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1|回復: 0

[論史] 明末社会经济概况(2)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10-25 15: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万历初年起,明朝政府已处于明显的瘫痪状态,再加上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封建统治者提供了较丰富的物质条件,因此,他们在生活上更加奢侈、淫逸和腐化。仅皇帝的伙食费这一项开支,就从嘉靖时的每年17万两增加到万历中期的每年30万两 。封建统治者为了显示威风大兴土木,仅皇宫中三大殿建筑工程的采木一项就费银930多万两 。如此巨大的宫庭开支,是国家财政收入所难以承受的,更加促使已经枯竭的国家财政陷入全面危机的深渊。统治者为了扭转国家的财政危机,必然加紧对人民的疯狂掠夺,上面提到的田赋加派等赋役剥削的加重,只是其剥夺劳动人民的手段之一。此外,明对清战争的费用,镇压农民起义的消耗等等,也都转嫁给了人民。


    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政治机构的瘫痪,黄淮长年失修,水患不断发生。广大农民因为生活日益贫困,无力抵御自然灾害,从而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现象。从万历到崇祯的70多年间,全国出现自然灾害年份较严重的就有60多个。如崇祯元年(1628年)陕北大旱,草木枯焦,灾民争相采食山间的蓬草、榆树皮和石粉,甚至“煮人肉以为食”,哀鸿遍野,“死者枕藉,臭气薰天”。人祸天灾,迫使广大人民死亡逃散,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明政府的残暴统治,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度摧残和破坏,社会经济陷入绝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崇祯皇帝命赵士锦盘点国库,存银不满四千两,国库处于极度空虚的状态。在城镇,曾经极度繁华的市井衰败。由于明政府的横征暴敛,城镇工商业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手工业生产停滞,商业萧条的局面。如嘉定的外冈镇,在万历初年时还是“四方之巨贾富驵,贸易花布者皆集于此”的“雄镇”,到了崇祯年间则“殆不可为镇”。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萎缩,商人的减少,商品奇缺,物价腾贵。崇祯年间各地的米价,比明中叶时上涨了数倍以至百倍。而统治者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大量发行铜钱,且粗制滥造又促使私钱盛行,结果造成金融混乱,信用呆滞。城镇人口却由于城镇官僚地主的增加,特别是大量破产农民的流入而不断增加,致使城镇人口中非生产人口和失业队伍扩大。那些被生活所迫流入城市的流民,有的卖儿卖女,有的沦为娼妓,依然生活无着。在农村,农业产量急遽下降,残酷的封建剥削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日益贫困化,到处流离失所,濒临绝境。正是由于全国性的生产萎缩,社会经济的凋敝,广大人民欲生不得,只有揭竿而起,导致社会危机的总爆发。明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震撼并最终推翻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