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8|回復: 0

[狭义文字学]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3)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12-14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汉字网
三 由注音字到真正的形声字  
    汉字发展到产生注音字的阶段,在原字上注音,似乎就是造形声字,其实也不是有意识造形声字。因为这些字或只是给不易认读的字附注了音读标志,使易于认读,或只是给一些易引起误会的专形象形字,附加音读标志,辅助说明该字是读某音之物,以别于类似的专形字。这样的字意义完全是由原字表示的,注音偏旁与字无涉,可有可无。但后来发展的结果,它们在客观上成为形声字。
    我们以为上述加类属标志的字不是形声字。同时我们也并不否认真正的形声字的存在,但形声字是后来才有的。因为汉字有个发展的过程。形声的观念、造形声字的意识也有个形成过程。汉字发展到改造假借字的阶段,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形声字还没有产生。但是,经过母文类属这个阶段,形声字的产生便越来越具备了条件:(1)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系统,语言是读出来的,但它的符号――汉字本身却没有音读标志,认、读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难字或形似的字易认错读错,于是人们便有可能想到设法密切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以排除困难了。(2)靠以事类归属母文意义的造字方法产生孳乳字,固然有其优点,可以救本义不具体或本义、引申义、借义难辨之穷。但是,受旧字的限制太多,产生新字也不很易,范围也仅限于同族字,而且仍没有专用的音读标记。所以,在数量方面仍穷于交际,在音读方面仍穷于标记。(3)母文类属字的母文固然是用以表义的,但其读音正与孳乳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故在认读这些孳乳字的时候,往往可以读半边字(母文),这种现象对人们实在是一大启发。(4)人们能想到加类属标志以显示义,当然同样也可能想到在原有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常见的较简单的字(汉字往往以第一次所记录的词的音为自己的音)来表示音读的,以济音不明之穷。
    这种在原字上注音的字,还不是有意识地造的真正形声字(形声相益),因为,这种字或只是给不易认读的字附注了音读标志,使易于认读。或只是给一些易引起误会的专形象形字(由于所代的物相似,字亦相似难辩)附上音读标志,辅助说明该形的字代表的是念某音之物,以别于类似的专形字(事实上,加注了音读部分,则字在形体上也有别了)。其义完全由原字来表示,注音偏旁加与否,与字义无涉。例如:
    (1)字。甲文有作“者,《甲骨文编》在字下按:“不从凡,象形。”[150]但字在甲文中也有作“”者,显然是在象形字上加注了音读偏旁的,字义完全是由“”字来表示的,“”的作用仅是注音,与表义无关,可有可无。因而,这类字还不是形声相益的真正的形声字。真正的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是平等相益、相辅相成以表义的,少一不可。形符只能表示一个大共名,不能确定具体的意义;声符在表音的同时,又以其特有的声音规定了形符的具体意义。总之,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能动的、化学反应式的结合。但是,后加音读标记的字则不然,它们的两部分并不平等。表义完全在原字,音读符号只是辅助性的音读标记罢了,不确定表义范围,有时可有可无。
    (2)骆(骡)字,甲文作“”,是专形象字,与同类的马等的专形象形字难辨别。于是金文加音读标志“各”作“”(见“骡尊”铭文),但义仍在专形。
    (3)鸡字,甲文有作雄鸡张嘴鸣叫状者,无疑是象形字;但也有在象形的鸡字上加注一个“系”字的,两者比较,则“系”显然是后加注的音读符号,与字义无涉。可能是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象形字而加的。
    (4)齿字,甲文作“”等,为专形象字。金文已在专形上加音读标志“止”作“”。则义在专形,音读标志不关字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专形加音读标志的字,由于有音读部分的辅助作用,便渐渐变专形为泛形了。到这时,则这种字的音读标志的性质便有了变化,渐渐变成了声符,有关字义了。如“”字,当其专形凤变为泛形“鸟”时,这时的“凡”就起作用了。因为到小篆时,“”字去掉“凡”,就成了“鸟”而不是“”了。这时的“凰”字在客观上就是真正的形声字了。 这种在原字上加注与字义无关的音读标志的方法,也影响了后世,因而便也形成了一种与之相类似的情况,即后世说的转注字。此不赘述。
    注音字固然不是真正的形声字,但汉字经过注音阶段,产生形声字已是水到渠成了:(1)原字上加音读标记,从主观上讲固然不是造形声字,但这已证明古人对音读问题已有了明确的自觉意识了,已要求汉字本身具有音读标志了。(2)加之看到母文类属字(特别是以借字为母文的类属字)中,母文这半边与整个类属字的读音相同或近,有认读半边之妙用,大受启发。特别是时已有可能看不到母文(借字)的表意作用了,只以为是表音的部分;而字的另一边(类属标志)所代表的事物正是与整个字的意义有某些联系的事物。这样便有可能启发人们创造一种真正的形声字。(3)这些附加的注音标志,原只是有则更好,无亦不伤表义,在这个意义上说,注音标志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注音字自然还不是真正的形声字。但是,这些字既已有注音标志(音读部分)为辅助,与语言相联系而区别同类事物,则物形的刻画已不需像原来那样细致认真――画出逼肖的专形,有些专形便逐渐改为泛形了。如上言的凤字的专形变作了鸟、骡字的专形变成了马等等。到这时这些字的音读标记的作用便起了变化,渐渐成了声符,已有关字义了。这便在客观上已成了形声字。赖音读以别于泛形,音读标志与泛形相益而表义,它再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因而,注音字给人们的最大启发是:看到了泛形加音符,既可相辅相成表示特定的义,而且又有音读。这样便有可能启发人们自觉地以形符加声符造形声字了。
    总之,这种种情况表明,古人已发展了原有的注音意识,逐渐具备了造形声字的自觉意识(这是真正的形字产生的前提),于是,真正的形声字便随之产生了。产生的途径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一字原有几个相关的意思,靠加若干声符而分化出几个形声字来,分担了原字所载的部分意义。一种是造字的时候,同时取一形符、一声符而造的形声字。二者虽同属形声字,但并不完全相同:前者的声符最初还没有完全取得和原字(意符)平等的地位,不能平起平坐,只有别义的作用。不过,这种字一经产生,它的声符便渐渐不知不觉地取得了和义符平等的地位,它成了这个字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而后者则是标准的形声字,形声相益、相辅相成表义,缺一不可:以形符表示一个大共名,别于其他同声之字(所代为同音词),声符以其特定的音确定形符表示的事类中具有该读音的具体事物,以别于同类的其他事物。从字所记录的词的角度来说,是以声符之音联系一个同音词范围,以形符在同音词里确定一个与形符意义有关的特定的词。正像许慎说的那样:“以事为名,取譬相声”、“形声相益”者是也。这时的形声字,不管是哪一种,从造字的主观动机来看,声符本身不是用来表义的,交给它的任务从一开始就是作为表音符号用来表音的,它只有与形符结合了,才相互为用、互相配合记录了一个与形符意义有关、与声符的声音有直接联系的特定的词。
    形声字的产生、形成,标志着汉字已经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利用形声的方法造字,是万能的,既可以救文字数量不足之穷,又可以济音读不明、意义不确之穷。而且,形声字又是能产的,可以根据社会、时代、语言的变化和需求合理而科学地产生新字。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4.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4.
    [3] 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387-414.
    [4]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10-120.
    [5]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一一六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
    [6] 北京市语言学会.罗常培纪念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0.
    [7] 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3.
    [8] 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09.
    [9] 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38.
    [10]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39
    [11] 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0.
    [12]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555.
    [13]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84.
    [1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73.
    [15]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04.
    [16] 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86.
    [17] 浙江书局.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46.
    [1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66.
    [19] 朱熹.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3.
    [2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6.
    [21]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168.
    [2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0.
    [2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58.
    [24]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9.
    [25]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65.
    [2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61.
    [27]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71-272.
    [28]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61.
    [29]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二二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0.
    [30] 顾实.中国文字学[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246.
    [31]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四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0:45.
    [3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77.
    [33]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260-261.
    [34]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395.
    [35]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550.
    [36]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31.
    [37]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34.
    [38] 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3.
    [39]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784.
    [40]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785.
    [4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5.
    [42]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454.
    [4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5.
    [44] 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82.
    [45]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60.
    [46]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60.
    [47]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
    [48]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1.
    [49] 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5.
    [50] 浙江书局.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13.
    [51] 浙江书局.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13.
    [52] 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7.
    [53]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3.
    [54] 山西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十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
    [55]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648.
    [56]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648.
    [57]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二二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4.
    [58]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33.
    [59]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
    [60]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58.
    [61]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59.
    [62]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54.
    [63]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59-360.
    [6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84.
    [6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60.
    [6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18.
    [6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2.
    [6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05.
    [69] 黄寿祺.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17.
    [70] 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45.
    [71] 曹寅.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48.
    [72]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
    [73] 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2.
    [74]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335.
    [75]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06.
    [76]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259.
    [77] 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30.
    [78]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500.
    [79]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第四卷[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2365.
    [80]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377.
    [8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3.
    [82] 浙江书局.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46.
    [83] 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35.
    [84]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71.
    [85]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6.
    [86]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8[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368.
    [87]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71-278.
    [88] 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59.
    [89]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259.
    [90] 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58.
    [91] 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86-187.
    [9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8.
    [9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0.
    [94]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9.
    [9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08.
    [9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54.
    [97]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6.
    [98]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4.
    [99]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5.
    [100]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9.
    [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9.
    [10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64.
    [10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86.
    [104]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15.
    [105]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00.
    [106]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75.
    [10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09.
    [108]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869.
    [109] 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41-842.
    [110]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68.
    [11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88.
    [11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50.
    [11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39.
    [114] 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229.
    [115]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499.
    [11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04.
    [11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1.
    [118]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01.  [119]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50.
    [12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2.
    [12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2.
    [122]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69.
    [123]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
    [124] 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202.
    [125]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77.
    [126]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67-172.
    [12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64.
    [128]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50.
    [129]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72.
    [130]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748.
    [131] 钱绎.方言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63.
    [132]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411.
    [133] 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39.
    [134]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8[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442.
    [135]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411.
    [136]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2.
    [137] 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72.
    [138] 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39.
    [139]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第四卷[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2485.
    [140] 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4.
    [14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9.
    [142]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树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39.
    [14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34.
    [14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34.
    [145]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03.
    [146]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141.
    [14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88.
    [148] 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298.
    [149] 王筠.说文释例[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327.
    [15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8.  

    作者:蔡永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