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4|回覆: 0

[儒家學說] 如有王者 必世而後仁

[複製連結]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5-24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全文翻譯

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全文翻譯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白話譯文

孔子說:『如果有王者興起於世間,一定要三十年時間而後才能使仁道行於天下。』

注釋

王者:王,音wàng,指王天下。王天下者,指以仁道治天下者。按:學習聖人經典,當要明晰『王霸之辨』。『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

世:三十年為一世,也指『父子相繼為一世』。段玉裁:『按父子相繼曰「世」,其引伸之義也。從(卅)而曳長之。』按:王者行仁道於天下,必須教而化之,所以需要有一個時間過程。

仁:在上者躬行仁義於上,為政以德,教化大行,則『草上之風必偃』,在下者自然感而化之,民心向善,天下太平。【禮·經解】:『上下相親之謂仁。』朱子:『仁,謂教化浹也。』

先賢註疏

朱子曰:王者,謂聖人受命而興也。

【論語註疏】曰:此章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

【漢書·刑法志】曰:王者乘衰撥亂而起,被民以德教,變而化之,必世然後仁道成焉。

錢穆曰:王者起,一天下而治之,與善人為邦不同,然求仁道之化行於天下,亦必以三十年為期。蓋舊被惡化之民,經三十年一世而皆盡,新生者漸漬仁道三十年,故其化易成。

程子曰:周自文武至於成王,而後禮樂興,即其效也。或問:『三年、必世,遲速不同,何也?』曰:『三年有成,謂法度紀綱有成而化行也漸民以仁,摩民以義,使之浹於肌膚,淪於骨髓,而禮樂可興,所謂仁也。此非積久,何以能致?』

鄭康成曰:周自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聖賢相繼四世,周道至美。武王伐紂,至成王乃致太平,由承殷紂敝化之後故也。又云:聖人受命而王,必父子相承,而後天下之民能仁也。(【正義】按:鄭以周之王業,肇基太王,歷三世至武王,受命而有天下。武王承大亂之後,勝殷未久而崩。至成王六年,乃制禮作樂,功致太平。以周承殷紂之後,俗敝已久,難可卒化。)

【論語後案】曰:王者承亂離之後,統天下以歸於仁,非三十年不可,周亦如此也。

顏延之曰:革命之王,必漸化物以善道。染亂之民,未能從道為化不得無威刑之用,則仁施未全。改物之道,必須易世,使正化德教,不行暴亂,則刑罰可措,仁功可成。

蔡節曰:善人涵養至於百年,王者化成。又曰『必世』,蓋其化有淺深,故其效有遲速也。

張栻曰:使民皆由於,非仁心涵養之深仁政薰陶之久,莫能然也。此則非善人之所及矣

劉宗周曰:王者以聖人受命而王天下,其仁覆之德既以天下為一體矣。然而未仁也。仁則不徒膚革之貫通,而在精誠之融浹。有仁心、有仁聞,而天下各盡其性,所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是也。王者,久道之成,倘亦從一世中轉動精神,施為有次第,德教有淺深,非必世何以臻此?天地萬物生於仁,成於仁,聖人全天地萬物之性,亦還之以仁而已矣。此非歲月俄頃之化可知也。惟發政施仁是收拾天下張本。聖賢俱從肯綮(qìng)處下手,非姑為空言無當者

按:在上位者必先躬自正心修身,為政以德,以仁心行仁政,養民而後教民,制禮作樂,教化萬民,則民自然相感而化於下,道德成焉。且影響深遠,澤被於後。(上下交化,君民一體。)

附錄

【漢書·平當傳】曰:自元帝時,韋玄成為丞相,奏罷太上皇寢廟園,當上書言:『臣聞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三十年之間,道德和洽,制禮興樂,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風俗未和,陰陽未調,災害數見,意者大本有不立與?何德化休微不應之久也!禍福不虛,必有因而至者焉,宜深跡其道而務修其本。』

【溫故錄】曰:(【漢書·食貨志】)『二十七歲餘九年食,然後以德化流洽,禮樂成焉,故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案依志言「必世後仁」,蓋謂養而後教。食者,民之本;饑寒並至,雖堯舜在上,不能使民無寇盜;貧富兼併,雖皋陶製法,不能使強不凌弱。故王者初起,必先制田裏,教樹畜,使民家給人足。然後以禮義化導之。言『必世』者,量民力之所能,不迫切之也。

本章參考書目

【禮記】【論語集解】【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全解】【論語學案】【癸巳論語解】【論語新解】【論語正義】【論語集釋】【論語集說】【論語後案】【漢書】【說文解字注】【溫故錄】。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