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33|回復: 1

[儒家学说] 一匡天下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8-29 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延章按:皇皇中国,向以“华夷之辨”“严夷夏之别”,《公羊传》:“内诸夏而外夷狄”,儒家誉之“尊王攘夷”;尊,以之为尊为尚,王,则王道,人文之道,攘,推之于外,夷,则未化之野蛮胡夷。可见,华夷之辨,概非政治、族群之别,乃是人文之“化”与“未化”的区别,儒家学说向以“教化”天下为己任。论语中,常被後世学者引据论证儒家重视华夷之辨的章句,就是“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一匡天下”可谓是儒家对“人臣”的最高评价,“仁义礼智信”的最终目标,也不过是匡扶公义,“王化”天下。

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论语·宪问篇·十八章管仲非仁者与原文

简体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正體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口语解释

子贡向孔子问到:『管仲不算仁者吧?桓公杀死了公子纠,管仲不能殉难,还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百姓到现在还蒙受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大概就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边开口的夷狄之服了吧。难道要像匹夫匹妇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沟道里自缢,死了也没人知道啊。』

延章疏:子贡说,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诛杀公子纠子纠的家臣注:管仲是公,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又接受齐桓公的“相”职。孔子说,管仲拜桓公的相,助其称霸诸侯,而匡扶天下以一尊王攘夷一者,即,生民到了今日,仍然能得到人文王道的教化,就是拜管仲所赐吖;没有管仲,我都要被散髪衣左衽,成为胡夷了;难道要像平民百姓那样只执于微小的信义死公子纠可谓为谅相对管仲一匡天下?那样犹如自缢于沟渎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哪比得上管仲的匡扶天下之硕功。

延章按:管仲之仁,固仁矣,匹夫匹妇之仁,亦仁矣;而管仲之仁,乃王臣国相之仁,以公正天下,匹夫匹妇之仁,街头巷尾之信义而已,甚至不及于乡里。

注释

不能死:子贡责管仲不以身殉难、为公子纠而死。

相:辅佐。延章注:相,辅助,亦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

霸:把也,诸侯把天子之政教也。郑康成:『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其字作「伯」,或作「霸」也。』

匡:正、匡正。朱子:『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或谓正太子之位。

微:无、非。按:孔子在此处做了假设之词,以突显管仲有大功于天下。

吾其被发左衽矣:此句指沦为夷狄。其,大概。被,通『披』。披发,就是『披散着头发』,这是夷狄之俗也;华夏人则是束发而不披发,因为无大故则不披发。『披发』或说是『辫发』。左衽,外衣大襟朝左边开,这是夷狄的服饰习惯;华夏则是朝右边开,只有去世的人穿的寿衣才是朝左边开。衽即衣衿。

岂若:难道像。

匹夫匹妇:指普通百姓。延章注:匹,“庶人夫妻相匹”,泛指平民百姓,【左传·桓十年】匹夫无罪;常言“匹夫有责”,即谓平民百姓皆有其责,可见责任之普适于天下。

谅:小信。

自经:自缢、上吊。【晋语】雉经于新城庙,【释名】屈颈闭气曰雉经,如雉之为也。

沟渎:沟渠、沟道。钱穆:『当知信义亦为人道而有,苟无补于人道之大,则小信小义不足多。然亦岂忘信负义,贪生畏死,自外于人道者之所得而借口。』

先贤注疏

马融曰:天子微弱,桓公帅诸侯以尊周室,一正天下

唐文治曰:齐桓时淮夷病杞,狄亡邢灭卫,楚灭汉阳诸姬,周王子带以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非管仲无以制之,故夫子特赞其平戎之功耳。

〖论语注疏〗曰: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言无管仲,则君不君,臣不臣,中国皆为夷狄。管仲志在立功创业,岂肯若庶人之为小信,自经死于沟渎中,而使人莫知其名也。且管仲、召忽之为公子纠,君臣之义未正成,故召忽死之,未足深嘉;管仲不死,未足多非。死事既难,亦在于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不当死。

〖论语集说〗曰:子路与子贡意管仲不死公子纠之难,而相威(桓)公,背死从生,不得为仁也。夫子历言管仲有九合诸侯、一正天下之功,皆所以深许之也。夫不责管仲以死,而许其功,岂非以公子纠未尝为世子,管召虽公子纠之傅,而君臣之义未正,亦可以无死者与?审校其本末,夫子所以许管仲者,可识矣。

〖四书摭馀说〗曰:管仲、召忽,子纠傅也。二公子之傅,受之君命。君命傅二子,不命事二主。有为所臣者死,未闻为所傅者死

钱穆曰:管仲、召忽之于公子纠,君臣之分未定,且管仲之事子纠,非挟贰心,其力已尽,运穷势屈,则惟有死之一途而已。而人道之大,则尚有大于君臣之分者。华夷之防,事关百世。使无管仲,后世亦不复能有孔子,孔子之生而即已编发左衽矣,更何有于孔门七十二弟子,与夫〖论语〗之传述?故知子路、子贡所疑,徒见其小,而孔子之言,实树万世之大教,非为管仲一人辩白也。盖子贡专以管仲对子纠言,孔子乃以管仲对天下后世言,故不同。又曰:前章以正许齐桓,此两章以仁许管仲,此皆孔子论仁论道大着眼处

朱子曰:管仲有功而无罪,故圣人独称其功。

吕留良曰:一部〖春秋〗大义尤有大于君臣之伦为域中第一事者,故管仲可以不死耳。

顾炎武曰:君臣之分,所关者在一身;华夷之防,所系者在天下。故夫子之于管仲,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夫以君臣之分,犹不敌华夷之防,而〖春秋〗之志可知矣

刘宗周曰:子路责管仲不死,自是君子守身常法,如子贡便看得宽了。子路只断断责他不死,不落第二见,即死孔悝之兆也。春秋时终不可以无管仲一人。夫子生于衰周,目击僭王猾夏之祸,而身不能用,一腔热血无处可洒,不觉追念管仲之功,至以为到今受赐,盖伤今之无仲也。

藕益大师曰:大丈夫生于世间,惟以救民为第一义。小名小节,何足论也?天下后世受其赐,仁莫大焉。假使死节,不过忠耳,安得为仁?况又不必死者耶?

云门隐者按:管子之大功有二,一是存华夏,二是尊周室。存华夏之功,功在万世也。

附录

蔡节曰:九合诸侯,盖衣裳之会自鲁庄公十五年会鄄,至僖公九年会葵丘,凡九会是也。〖谷梁传〗云衣裳之会十有一,注云鲁庄公十三年会北杏,十四年会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会幽,二十七年又会幽,僖公元年会柽,二年会贯,三年会阳谷,五年会首止,七年会宁母,九年会葵丘,凡十一会。案〖左氏传〗庄公十五年复会于鄄,齐始霸也,自此会至葵丘则为九耳

陈祥道曰:桓公衣裳之会十有一,而九盛,此所谓九会诸侯不以兵车也首止之会定王世子,谓王世子正则天下正,此所谓一正天下也。其伐山戎攘狄人,以王伐楚与厉,而使夷狄不能剡其脉以蹈中国之腹,所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虽然管仲相桓公,正天下,修内政,寓军令,诸侯盟会于九合而不以兵车,功用可称也;及其志满意得,而塞门反坫,僭邦君之礼,故圣人小之

相关材料

齐之使至,曰:『夷吾与召忽也,寡人之贼也,今在鲁,寡人愿生得之。若不得也,是君与寡人贼比也。』鲁君问施伯,施伯曰:『君与之。臣闻齐君惕而亟骄,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及齐君之能用之也,管子之事济也。夫管仲天下之大圣也,今彼反齐、天下皆乡之,岂独鲁乎!今若杀之,此鲍叔之友也,鲍叔因此以作难,君必不能待也,不如与之。』鲁君乃遂束缚管仲与召忽。管仲谓召忽曰:『子惧乎?』召忽曰:『何惧乎?吾不蚤死,将胥有所定也;今既定矣,令子相齐之左,必令忽相齐之右。虽然,杀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死者成行,生者成名,名不两立,行不虚至。子其勉之,死生有分矣。』乃行,入齐境,自刎而死。管仲遂入。君子闻之曰:『召忽之死也,贤其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选自〖管子〗)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新解〗〖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大义〗〖论语全解〗〖论语点睛〗〖论语正义〗〖管子〗〖日知录〗〖四书摭馀说〗〖四书讲义〗。

遊客  發表於 2019-11-4 20:15
一匡天下,和一统天下,区别在哪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