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7|回覆: 1

[醫藥臨床] 利膽消郁,軟堅散結治癒脅痛案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韓某,男,35歲,2019年3月15日初診。

主訴:體檢發現膽囊息肉。

現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檢查時發現有膽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顯示數個膽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來就診,刻下症見:右側胸部疼痛,油膩或飽餐後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μmol/L。唇乾,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診斷:脅痛(膽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證:痰瘀互結,膽腑鬱熱。

治則:利膽消郁、軟堅散結。

處方:柴芩溫膽湯合消瘰丸加減:清半夏6g,竹茹6g,黃芩10g,陳皮10g,炒枳殼10g,柴胡10g,茯神20g,玄參15g,浙貝母18g,牡蠣30g,烏梅30g,百合30g,夏枯草12g,莪朮10g,鬱金15g,菊苣20g,炒王不留行12g,貓爪草10g,金蟬花10g,金錢草15g。

後續此方加減,隨診2次,共服用75服藥,2019年5月24日做彩超檢查,顯示膽囊壁光整,無膽囊息肉。

按語:該患者有膽囊息肉、高尿酸血症,以柴芩溫膽湯、消瘰丸為主,利膽消郁、軟堅散結。溫膽湯最早見於【外台秘要】,其中含有生薑四兩,以溫為主。後世常用的溫膽湯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其方減生薑,加茯苓、大棗,溫性得減,涼性得增,但是沿用了『溫膽』之名。柴芩溫膽湯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入柴胡、黃芩,兼具小柴胡湯之精髓,用以化解膽腑鬱熱。消瘰丸出自【醫學心悟】,本是治肝腎陰虧所致的瘰癧,故名消瘰丸,清熱滋陰,化痰散結。此外,方中還使用了烏梅、菊苣、鬱金、貓爪草、金錢草、百合等單味藥,主要目的是增強軟堅散結之效,以及用中藥降尿酸,標本同治。氣鬱、痰郁日久,往往會伴有血瘀,所以要加鬱金、莪朮來活血,同時可以幫助軟堅。烏梅祛死肌除惡肉,可用於治療息肉、結節。貓爪草可以治療瘰癧,有化痰散結的功效。金錢草和菊苣都歸肝膽經,作為引經藥,同時能夠疏肝利膽、清肝祛火。百合中含有秋水仙鹼,可有效溶解體內尿酸,與其發生中和反應,從而幫助尿酸排出體外,緩解高尿酸症狀,治療痛風。(張雪亮 中國中醫科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liyang714 發表於 2025-3-31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評議】本案以柴芩溫膽湯合消瘰丸加減治療膽囊息肉獲效,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與"臟腑相關"理論之妙用。案中痰瘀互結、膽腑鬱熱之辨證精準,方證相應,值得深入探討。

一、理法方藥分析
1. 辨證要點:患者右脅痛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顯系膽熱挾痰瘀之候。膽囊息肉屬中醫"症積"範疇,【醫學入門】謂"積者痰之積,聚者氣之聚",本案痰瘀互結之機與此契合。

2. 組方特色:
柴芩溫膽湯清膽和胃,其中柴胡、黃芩為小柴胡湯核心藥對,取"少陽樞機"之意;
消瘰丸(玄參、貝母、牡蠣)源自【醫學心悟】,本案重用牡蠣至30g,取其咸寒軟堅之性;
加烏梅、百合乃取"酸收"之意,現代研究證實烏梅有抑制息肉作用;
菊苣、金錢草針對高尿酸血症,體現"病證結合"思路。

二、學術啟示
1. 治膽重調脾胃:方中半夏、陳皮、枳殼等和胃藥占比頗重,暗合"膽腑以通為用"之旨。
2. 蟲類藥運用之妙:金蟬花、貓爪草等血肉有情之品,增強化痰通絡之功,符合葉桂"久病入絡"理論。
3. 現代藥理佐證:浙貝母所含貝母素甲有抗增生作用,莪朮揮髮油可改變膽汁成分,均為本方取效提供科學依據。

三、臨證思考
本案提示對於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