳一样,“以礼而始,以礼而终”。
 
 
白眉祖师训令
 
尊祖尊师尊武道,学仁学义学武功;
学得武功能守已,英雄半点莫欺人;
相逢不是忠良辈,万两黄金也不传;
有亲无义不可教,无亲有义则可传;
学得白眉真技艺,纵然废石作金砖。
 
 
西江白眉拳拜师帖
 
为发扬中华武术
敬向□师□□学习白眉拳功,恪遵师训,敬业乐群,勤学苦练,以武德为锻体,以道德为应世,仁爱存于中,光明行于外,平时则为安善之民,为国则为忠勇之士,奉公守法,端正去邪,一心一德,以振兴白眉武术为前题,戒骄戒躁,为发扬中华武德为目标,衷诚不冒,所具是实。
西江白眉拳(二)
一、人体要害分布
西江白眉拳崇尚实战技击,可谓“招招有法度,势势无花假”。在门人训练中极忌与技击无关的花架子,在实战时讲求稳、准、狠,出招必攻对手最薄弱、最致命的要害部位,可以说是“心中不存小善,手下不留容让”。所以门内历来就有“举手莫饶人,饶人莫举手”的说法。过去,西江白眉拳的弟子在习拳之初,一般要先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熟悉人体要害部位的分布和运动机理,随后才开始系统习练相应的攻防基本功,为后天劲功的培养以及实战攻防的准确性和杀伤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图一)
二、基本手型、手法
(一)攻击手法
1、拳法
①塞捶:右手成凤眼拳(图二A1.1.1),双脚蹬地,拧腰左转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内旋冲出,力达食指第二指节(图二A1.1.2)。塞捶有左、右之分。
要求:力从腰发,拧腰转体,蹬地扣膝,催动肩肘,发力完整。
用途:击打对手的眉心、人中、咽喉、心窝、软肋等部位(图二A1.1.3-5)。
②冲捶:右手成凤眼拳,双脚蹬地,拧腰左转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向前上方外旋击出,拳心向上,力达食指第二指节(图二A1.2.1)。
要求:借助双脚蹬地、拧腰的力量,发力由下至上,协调顺达。
用途:击打对手咽喉、下颏、乳根等部位(图二A1.2.2-3)。
③揽打:右手成凤眼拳,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内旋的合力,由左向右、向上、向外快速弹击,高与颏平,拳心向下,力达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前臂尺骨下端(图二A1.3.1-2)。
要求:肩沉肘坠,拧腰发力。
用途:击打对手的面部及颈侧动脉(图二A1.3.3-4)。
④挂捶:右手成凤眼拳,以肘关节为轴,利用蹬地拧腰的合力,由下经胸前向外、向前、向下反臂抡击,力达拳锋(图二A1.4.1)。挂捶有单、双之分。
要求:拳走立圆,弹抖发力。
用途:主要用于攻击对手的头、面部(图二A1.4.2)。
⑤碎桥:右手成凤眼拳,以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尺骨下端为力点,蹬地、拧腰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由外往内向前击打(图二A1.5.1-2)。
要求:力从腰发,顺肩斜击,转体配合。
用途:多用于攻击对手头面部及肩、臂连接处(图二A1.5.3-4)。
⑥背捶:右手成凤眼拳,以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尺骨下端为力点,蹬地、拧腰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由内往外向前击打(图二A1.6.1)。
要求:沉肩、拧腰发力。
用途:攻击对手的软肋(图二A1.6.2)。
2、掌法
①标指:左手成柳叶掌(图),手腕挺直,掌心朝下,以指尖为力点,身体微向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向前插击,掌心向下(图二A2.1.1)。标指有左、右之分。
要求:出手前不要向后引臂,速度要快,肩关节前送。
用途:多用于插击对手咽喉、眼睛等部位(图二A2.1.2)。
②穿掌:左手成柳叶掌,手腕挺直,掌心朝上,以指尖为力点,拧腰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向前插击,高与喉平(图二A2.2.1)。穿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力从腰发,拧腰转体,蹬地扣膝,催动肩肘,力达指尖。
用途:插击对手咽喉、腋下等部位(图二A2.2.2)。
③鞭掌:右手成柳叶掌,掌心向下,掌外沿朝前;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的合力,猛力向前、向外弹击,力达掌根、掌外沿(图二A2.3.1)。
要求:发力前肌肉放松,发力时顺肩、送肘,甩手腕,转体配合。
用途:多用于攻击对手面部及颈侧动脉(图二A2.3.2)。
④劈掌:双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成柳叶掌,手臂由屈到伸,由上到下,由外向内沿身体中线斜砍,高约与肩平,力达掌根、掌外沿(图二A2.4.1)。
要求:手臂外旋,砍击快速有力,身体微前探。
用途:击打对手的颈侧动脉(图二A2.4.2)。
⑤封桥:双脚前后开立;左手成柳叶掌,手腕挺直,掌心朝下,以掌根至尺骨外侧下端为力点,身体微向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向前弹击(图二A2.5.1)。封桥有左、右之分。
要求:前臂内旋,推击发力,肘关节快速屈伸。
用途:击打对手的眼睛、咽喉(图二A2.5.2-3)。
⑥撇掌:右手成柳叶掌,掌心向下,以掌外沿为力点,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的合力,右掌猛力向前、向外弹击(图二A2.6.1)。撇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发力前肌肉放松,发力时顺肩、送肘,转体配合。
用途:击打对手的软肋(图二A2.6.2)。
⑦扱掌:右手成虎掌(图二A2.7.1)上抬,腰身上挺,然后利用蹬地、拧腰和腹部肌肉突然绷紧的合力,由上向下、由后向前沿身体中线扑打,力达五指和掌心(图二A2.7.2)。扱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连扑带抓,连盖带按,弧形击出。
用途:多用于击打对手的头、胸等部位(图二A2.7.3)。
⑧闸掌;右手腕后屈外旋,掌指朝右,以掌根、掌外沿为力点,拧腰转体,手臂由屈到伸猛力前击,高度在胸胁之间,掌心向前(图二A2.8.1)。闸掌有左、右和单、双之分。
要求:手腕后屈外旋,击打有力,力达掌沿。
用途:击打对手的脾部、小腹、后腰(图二A2.8.2)。
⑨撑掌:双脚前后开立;左手立掌,以掌外沿为力点,拧腰转体,手臂由屈到伸猛力前推击,高与肩平。眼看左掌(图二A2.9.1-2)。撑掌有左、右和单、双之分。
要求:立掌坐腕,推击有力。
用途:击打对手的下鄂、咽喉、胸部等部位(图二A2.9.3-4)。
(二)防守手法
1、扣拿:双脚前后开立,左手屈肘前伸,五指张开,以腕关节为轴,向内或向外立圆圈绕后掐扣成鹰爪(图二B1.1-3)。扣拿有左、右及单、双之分。
要求:立圆圈绕后随即成扣拉动作。
用途:擒拿对手的手腕,防开对手对中、上盘的攻击(图二B1.4)。
2、挽手:左手成鹰爪向前扣出,蹬地、拧腰的同时,以肘关节为轴,手臂由外向内拧转屈肘掩收(图二B2.1a-b)。挽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扣抓时,五指要有一个由张到闭的掐扣过程,手臂拧转要借助腰劲。
用途:防开对手中盘攻击,以攻制攻(图二B2.2)。
3、盘手:右臂微屈伸出成龙爪(图二B3.1),以肩关节为轴,蹬地、拧腰的同进,前臂内旋,从上向下,从左向右左弧线横向搂挂,力达腕后前臂下端(图二B3.2a-b)。盘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屈肘,前臂内旋,扣腕,连搂带挂。
用途:盘开对手的攻击手、腿(图二B3.3)。
4、勾手:右手成勾(图二B4.1),前臂略抬,然后利用蹬地、拧腰和肩、肘突然沉降的合力,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沿身体中线劈打,力达掌外沿至前臂下端(图二B4.2a-b)。勾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发力前手腕放松,击打到点时才用力勾手腕。
用途:防开对手的攻击手、腿(图二B4.3);也可勾打对手的头、颈等部位(图二B4.4)。
    (三)肘法
1、挑肘: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屈臂,肘尖由下向左上方猛力挑击,力达肘尖(图二C1.1)。
要求:蹬地拧腰,转体送肩,上臂托抬。
用途:挑撞对手的胸部、下颏,配合擒拿技法挑击对手的肘关节(图二C1.2)。
2、撞肘:重心稍向下沉,右臂屈肘收于胸前,含胸拔背,随即展胸开肩向右猛力顶击,力达肘尖(图二C2.1)。
要求:蹬地、转体拧腰带动肘发力,动作短促、凶狠。
用途:击打对手的胸肋部(图二C2.2)。
3、压肘: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屈臂,以肩关节为轴,肘尖从外向内、向前斜线弧行猛力压盖,力达肘关节前臂一侧(图二C3.1)。
要求:向左拧腰、转体配合发力,弧线盖压。
用途:击打对手的头面部、肩颈部、背部等(图二C3.2)。
4、后顶肘:两脚左右开立,腰向左后扭转,左手屈臂,以肘尖为力点,贴肋往后爆发撞击(图二C4.1)。
要求:蹬地、转腰、顶肘协调,动作隐蔽,发力短促、凶狠。
用途:击打对手的心窝、肋部,解脱搂抱(图二C4.2)。
三、基本步型、步法
步型是指两脚站立的姿势和位置的造型。步法则是在步型的基础上,配合各种攻防技法的实施而改变重心位置作前后、左右等各个方向移动的技术方法。在实战中,步法既是保持与对手合适间距,调节攻防位置和角度,掌握攻击时机的基础,也是发力攻击的源泉。
(一)步型
1、不丁不八马(以下简称“丁八马”):两脚前后分开,重心下降,前腿弓,脚尖稍内扣,膝略垂直脚尖,后腿微屈,脚尖外张约15度,全脚掌着地,前脚的延长线与后脚间距不超肩宽,前后脚间距以舒适为度(图三A1)。左脚在前为左丁八马,右脚在前为右丁八马。
要点:裹胯合裆,屈膝扣足,脚趾抓地,含胸拔背,收臀提肛。
2、四平马:两脚平行站立,略宽于肩,屈膝半蹲,脚尖正对前方,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图三A2)。
要点:上体正直,收腹敛臀,膝盖与地面的垂线不超过脚尖,脚趾抓地。
3、吊马:左足上前一步,右腿屈膝半蹲,脚尖外展约45度,体重落于右腿上,左腿前脚掌虚点地面,上体正直,臀部收敛(图三A3)。左脚点地为左吊马,右脚点地为右吊马。
要点:虚实分明,吊裆提肛。
4、独立马:左腿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脚尖垂直或勾起内扣,上体保持正直(图三A4)。左腿支撑为左独立马,右腿支撑为右独立马。
要点:收腹提肛,脚趾抓地。
5、跪马:左脚前出一步(约两脚掌长),屈膝下蹲,右腿下跪,膝部接近地面,大小腿贴紧,右脚跟离地,重点落于两腿之间或略偏左腿(图三A5)。左膝跪地为左跪马,右膝跪地为右跪马。
要点:上体正直,收腹提肛,脚趾抓地。
6、卍字马:两腿前后交叉。前腿屈膝下蹲,脚尖外展;后腿屈膝下跪,膝部接近地面,脚跟可稍惦起(图三A6)。左脚在前为卍字马,右脚在前为右卍字马。
要点:上体正直,收腹敛臀,沉气坐胯,前脚踩地。
(二)步法
1、上步:双脚前后开立,后脚向体前跨出一步(图三B1)。
要点:摆动腿向前踩出,脚跟、脚外侧先着地,胯部松沉。
用途:拉近与对手的距离。
2、退步:前脚向体后退一步(图三B2)。
要点:以前脚掌先着地,重心下沉。
用途:拉开被攻击的有效距离。
3、迫步:前脚向体前跨出一步,后脚贴地跟上(图三B3)。
要点:重心平稳,前脚向前跨步要充分借助后脚的蹬劲。
用途:快速接近对手,达到攻击的有效距离。
4、三星步:前脚向异侧腿方向横跨一步顺势向后转身,后脚略收后弧形向前跨步(图三B4)。
要点:动作迅速,重心转换快捷。
用途:移身换势,转身对敌。
5、追步:前脚连续碎步向前踏出,后脚随之连续跟上踩在前脚步位(图三B5)。
要点:轻灵快速,步法小、重心平稳。
用途:快速接近对手。
6、前进停弹步:向前迫进数步后突然停止,停顿的刹那,双脚迅速蹬地反弹,重心后移撤回半步(图三B6)。
要点:停顿牢固、及时,蹬地反弹有力,动作快速灵活。
用途:快速前冲进攻时遇到反击时,疾步后撤转入防守。
7、后退停弹步:连续后撤数步后突然停止,停顿的刹那,双脚迅速蹬地反弹,重心前移向前半步(图三B7)。
要点:停顿牢固、及时,蹬地反弹有力,动作快速灵活。
用途:防守过程中发现现对手空档时,疾步跟进,转入反攻。
四、基本腿法
腿法是以双腿攻击对手的方法,是西江白眉拳攻防技术的主要技法之一。与其他南派拳术不同,西江白眉拳腿法较多,既有低腿、暗腿,也有高腿、明腿;既有膝击,也有倒地腿法。
1、钉脚: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五趾紧扣,由屈到伸向前下方弹摆,高不过膝,力达趾尖(图四1.1)。钉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动作轻灵,发劲冷、脆,
用途:踢击对手胫骨、膝关节(图四1.2)。
2、撩阴脚:一腿支撑,另一腿上抬,大、小腿折叠,以膝关节为轴向前弹摆小腿,高与裆平,踢出后迅速收回(图四2.1)。撩阴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猛弹快收,力达脚背至胫骨下端,重心要稳。
用途:弹击对手裆部、腹部(图四2.2)。
3、穿心脚:一腿支撑,另一腿抬平屈膝,脚尖上勾,以脚跟为力点向前猛力蹬出,高度在胸、腹之间,踢出后迅速收回(图四3.1)。穿心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屈膝高抬,爆发有力,快速连贯。
用途:踢击对手心窝(图四3.2)。
4、虎尾脚:右腿支撑,左腿微提膝,小腿后侧与大腿后侧收紧,身体微右转并前俯,以脚后跟为力点,向后上方踹蹬。腿一伸直即回弹成出击前姿势(图四4.1-2)。虎尾脚有高、中、低之分。
要求:提膝时大腿内侧不要侧抬,注意保护裆部。
用途:踢击对手头、胸、腹(图四4.3)。
5、横撑脚(撑鸡脚):左脚脚尖外展支撑体重。同时左转身,右大腿抬平屈膝,脚尖里勾,向外踹蹬,力达脚掌外沿或脚跟(图四5.1-2)。横撑脚有左、右和高、中、低之分。
要求:上体、大腿、小腿、脚掌成一条直线,踹出时要以大腿推动小腿直线向前发力。
用途:踢击对手下颏、心窝、肋部、大腿及膝关节(图四5.3-4)。
6、勾踢:左脚上步,脚尖外摆支撑,右脚弧形向左前方踢出,脚尖勾起,力达踝关节内侧至胫骨下端(图四6.1)。
要求:速度快,重点稳,转体配合。
用途:勾踢对手的重点脚(图四6.2-3)。
7、撞脚:左脚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膝关节外展,由屈到伸向前下方猛力截踩,约与膝关节同高,力达脚底外侧。同时上体向右侧拧转并微后倾(图四7.1)。
要求:边屈膝边外展,脚尖向外,用力短促、干脆。
用途:攻击对手膝关节、大腿接近膝关节一端,也可化解对手由下至上的腿法攻击(图四7.2)。
8、包脚:左脚略直支撑,右腿以脚掌为力点,从右往左经体前横扫落下(图四8.1)。
要求:起动快,支撑稳。
用途:扫击对手的面部或踢开对手的攻击腿(图四8.2)。
9、撞膝:左脚支撑,右腿屈膝上提,以膝关节为力点向前直线(斜线)顶击,髋稍前送(图四9.1)。
要求:以膝领先向前直线(斜线)顶击,髋关节稍前送,快而有力。
用途:撞击对手裆部、胸腹(图四9.2)。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