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自行代入〖妖猫传〗中的长安盛景,此时兴许春光明媚,兴许尚春寒料峭。
一位面容模糊,看不清年岁的人正跪坐于案前,一笔一画地写着字。
一位面容模糊,看不清年岁的人正跪坐于案前,一笔一画地写着字。 最终,他写下:『开元廿六年(738)二月,玉真长公主奉勅检校书』后,搁笔,脸上可能还有些许笑容。
开元廿六年(738)二月,玉真长公主奉勅检校书
西元738年。 这年是唐玄宗开元26年,此时唐玄宗53岁,杨玉环19岁,李白37岁。 这一年在历史上并非浓墨重彩,但在书法史上却诞生了一部未见作者名款的传奇小楷——〖灵飞经〗。千年后,道家秘法被脑补成了无数洋洋洒洒的霸屏玄幻修真小说,而这篇记述道家存思法的〖灵飞经〗也成为网红,成为『天下第一小楷』,被无数人引为小楷必学教材。 然鹅~ 市面上〖灵飞经〗版本辣么多,你的选择标准是啥? 练字是个技术活,没搞懂背后的故事,你可能练了假的〖灵飞经〗! 壹这么有名的小楷,居然作者不详! 〖灵飞经〗最末有『玉真长公主奉勅检校书』的落款,翻译过来,大概就按Boss要求定制的意思。 就像历代名瓷、精美的宫廷画作都未署名一样,如此经典的小楷,居然不知是何人所写。 当然,这也为后人八卦提供了条件! 〖灵飞经〗全名〖灵飞六甲经〗,分为〖上清琼公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 在元之前,这本经书大多时候都被深藏宫廷中,宋徽宗和宋高宗都曾是它的主人。
宋徽宗:『除了收藏〖灵飞经〗,我还写瘦金体。嗯。』
宋徽宗:『除了收藏〖灵飞经〗,我还写瘦金体。嗯。』 到了元代,当它流落民间之后,八卦者们才开始追究起真实作者来。 关于作者的争论迄今分为两派,一派以元代藏书家袁桷、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为代表,这派认为作者就是钟绍京;
关于作者的争论迄今分为两派,一派以元代藏书家袁桷、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为代表,这派认为作者就是钟绍京 ... ...
另一派则以清代书法家王澍、钱泳及当代书法家启功为代表,这派坚持作者不详,但无一例外认为这是一件『杰出艺术品』。
另一派则以清代书法家王澍、钱泳及当代书法家启功为代表,这派坚持作者不详,但无一例外认为这是一件『杰出 ...
由于『钟绍京为作者说』出现时间早,支持者名气大,所以一直处于优势。 来了解一下钟绍京的人设:钟绍京(659-746),字可大,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十七世孙。 相传他师承初唐四家之一的薛稷,也有众多史料记载他的确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元丰类稿〗记载:『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 当时人记载,『钟绍京,以善书直凤阁。武后时题诸宫殿、明堂,及铭九鼎,皆其笔也。』 简单地说,这位钟大大能在书家云集的盛唐留下姓名,绝对名副其实。
无论〖灵飞经〗作者是谁,作品的灵巧飞动、流畅飘逸和井然有序的特点都不妨碍它成为公认的小楷学习典范。 . ...
无论〖灵飞经〗作者是谁,作品的灵巧飞动、流畅飘逸和井然有序的特点都不妨碍它成为公认的小楷学习典范。 贰一本书居然5个版本,内容还不同! 练字大神们都在推荐〖灵飞经〗,很多人也在买〖灵飞经〗,可为什么练出的字却千差万别? 版本!版本!版本! 『取法乎上』就是选取精良的法帖学习。 〖灵飞经〗共有5个版本:原帖墨迹、渤海刻本、望云楼本、滋蕙堂本、哈佛燕京学社藏本。 其中渤海本是明末从墨迹刻成,望云楼是清嘉庆年间从墨迹刻成,而哈佛燕京本和滋蕙堂本均为翻刻。
〖灵飞经〗共有5个版本:原帖墨迹、渤海刻本、望云楼本、滋蕙堂本、哈佛燕京学社藏本。 ... ...
令人唏嘘的43行原帖墨迹残本目前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之所以真迹变为残本,是因为在明代,墨迹真品落入董其昌之手后,他曾将其抵押在海宁陈家,渤海刻本即在此时由陈家刻成。 与原墨迹相比,刻本落了12行。 戏剧化的是,当董其昌让儿子拿钱赎回时,陈家却暗中扣留了其中的43行真迹。 这不怎么光荣的举措却『挽救』了〖灵飞经〗,因为墨迹本回到董其昌手里后,竟然不翼而飞了。 到了清代,墨迹本辗转传到翁同龢父亲手中,并由此有了望云楼本。 版本到底有多重要? 抛开学习者个体差异,来看看清代书法家们用不同版本练字的差别:
清代书法家们用不同版本练字的差别
版本到底有多重要
从清代四位书法家的临摹字来看,很明显前两位的字更灵动流畅,这大概跟这两位见过真迹有很大关系。 当然,除了版本,还有清晰度和印刷效果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