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6|回復: 0

[医药临床] 自拟五行酸味汤辨治糖尿病1例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刘志龙岭南名医,湖南岳阳人。刘志龙从寒热辨证出发,把治疗糖尿病常用方剂按照寒热归类,热证常选用葛根芩连汤、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玉液汤等;寒证常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寒热夹杂证常选用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葛根芩连汤合附子理中丸等。五行酸味汤则是从五行相生相克和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关系出发,立足于临床辨证论治,上溯〖内经〗源头,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系列方剂之一。

刘志龙很早以前通过大量临床和广泛阅读前人著作,把糖尿病在中医的病机归结为肝脾二脏的关系,也可以称之木土关系。肝阳上亢,应敛肝潜阳;肝血不足,应滋阴养血;脾阳不足,应抑肝扶脾;脾湿雍盛,应健脾化湿;肝郁乘脾,应疏木扶土等等,总在肝脾二脏,气血阴阳辗转拿捏,细细辨治。病机既出,用药还须准确。中药材的使用讲究四气五味,用药如用兵,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得到启发,把常用的方剂分为五行归类:乌梅丸、柴胡类方属木;葛根芩连汤属火;理中汤、玉液汤属土;玉液汤、白虎汤属金;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属水。发现每个常用方中都或多或少有酸味药,再把每条方中的每味酸味药单拿出来分析,乌梅丸取乌梅主木,葛根芩连汤取黄连主火,玉液汤取山药主土、五味子主水,金匮肾气丸取山茱萸主水,组合成全新的五行酸味汤。其中黄连虽属苦寒,但整体方中仍以酸味为主,故命名为五行酸味汤。

五行酸味汤的方药组成:乌梅、黄连、山药、五味子、山茱萸。方中乌梅和黄连相配,酸苦涌泻,归潜木火,使浮游之热下趋;五味子和山茱萸相伍,纯酸以强化肾门封藏之力,再用甘味之山药填补中土,酸甘化阴,以滋阴液。对阴虚阳亢的糖尿病尤为特效。乌梅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多方面的作用。黄连可明显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山药可以提高血清胰岛素即胰高血糖素、己糖激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以降低血糖。五味子可以保护受损的胰腺组织,抑制胰腺细胞的凋亡。山茱萸对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起降血糖的作用,且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五行酸味汤依据的是酸苦之味来降血糖,酸苦涌泻之性可以把浮阳降敛,起敛肝潜阳之用,对肝阳上亢型的糖尿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将五行酸味汤应用在糖尿病的中医临床,获取良效,特将病例和盘托出,供方家指正。

吴某,女,54岁,高血压、糖尿病十余年,脑梗死后遗症,肢体症状不明显。高血压二联降压仍在150~170/90~110mmHg浮动,血糖症状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同时控制,效果仍不理想。2017年11月4日,因血压控制不佳首诊,患者不善言语,家属只顾着诉说高血压病情而忽略了糖尿病病情,面色潮红,大便秘结,四诊合参后,给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二诊恢复血压,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后续欲处理糖尿病症状,故在前方中加入玉液汤原方。辗转数诊,在镇肝息风汤的基础上,先后加入玉液汤、金匮肾气丸、小半夏汤等,血糖控制仍不佳,空腹血糖在10.0~15.3mmol/L浮动,嘱查糖化血红蛋白9.2%,且手脚麻痛,视力模糊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于12月18日复诊。刻见失眠梦多、口干口苦、手足麻木、视力模糊等,左下肢因疼痛而稍微影响步态,平素爱生闷气。现二便正常,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黄腻,脉濡滑,左关浮凸。

诊断:(肝郁乘脾,痰湿中阻)消渴。方用五行酸味汤合温胆汤加减:乌梅20g,山药30g,木瓜10g,黄连10g,黄芩10g,五味子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5g,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5g。共5服。家属微信回复:2月19日,血糖首次降到10mmol/L以下。诸症渐减。12月23日复诊,因颈项拘紧,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芍20g,柴胡15g,钩藤15g,共5剂。12月30号血糖6.4mmol/L,怕血糖过低,患者增加食量,12月31号10.1mmol/L。2018年1月2号9.5mmol/L。 (朱景智 陈文芬)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