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3|回覆: 0

[漢語詞典] 論漢字不必朝拼音化發展(5)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1-7-14 1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網教育
2.漢字一字多音現象嚴重,是一個突出的難點


    一個字一個音,好掌握,但如果一個字出現幾種讀音,就容易亂套,如『艾』字,在『方興未艾』一詞中念『aì』;在『自怨自艾』中念『yì』。再如『拗』字在表『將物體彎曲而致斷』時讀『 ǎo』,在表『不順、不流利』時讀『ào』;在表『固執』時讀『niù』。常見的多音字有:好、別、發、斗、行、教、校、期、假、率、着等好幾百個。造成這種多音字的現象有很多,比如說:古今音變、近音假借、字詞的引申等,所以這就是漢語學習中較嚴重的難點。


    而拼音文字卻比漢字好,它是由二十幾個字母拼合而成,讀音始終一致,只要認識字母和懂得字母構詞順序就對了,而且它的讀音也就固定了,這看起來似乎比漢字簡單,可背後的難點,卻是說不清的。


    3.漢字一字多義的情況較多,不利於識辨和掌握


    漢字包括基本義和轉義(包括引申義和比喻義)。一個字由基本義發出引申和比喻義,這種轉義和基本義一脈相承,有密切聯繫,一般不會給學習、理解帶來疑難,也不會引起混淆和誤解。引起歧義和混淆的是同一字有幾種毫無關聯截然不同的意義。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稱這種字為『書寫形式相同的同音詞』。比如『別』字的四種意義彼此間是毫無相關之處的:(1)分離、區別 (如離別、分別);(2)不要 (如別動手、別開玩笑);(3)繃住或卡住 (如別上符號);(4)不順、不相投 (彆扭)。


    其實除了這種,還有一種特殊的一字多義的現象,就是古文和成語中的假借字,如【詩經】中『逝將去女』句中的『逝』、『女』實際上就是『誓』、『汝』兩字的假借字。古文中常出現的『說』『直』就是『悅』『值』的假借字,這種字若不深入研究,就會在學習中增添一些麻煩。而拼音文字中不同義的詞往往是不同拼音字母組成的,讀音也一定有區別,所以不會發生以上的這種情況。


    從上面的比較看來,漢字和拼音文字是各有千秋,可是,如果是在五四時期看來,像魯迅、錢玄同、瞿秋白他們是大力主張廢除漢字的,瞿秋白在【普通中國的字眼的研究】一文中還說:『……漢字已成了殭屍。中國的語言要充分的發展下去,要成為現代的,能夠適應廣大群眾的新的文化生活,就必須完完全全的廢除漢字』。其實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我們還是受到了點影響,可漢字為什麼沒有改變了?那是因為漢字是經久不衰的。從上面說漢字和拼音文字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可漢字的缺點是可通過改進而創造出更完美的字,這種改造還在不停的發展,而拼音文字的缺點卻是無法經過改造完成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