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北方教育 全民學英語的副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造成了全民學習能力的一種巨大浪費。學習英語浪費了國人太多的精力與時間,致使放鬆了對專業的學習,最終使我國的教學質量嚴重下降。絕大多數國人用了大量的時間堅持學了大半輩子英語,而有多少人有必要看英文報紙或查英文資料?真正有必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語的,畢竟是極少數人。浪費學習能力,也就是浪費了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其結果是造成全民性的愚昧。
其二,制約了專業人才的進一步成長。考碩士、博士的一個最大的難關就是考英語。很多專業成績很好的人就因為英語這一關不能讀研究生,不能評中級職稱,不能拿學位,極大地影響了專業人才的成長。這是一種巨大的人才浪費。
其三,對作為母語的漢語言文字學習造成巨大的衝擊。一個小學生甚至一個幼兒園的幼童,其對母語的認識處在啟蒙階段,就被迫學習英語,這必然會影響母語的學習。對母語的衝擊,實際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民族凝聚力的巨大衝擊。一個民族要吞併另一個民族,靠武力的同時,還必需從文化上滅掉另一個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I衛自己的母語,【最後一課】的藝術魅力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其四,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受到嚴重影響。社會上大肆推行的洋節、洋快餐、洋飲料,也遠非只限於商業運作那麼簡單,其本質是一種嚴重的文化侵略,是意識形態的滲透,是和平演變的手段。21世紀中國的這一代青年人,不愛母語愛英語、不學母語學英語、不說母語說英語,這將填埋中華五千年之燦爛文化,將葬送中華之興盛,這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又一段恥辱史。這要提醒國人與其試圖變易千萬年文明傳承的傳統文化以提升民族形象,還不如每個人從細小的文明規範做起。
其五,形成非理性的考試經濟。有文章指出:『現在英語考試已經完全變成了一種利益集團的賺錢工具。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浪費大量的時間,荒廢正常的學業,使整個中國的教育質量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同時也使國家每年數以百億元的巨額財富打水漂。』據相關統計顯示,英語教育市場的年產值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一個較發達的中等城市的年產值。
我國香港、新加坡對母語教育的重視和語文教育的回歸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海外一些華人地區過去是英語至上,由於忽視了漢語母語教學,出現了下一代英語說不好,漢語也不會說的尷尬情形,轉而開始重視孩子的漢語母語教育。現在海外的漢語熱,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海外華人對母語教育回歸的影響。王蒙在【為了漢字文化的偉大復興】的報告中曾指出:在全球化的語境下,由於英語、拉丁文在國內的普遍使用,中華母語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面對漢語母語出現的空前危機,他呼籲全球華人共同保衛漢語,展開一場漢語保衛戰。
三、改變漢語言文字弱勢的思考
面對作為母語的漢語言文字的空前危機,國人應充分意識到,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
首先,英語絕不應該成為一種我國全民性的學習語言。英語應當學,但不是人人都學,更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必須學,作為母語的漢語言文字才應當是努力學習和精通的主要語言。有關研究表明,外語並不是越早學越好,小學應該先把母語學好。世界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珍愛自己的母語,在美國中學的外語只是選修課,英國、法國小學裏不開設外語課,日本的英語課程在高中階段才實行必修和選修相結合。
其次,漢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從體制上需要改革。現在大學裏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開設之初主要目的是:一是提高大學生漢語水平和運用能力;二是傳承傳統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影響世界。嚴格意義上講,到大學、研究生階段才來重視漢語言文字教育,還不如在中小學階段就為學生打好堅實的漢語言文字基礎,我國的漢語言文字教育存在自身的教育體制、理念問題和外在的英語教育的衝擊等問題。但這些問題能夠引起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更多關注和重視。
大學教育階段,除英語專業外的各專業應該把英語只作為選修課,應該把漢語言文字應用教育作為各專業必修課,加大漢語應用教育。一方面,加大英語及其他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對這些人才要樹立精英人才的培養意識,強化專業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提高現有標準。另一方面,除英語及其他外語專業以外的各專業應該把英語只作為選修課,強化專業理論學習,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強漢語言文字應用教育。
第三,取消不必要的英語考試、建立漢語考試體系。不取消不必要的英語考試,就無法改變全民學英語的現狀。一方面,除英語專業類考試以外的一切英語考試應該全部取消,諸如小學升初中、中考、高考、考碩、考博、晉職等英語考試、測試應該全部取消。另一方面,建立漢語考試體系,諸如小學升初中、中考、高考、考碩、考博、晉職等漢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考試、測試要逐步完善,形成科學的漢語言文字考試體系。
現在英語教育和考試制度,嚴重摧殘着我中國少年。大學裏,英語考試浪費着大量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時間,使中國現在的大學教學質量與日俱下,已經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不僅如此,社會上不會『考英語』,就不會是人才,好像不學好英語就會亡黨亡國。這給中華民族造成巨大的災難,應該到了徹底反省並做出修正的關鍵時刻了。不取消不必要的英語考試,就不能正英語學風;不建立漢語考試體系,就不能實現強國之夢。
第四,漢語言文字的推廣關鍵在於應用。一種語言的生命力,在於更大的範圍去應用,只有在應用中才能不斷地發展、完善。在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大會(OCPA4)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位世界頂尖華人物理學家,只有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教授,堅持用漢語做了題為【空間站上的AMS實驗】的學術報告。展現了他對漢語言文字的尊重、對自己民族的尊重、對母語的熱愛,以及他深厚民族文化底蘊、學者大家風範和學術自信。國際着名學者德・斯旺(De Swaan)不忘將自己的專着翻譯成自己的母語荷蘭文出版,反映出其有非常強烈的母語意識;法蘭西歐洲學院能夠不畏英語強勢,堅持法語至上;希拉克作為法國總統,能夠因為其同胞在重大國際會議上不講母語而憤然離席,很值得我們欽佩和深思。雖然英語目前在國際事務中有着超強的話語權,但絕大多數中國人,在絕大多數場合完全可以不說英語。一個中國人不說漢語,道理何在?意義何在?其中的危害又知多少?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請說普通話』提示,但願今後也能有類似的提示時時提醒國人和外國人:『請講漢語!』『請用漢字!』
第五,提高漢語言文字的科技話語權。建議成立國家外語翻譯研究院,主要從事國際着名雜誌及書刊的及時翻譯工作,以跟蹤世界最新的科技前沿。中國需要精確的『翻譯』,而不是像現在幾億人在讀英語,但難以找幾本外文翻譯精確的書刊。歐洲各國非常重視用本國語言撰寫或翻譯科技論文。每個國家一般專設的國家級翻譯中心,對語言溝通、文化交流以及本國傳統文化的輸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荷蘭成立專門的國家級基金會資助荷蘭文學的學習和外語翻譯,目的就是為了擴大本國的影響,弘揚本國文化。法國人對母語保護有加更是舉世皆知。這些與英語文化更加接近的歐洲國家尚且如此,中國更應該充分保護和提高我們漢語的科技話語權!
現在最可怕、可悲的不是漢語科技話語權受到英語的擠壓,而是面對英語的『霸權』,我們採取喪失自我一味跟風的態度,更有甚者還極力助推英語的『瘋狂』,一步一步地主動放棄漢語的科技話語權!
第六,提高漢語言文字的網絡話語權,加強漢語言文字的國際化進程。在世界多元化大格局下,重要的是全面繁榮漢語科技文化、漢語網絡文化、振興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力推廣漢語、振興中華文化的同時,應該與時俱進地發展漢語網絡,擴大漢語網絡資源,提高漢語言文字的網絡話語權,這對實現漢語的興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應該為保護漢語言文字話語權立法,全球華人應該率先用好漢語、學好漢字,期望『請講漢語』『請用漢字』能在神州大地和全球華人中蔚然成風。『少年強則中國強』,我中國少年承載着祖國的未來,承擔着漢語言文字興盛的重任。『路漫漫其修遠兮』,漢語自強之旅還相當艱難而漫長,每位炎黃子孫都應以高度的耐心、積極的努力,為漢語走向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許敬輝)
參考文獻:
1.何 曉、張 炫:【高成本低產出中國人和英語到底誰負了誰】,載【中國新聞周刊】2005年12月14日。
2.凌德祥:【英語全球化擠壓下的漢語教育】,載【北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3.郭 可:【國際傳播中的英語強勢及影響】,2003年10月13日,據http://tech.exam8.com.
4.凌德祥:【走向世界的漢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
5.凌德祥:【應大力提高漢語科技話語權】,載【語言文字周報】2006年11月7日。
6.凌德祥:【語言應用的國家戰略與漢語教育的歷史思考】,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