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6|回復: 0

[汉语语法] 口头文学――歇后语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8-3 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民俗文化
歇后语是中国口头文学的一个独特种类,反映出生活中智慧和幽默。同时歇后语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一个“歇”字,趣味全无,虽然只是一种口头文学,但因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存在于群众口头,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在《西洋记》第三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三宝老爷说道:“这等一个小丫头,原来一肚子都且此金蝉脱壳。”天师道:“今番是个枯树盘根,劝不得了。”王爷道:“还是个推车上岭,走不得了。”马公道:“还是个隔山取火,讨不得了。”姜金宝自家说道:“我今日还是个倒浇蜡烛,由不得了。”三宝老爷骂道:“油嘴,有这些讲的!”
短短一百余字的对话,却包含了好几个歇后语,如“枯树盘根----动不得”、“推车上岭----走不得”、“隔山取火----讨不得”、“倒浇蜡烛----由不得”,风趣幽默,形象逼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这就是歇后语的魅力。
歇后语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的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感的话语。在形式上与谜语相似,结构相对稳定,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后用“----”分开,前半部分为形容语,像谜面,多用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为目的语,像谜底,多作解释说明之用。后面的目的语是主要意义所在,但人们在使用时,一般只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留下回味的空间,让别人去领悟其中的本意。
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山东叫“坎子”,山西叫“洋话”,河南叫“窍儿”,四川叫“育子”,但无论何地,歇后语都是一个最普遍的称呼。它通俗、含蓄、幽默、风趣,就像炒菜时的调料一样,虽不能当主菜来饱餐,但却给人们的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歇后语可能远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如人们所熟知的“亡羊补牢”,就是一个歇后语的最初形式。《战国策•楚策》中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这样的句子就已经具有了前后句互相解释、互相补充的形式,具有了歇后语的一般特征。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吸收民间语言精华,一些民间的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开始从老百姓口头逐渐步入了文学殿堂。
原来意义的歇后语也叫“缩脚语”,即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云不说,其中有利用典故来构成歇后语的,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这里就借用了“秋胡戏妻”的故事。也有利用同音字来构成歇后语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用“杖”字来影射“丈”字。现在比较常见的是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又称“俏皮话”,即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千里搭长棚”,省去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廷席”;或者利用同音字构成歇后语,如“碗上的葱花----华(花)而(儿)不实”。
歇后语虽然流传于民间,只是群众的一种口头创造,但在幽默风趣中却揭示了生活地真谛。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冷锅中豆儿爆----好没道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猴子耍把戏----老一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吃蜂糖说好话----甜言蜜语;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喝了泉水就摔瓢----忘本;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竦;高山滚石头----大翻身。
歇后语虽然生动形象,但毕竟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时候,必须在一定语言环境下才能发挥其更好的作用。《古今谭概•巧言》有一则故事,正好说明歇后语的这个妙处:
一士人家贫,与其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位穷书生和他的那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之间的对白,都巧妙地利用了修饰上的“藏词”手法,,其实都是一个绝妙的歇后语,因为这两句话都有出处。“君子之交淡如”,出自《庄子•山木》篇中的名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的前一句,藏去末字“水”而成的,“醉翁之意不在”则是引用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前半句,并藏去“酒”字,两个人心有灵犀,又幽默风雅,既表达了情意,又顾全了面子,可见歇后语在一语言环境中的妙用。
歇后语的魅力就在于一个“歇”字,这一歇,虽然短暂,但却韵味无穷。比如某人不会做某事,别人就会说:“你真是‘擀面杖吹火’。”那人如果不懂,就会问:“怎么回事?”然后说的人接着说:“一窍不通”。这就好象相声中的包袱抖开一样,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把歇后语看成一种难得的语言精华,都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它来增强语言表现效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