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国学网 “文化圈”的理论,是德国的格雷布内尔和奥地利的施密特创立的,核心是文化传播论。文化的多元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有的淘汰,有的衰落,有的崛起,于是,获得优先发展并处于强势的文化.便向四周辐射,影响其他文化,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文化圈。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文化圈,说法不一。即令把它减少到最低限度,“汉字文化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存在.而且范围极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汉字是它的重要标帜,用汉字来表现各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在这里,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看.“汉字文化圈”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它是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圈之一,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本文分三个层次叙述:汉族、汉字和汉文化的形成为“本圈”;由于它的主导作用而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形成“内圈”;而它在国外的扩散则构成“外圈”。
一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超过10亿。汉族的形成,与别的民族显然不同。如果说世界上许多民族走的是“同源异流”逐步分化形成道路的话。那么,汉族则走的是“异源同流”的路,融合了许多民族成分,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逐渐成长壮大。对此,毛泽东主席指出:“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汉族的形成,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汉族渊源于“华夏”,而“华夏”则是夏、商、周不同部旗的结合体。秦汉是“华夏”演变为汉族的重要时期,前提是中原经济发达、文化高涨、政治空前统一.因而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于是周边民族便把汉朝版图内具有这种文化特征的人统称为“汉人”。魏晋南北朝,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内迁,中原汉人大盘南移、文化交融,血缘混杂,促进了汉族的发展。唐代呈开放势态,许多“胡人”留居中原,一部分汉人又移往边疆、吸收的民族成分更加广泛。宋辽金元时期.西夏、契丹、女真、蒙古相继而起,北方民族南下,有相当一部分融人汉族。明清五百年间,汉族不断向江南、岭南、西南及塞外移民,进一步扩大空间范围。历史证明,汉族是民族融合的产儿.她在民族融合中形成,并逐渐壮大,以至到今天成为占全国人口总数90%以上的民族。
汉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她可以接纳各种不同血缘成分的人,可以包容国内外多种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汉人都同出于一个血统。汉族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靠文化。文化是它的基固,它的灵魂,是维系这一族群的纽带,并通过文化传播来扩大群体,因而民族的认同感来自共同的文化,而不是血缘。
纵现中国历史.伴随着改朝换代而来的是不同民族更迭执政,并非都是汉族,然而文化传统却是一脉相承。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后往往汉化,北朝魏文帝的改革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南北文化的交融,出现了隋唐文化的繁荣.加人了新的因素。元朝统一中国,文化上仍然继承汉唐以来的传统,而蒙古族的文化上升并渗入这一主体文化。满族贵族建立清王朝,但在文化上却被汉族征服,汉文化仍是主体文化,并增加了若干满文化的内容。由此看来.所谓“汉文化”,并不是单指汉族创造的文化,而是历代各族文化的不断交融以后,推陈出新,改变了原先的文化面貌。
在汉族形成过程中,汉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字历史悠久,贯穿上下五千年。有了汉字.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有了汉字,文化可以世代传承,积淀日益深厚;有了汉宇,汉字文化才可得到充分发展,拓开许多领域;有了汉字,汉文化便可传播到遥远的地方。汉文化之所以发达.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了汉字.因此.汉字是汉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远播的根源,是形成“汉文化圈”的传媒工具。
二
汉族的优势之一,就是人口多,分布广,与所有的民族都有接触.就像是一种极强的粘合剂,把整个中华民族团聚起来。汉族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经济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封建社会,事实上是“汉族的地主制社会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个中心的强力作用下.周边的少数民族先后被纳入封建化的轨道.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
中国文化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构成的,不能简单地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国文化,但在文化史上,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与汉族的开放性相关联,汉 文化具有极大包容性.无论何种文化.包括国内各民族 的文化和外来文化,都能兼容并包.熔为一炉,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有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共享人类的知识,成为中国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的最大受益者。正 是这个原因,汉文化丰富多彩,光焰夺目,不但有精湛 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及政治、军事学说,而且天文、 历法、医学、数学及其他科学技术在古代都遥运领先。
这种高文化,犹如水之就下.很快就传播开来,渗透到 国内各个民族.扩散到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扩散性。
汉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井不是偶然的,这首 先是因为汉族人口最多,本身就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通过汉族人口的播迁,以人为载体把这种文化带 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汉文化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这种主流文化,通过政府文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以及朝贡等方式,逐渐推向全国,造成很大声势。在汉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汉字起了重要作用,在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一个汉文及类汉文系统。
南方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均为孤立语,且惯于具象思维.从形象出发引起联想,因而造字方法太同小异.创造的文字大都属方块字类型,如东巴文,哥巴文、水文彝文等。
汉藏语系的民族,其语言与汉语有某种亲缘关系,且因与汉族长期交往.语言中渗入不少汉语借词,因而比较容易接受汉字,于是有些民族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本民族语言,例如白文和壮字。
契丹文和女真文又属另一种类型。因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不是孤立语而是粘着语,不便直接借用汉字.于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由表意向表音方向转化,形成拼音文字。
满族根据蒙古文创制的满文.大抵属粟特文系统,早先是不加圈点的‘老满文”,后来通过有圈点的“新满文”。适应满汉文化的交流.在新满文中增加了拼写汉语借词的字母燃而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57年中.虽然在官方文书中往往满,汉文并用,但在汉文化占优势情况下,从皇帝到一般旗人大都渐习汉字。清末已有许多满人不识满文而通用汉字,回族原先曾使用阿拉伯文字及波斯文.但因他们分散全国各地长期与汉族错杂而居.所以很早使朋汉语.通晓汉字。明清之际,伊斯兰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与汉文化交融.从翻译伊斯兰经典开始,将原先纯用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经典译作汉文。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原先没有文字,明清以来,随着汉文化的传播,在他们当中.通过读书习字和科举考试,逐渐成长起一批通晓汉字的知识分子,到了近代已有21个民族通用汉字。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和朝鲜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自近代以来.由于与汉族变往渐多,而且学校、报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都使用汉字,逐渐形成本民族文字与汉字并行的状况,成为沟通民族文化的一种工具:从历史发展来看.以汉字为楼心的汉文化逐步扩大范围,影响国内各民族,联结整个中国文化,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意义十分重大
三
在亚洲东部,除了中国而外,并没有出现像印度和巴比伦那样的高文化中心,四邻国家都比较弱小。或者文化不甚发达、中国与周边各国在地域上紧紧相连,很早使有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远不如中国文化对它们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高文化中心存在,不断受到辐射.致使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被纳人“汉字文化圈”。东南亚的华人社会自然在过个圈内,以新加坡最为典型。由于汉字的桥梁作用,这些地区和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包括儒学、道教、汉传佛教、文学、艺术科技乃至风俗习惯。这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因为欧洲国家语言文字与中国不通。受中国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物质文明与科技。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因为有文字相通,学习中国文化就更加方便。
中朝两国山水相依.历史攸关文化渊源深厚从箕子建国开始,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朝鲜在政治上多依附中国。中朝人口流动也促进了文化交流,而教育与科举更是把汉文化传入朝鲜的重要渠道。由于历史上的这种特殊关系,汉文化的传播比其他国家更直接,很早便进入“汉字文化圈”。
中日两国很早便有文化交流。日本原先没有文字,所以汉字输人后便用汉字作书写工具。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进^高潮,为了全面学习中国文化,日本人努力学习汉字。起初是原样照搬.不但用其字形字义,而且读音也接汉字有“吴音”、“汉音’与“唐宋音”三种,谓之“音读汉字”。然而.汉语和日语分属不同的语文系统,引入的汉宇不能不受日语制约,于是渐渐改作日语读音,形成了“训读汉字”。这一改变.为日文的创立走出了第一步.把汉字怍为一种表意符号。使用既久,日本人便利用汉字另创新字,仅取字形作音标符号,出现了“和化汉字”,并产生了“万叶假名”。
越南的“郡县时代”开始,汉文化便源源传人越南。由于中越人民长期交往,越语中的汉语借词超过50%。自秦汉以来.官方一直使用汉字,称为“儒字。大约在我国宋代, 在广西壮字的推动下.越南也开始用汉字记越语,称为“字喃”或“喃字”。它的结构大体与壮字相同,有的借义又借音,有的只借义不借音,有的则借音不借义.并仿汉字另创一种按越语读音的新字而且往往是借用汉字与自创新字夹用.仍为方块字形。法国占领越南后,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然而,在汉文化长期熏陶下,越南所受的影响广泛而且深刻,例如懦学、道教、汉传佛教、文学、史学、医学、历法乃至姓氏等等。
海外华人是汉文化圈向外扩展的另一种形式。东南亚是华人最多的地区,他们与汉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移人东南亚的华人,为了谋生, 把中国的生产拄术传到南洋各地, 成为一股重要的开发力量。他们离乡背井,飘泊海外,往往以宗祠、同 乡会、同业公会等传统组织保持联系,把中国式的社会移入东南亚。 随着大量华人移入,汉语词汇也被 东南亚各国语言吸收,还形成了与 当地语言结合的“巴巴马来语”及印尼的“中华―马来语”。在“华人社会”中.有许多侨校和侨刊,继续传播汉文化。新加坡最为突出.它“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日所上印有公历、农历、印 历和马来历四种历法,有英文报、华文报、马来文报三种报纸.学校也有 英文学校和中文学校两类。移入欧美的华人也日渐增多,在他们的聚 居区内往往有唐人街之类。
四
‘汉字文化圈”的范围极广,除中国外,朝鲜、日本、越南皆被纳人了这一文化圈,海外华人又把这种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使用汉字和类汉字的人,不下十三四亿,几乎接近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4。据统计.使用英文的有3 5亿人,使用俄文的有24亿人,使用西班牙文的2.l亿人,使用印地文的l.8亿人.使用阿拉伯文的1.7亿人,使用孟加拉文的1.2亿人,使用葡萄牙文的1.15亿人,使用德文的l亿人,使用其他文字的人更少。从这个统计数可以看出,“汉字文化圈”是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庞大的文化圈。
这个文化圈的意义在于,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它是古代东方文化的结晶,不但荟萃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还充分吸纳了印度文化,西亚及中亚文化,与佛教文化圈、游牧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均有重合。它绵延五千年,不断丰富、发展、充满生机.与西方文化光辉交映.对世界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史继忠 作者单位贵州省文史馆
(摘自《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