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来源: 新浪博客 大臣和宗室之所以在这场政争中赢得这么漂亮,确实是因为诸吕太缺乏内在实力了。吕禄的胸无大志、轻信于人、优柔寡断、目光短浅等等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很明显。而吕产也好不到哪去。在这场政变中他一连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仓促举事,走漏了风声却浑然不知。
第二,各行其是,没有及时联络诸吕采取统一行动,甚至连他已经发动政变吕禄都还不知道,而吕禄已经被诈取了兵权他也不知道。
第三,麻痹大意。吕产似乎没有调动南军一兵一卒,而只带了一干随从官吏就想夺取未央宫。
第四,行动迟缓。周勃已经把一切都布置好了,吕产才率人赶到未央宫。
不过,在铁板钉钉的必然性之外,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不可或缺、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历史的偶然。假如在贾寿敦促吕产举事时,没有曹的那张隔墙之耳,那么历史的面目或许会全然不同。
然而历史终究只有一个方向。在它滚滚向前的巨轮碾过之后,所有潜在的可能性都化成了齑粉在风中飘散。
九月十八,齐王撤兵。同日,灌婴班师回朝。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当皇帝?
被吕后扶立的傀儡小皇帝肯定是不算数的,必须找人把他换掉。
有人推举齐王,理由是他是高祖的嫡长孙。可立刻引来一片反对声。大臣们说:“吕氏当政,几乎毁了宗庙社稷、杀尽了功臣名将,如今齐王的舅舅驷均暴戾如虎,假若扶立齐王,就等于重新制造一个吕氏之祸。”
又有人提出淮南王刘长。可同样的问题是,刘长年少,母家必然又会坐大。
最后大家想到了代王刘恒,一致决定立他为帝。理由是:他是高祖的儿子,且在宗室诸王中年龄最大,为人仁孝宽厚,而且他的母亲又恭谨善良。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原因,还有一个内在原因大家是心照不宣的。那就是刘恒的母亲薄氏家系凋零,不至于再度发生外戚之祸。
朝臣们于是派出使者迎请代王。刘恒几番辞让犹豫之后,终于在闰九月二十九日抵达长安。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清理皇宫了。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自告奋勇,和太仆滕公一起进入未央宫,把小皇帝刘弘请上了车辇。
可怜的小皇帝上了车后,还天真地问滕公:“你这是要把朕带到哪去呀?”
滕公说:“出外暂住。”
当天夜里,小皇帝刘弘就被杀死了。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大,大到哪个角落里死了个人根本没人知道。
这个世界有时候也很小,小到没有一个孩子的容身之地。
当天夜里,代王刘恒坐上了龙椅。是为汉文帝。
文帝在位23年卒,其后的景帝在位16年。在这39年中,国家安定,政治昌明,民生富庶,经济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天下百姓们仰望了六百年的太平盛世,终于呱呱落地了。
有多少人会看见它身上缠绕的那条带血的脐带?
太史公在《史记・平准书》中,曾经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文景之治”所带来的汉初社会的盛况: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这是怎样繁荣的一幅太平景象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