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科技日報 2、 麥作在中國的發展
儘管麥子進入中國以後遇到了許多障礙,但5000多年以來,麥子還是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自西向東,由北南來的歷程。
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自西向東,由北南來的歷程。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可能是中國最早種麥的地方。這裡近鄰中亞,據史書的記載,中亞的一些國家很早就有麥的種植。麥子可能最先就是由西亞通過中亞,進入到中國的西部地區。迄今爲止,最早的麥作遺存都發現在西北地區。在新疆、甘肅、青海、雲南先後發現了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小麥遺存。其中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遺址最早,距今約5000年。古文獻中也有有關西部少數民族種麥食麥的記載。如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遊時,新疆、青海一帶部落饋贈的食品中就有麥。
商周時期,麥子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甲骨文中有『來』字,【詩經】中也多次提到『麥』。春秋時期,麥已是中原地區司空見慣的作物了,分不清大豆和小麥會被人笑話。據【左傳】的記載,在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當時都有小麥生產。1955年,在安徽亳縣釣魚台遺址發現碳化麥子,屬於春秋時期的遺物。還有跡象表明,當時的麥子種植可能主要集中於城近郊區。
麥子雖然自西而來,但漢代以前麥的主產區卻是在東方,即黃河下游地區。自戰國開始,主產區開始由黃河下游向中游擴展,漢代又進一步向西、向南擴展。漢武帝時,董仲舒建議在關中地區廣泛種植冬小麥。西漢時期兩個著名的農學家趙過和鍤ぶ都曾在關中地區教人種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也出土了麥粒。
經過漢代的大力推廣,麥子的種植面積擴大了,產量提高了,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上升了,並成爲重要的戰備物資,這在漢末和三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中突顯出來。麥子成爲戰爭的導向。麥子沒有收成之前,不出兵;東漢初年,光武帝以『軍資未充,故須後麥』爲由,拒絕帶兵親征,增援朱浮,結果城中朱浮守軍彈盡糧盡,人相食。曹操將盛產麥子的兗州定爲戰略大後方。而把敵方的小麥產地成爲進攻目標。曹操在攻打張魯時,就向百姓徵調麥子作爲軍糧,而在攻打袁尚時,曾『追至鄴,收其麥』。
晉代麥子的種植面積擴大。麥子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又有所提高,麥子的收成直接影響國計民生。有幾年,曾出現『無麥禾,天下大飢』的記載。史書有關麥災的記載也顯著增加。受害的地區包括黃淮流域的許多郡縣,反映當時麥子的栽培區域的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江南麥作的也是在此時興起的。漢以前江南沒有小麥種植,三國時吳國孫權曾經用餅來招待蜀國的使者費t。這是目前所知江南有麵食最早的記載。但這並不意味著麥作在江南的興起。有學者認爲,鄴宮中所食麵食麥子可能來自淮南。江南麥作的開始時間定在吳末西晉時期。永嘉南渡之後,更促進了麥作在江南的發展。
唐代麥子的種植區域擴大,許多州郡都有種麥的記載,甚至在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有了麥的種植,如 廣西、雲南,在雲南還出現了稻麥兩熟的最早記載。麥子成爲國家稅收的重要徵收對象。這在兩稅法中得到體現。唐人在提到糧食作物時往往以『粟、麥』次序排列。說明麥的地位已僅次於粟。
但這主要是指北方的情況,就南方地區而言,雖然自六朝以後,麥作得以發展,但真正達到高潮是在南宋。南宋時期,由於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他們把原有的飲食習慣也帶到了了南方,社會對麥類的需要量空前增加,以及佃戶種麥所能獲得的實際利益,因而促進麥子在南方的種植達到了高潮。當時人用『極目不減淮北』來形容。可見其盛況空前。
明代末年中國北方人一半的口糧來自麥子。麥子在中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確立。
在麥作發展的同時,人們對於麥食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很長時間以來,特別是在南方人們一直認爲麥是有毒的,不宜多食,否則生病。但隨著麥作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有毒論爲有益論所代替,唐宋以後的許多本草書中都有這樣的記載,『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爲五穀之貴。』觀念的改變是麥作發展的結果,也有利於麥作的進一步發展。
3、麥作的本土化歷程也是本土原有物種的淘汰過程
所謂『淘汰』,並不是說,原有的糧食作物已經退出了生產,也不是說它們的總產量減少,而只是說它們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的下降,甚至是退出了糧食作物的範疇。中國是農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農業發明之初,當時種植的作物可能很多,故有『百穀』之稱。以後又出現了『九穀』、『八谷』、『六穀』、『五穀』、『四谷』的說法,其中,『五穀』最爲流行。(作者:曾雄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