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83|回復: 5

[道学研究] 老子的辩证逻辑:正言若反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载  洛阳老子学会   作者 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本文论述老子的辩证逻辑思想,即“正言若反”的思维表达方式,并联系其后学庄子和儒家以及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和毛泽东对“正言若反”思维表达方式的应用,说明“正言若反”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思维表达技艺的极致,对今人有重要的启发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子;辩证逻辑;正言若反;庄子;儒家;黑格尔;毛泽东

[作者简介]孙中原(1938-),河南郑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逻辑和中国哲学的研究。

一、老子的“正言若反”


《老子》第45章说:“大巧若拙。”即最灵巧好,却好似笨拙。魏王弼《老子道徳经注》解释说:“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宋苏辙《老子解》解释说:“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付物自然,虽拙而巧。”清张尔岐《老子说略》解释说:“知之大巧者,行所无事,不为雕琢,故若拙。”宋葛长庚《道徳宝章》“大巧若拙”句注说:“无为。”即最高明的技巧,依据自然规律,制成器物,不附加人为的雕琢。

逻辑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如果断定“A是A,又是非A”,或者断定“A是非A”,则构成逻辑矛盾、自相矛盾。“大巧若拙”的命题形式是:“某种特定的A是非A”。“某种特定的A”,即“大巧”(最巧)。“非A”即“拙”。“巧”和“拙”是对立概念,按照逻辑的同一律,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巧和拙是不同的概念,需要分别定义,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巧”是技巧、技艺。《说文》:“巧,技也。”《广韵》:“巧,能也,善也。”《韵会》:“巧,机巧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有巧。”《増韵》:“巧,拙之反。”《韵会》:“巧,黠慧也。”《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荀子·荣辱》:“百工以巧尽械器。”拙是笨拙,与“巧”相对。

老子“大巧若拙”命题的意义,不是表达同一律,不是说“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的意思,是说有一种特定的“巧”,即“大巧”(最巧),它“若拙”,即像是“拙”。这是把对立概念“巧”和“拙”,附予特定的语义,用肯定语气,构造肯定命题。中国语言,特别是古汉语,常省略肯定联项。断定“大巧”和“拙”的对立概念,有某种具体的同一性。“某种特定的A是非A”,或“大A若非A”,词项“大A”、“非A”和整个命题,都有具体的意义,特定的内涵,与逻辑同一律“A是A”和“巧是巧,拙是拙,巧不是拙,拙不是巧”的意义,不构成矛盾,二者是运用不同的逻辑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的结果,构成不同的逻辑领域。老子的“正言若反”,是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它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

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大巧若拙”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正言若反”是一般公式的概括。“大巧”是“正言”,“若拙”是“若反(言)”。《说文》:“正,是也。”从一、止或一、足会意,原为用足一直前进,引申为正面或肯定。矛盾一方为“正”,对方为“反”。“正”为肯定,“反”为否定。“言”,即言词。“正言若反(言)”式的辩证命题,主、谓项是对立概念。“正言若反(言)”:正面、肯定的言词,好像反面、否定的言词。汉刘熙《释名·释言语》:“巧,考也,考合异类,共成一体也。”老子“大巧若拙”一类“正言若反”式的辩证命题,反映事物本性内在的对立统一,是极为巧妙的思维表达技艺。

“大巧若拙”命题的上下文,还有如下陈述:“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徳若谷。大白若辱。广徳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41章)以上共17个命题,是“大巧若拙”的上下文语境。大巧若拙相关命题对照,见表1。


表1  大巧若拙相关命题对照
序号原文语译所在篇章
1大成若缺最成功好似欠缺22
2大盈若冲最充实好似空虚22
3大直若屈最正直好似枉屈22
4大巧若拙最灵巧好似笨拙22
5大辩若讷最高超的辩论好似不会说22
6明道若昧明显的大道好似黯昧41
7进道若退前进的大道好似后退41
8夷道若颣平坦的大道好似崎岖41
9上徳若谷崇高的大德好似山谷41
10大白若辱最光彩好似卑辱41
11广徳若不足宽宏的大德好似不足41
12建德若偷刚健的大德好似怠惰41
13质真若渝质朴真纯好似不能坚持41
14大方无隅最方正好似没有棱角41
15大器晚成最贵重的器物最后才制成41
16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好似稀薄41
17大象无形最伟大的形象好似无形41

参考历代先哲的诠释、发挥,有助于加深对“大巧若拙”命题及其语境的理解:

(1)“大成若缺。”最成功,却好似欠缺。宋葛长庚《道徳宝章》注说:“自晦。”最成功者不居功自傲,韬光养晦,自隐其能。

(2)“大盈若冲。”最充实,却好似空虚。宋葛长庚《道徳宝章》注说:“自然。”《论语·泰伯》说:“有若无,实若虚。”唐吴兢《贞观政要》卷6引孔颖达答唐太宗问说:“已之虽有,其状若无。已之虽实,其容若虚。”真正的饱学之士,虚怀若谷。

(3)“大直若屈。”最正直,却好似枉屈。宋苏辙《老子解》说:“直而不屈,其直必折。循理而行,虽曲而直。”宋葛长庚《道徳宝章》注说:“顺适。”顺遂适应自然规律,虽若屈枉,实为大直(最正直)。清张尔岐《老子说略》说:“行之大直者,循理而动,不与物竞,故若屈。”清成克巩《道徳经》注说:“大直若屈:循理而行,委曲皆直。”清紀昀评其注说:“簡要明暢,真足以益心智,閎治理。”

(4)“大巧若拙。”

(5)“大辩若讷。”最高超的辩论,却好似不会说。魏王弼《老子道徳经注》说:“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讷也。”宋苏辙《老子解》说:“辩而不讷,其辩必穷。因理而言,虽讷而辩。”清成克巩《道徳经》注说:“大辨若讷:讷者若不出口也,因理而言,虽讷而辩。”清张尔岐《老子说略》说:“言之大辩者,理有固然,不以口争,故若讷。”宋葛长庚《道徳宝章》注说:“忘言。”陶渊明《饮酒》诗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言以达理,重物理,不重多言。

(6)“明道若昧。”明显的大道,却好似黯昧。唐马总《意林》卷1注说:“明道之人,若暗昧无所见也。”

(7)“进道若退。”前进的大道,缺好似后退。《意林》注说:“进取道者,若退不及。”

(8)“夷道若颣。”平坦的大道,却好似崎岖。

(9)“上德若谷。”崇高的大德,却好似山谷。旧题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说:“上德之人,若深谷不耻垢浊也。”

(10)“大白苦辱。”最光彩,却好似卑辱。《老子道德经》注说:“大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

(11)“广德若不足。”宽宏的大德,却好似不足。《老子道德经》注说:“德行广大之人,若愚须不足也。”

(12)“建德若偷。”刚健的大德,却好似怠惰。《老子道德经》注说:“建设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虚也。”

(13)“质真若渝。”质朴真纯,却好似不能坚持。《老子道德经》注说:“质朴之人,若五色有渝浅不明。”

(14)“大方无隅。”最方正好,却似没有棱角。《老子道德经》注说:“大方正之人,无委曲亷隅。”

(15)“大器晚成”,即最贵重的器物,却最后才制成。《老子道德经》注说:“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

(16)“大音希声。”最伟大的声音,却好似稀薄。《老子道德经》注说:“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爱气希言也。”

(17)“大象无形。”最伟大的形象好似无形。《老子道德经》注说:“大法象之人,质朴无形容。”

以上“正言若反”式的辩证命题,表达“理性在他物中认识到此物,认识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对方”,即事物的对立统一。[1]《老子》第36章说: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要收缩它,必须先扩张它。”《意林》注说:“先开张之,欲令极其奢淫。”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要削弱它,必须先增强它。”《意林》注说:“先强大之,欲使遇害。”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要废弃它,必须先兴盛它。”《意林》注说:“先兴之,使骄危。”

(4)“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韩非子·喻老》说:“越王入宦于吴,而劝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意林》注说:“先与之者,欲极其贪心也。”宋苏辙《老子解》说:“未尝与之而遽夺,则势有所不极,理有所不足。势不极则取之难,理不足则物不服。”事物的质变,有赖于量变的累积。以上命题,表达目的和手段的对立统一。目的和手段正言若反对照,见表2。


表2  目的和手段正言若反对照
序号原文语译所属范畴所在篇章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要收缩它,必须先扩张它目的手段36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要削弱它,必须先增强它目的手段36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要废弃它,必须先兴盛它目的手段36
4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目的手段36

明焦竑《老子翼》说:“将欲云者,将然之辞也。必固云者,已然之辞也。造化有消息盈虚之运,人事有吉凶倚伏之理,故物之将欲如彼者,必其已尝如此者也。将然者虽未形,已然者则可见。能据其已然,而逆覩其将然,则虽若幽隐,而实至明白矣。”

焦竑说“将欲云者,将然之辞也”,即上文“将欲歙之”、“将欲弱之”、“将欲废之”和“将欲夺之”,是主体的预期目的,用将来时的时间模态命题“我将要如何”表示。“必固云者,已然之辞也”,即上文“必固张之”、“必固强之”、“必固兴之”和“必固与之”,是主体采用的手段,用现在时的时间模态命题“我现在如何”表示。“将然者虽未形”:目的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已然者则可见”:手段是可见可感的现实性。“能据其已然,而逆睹其将然”:以所采取的现实手段为论据,推论未来将实现的目标。

清张尔岐《老子说略》说:“天道之盈虚,人事之倚伏,皆有自然必至之势。”“此其理至微也,而实至明。”肯定自然、社会的必然规律可认知。

《老子》第22、78章说:

(1)“曲则全。”委曲反能保全。元吴澄《道徳真经注》卷2说:“曲,一偏也。《易》、《礼》、《中庸》、《庄子》所言‘曲’字,皆以偏而不全为曲。曲者,不全也。然能专攻其所偏,致精乎此,旁达乎彼,举一反三,通一毕万,久必会其全也。自初即欲求全,则志大心劳,分而不专,终不能全矣。”

(2)“枉则直”,即屈枉反能伸直。吴澄说:“枉者,不直也。尺蠖之屈,而枉所以能伸而直。”

(3)“洼则盈。”卑下反能充盈。吴澄说:“洼者,不盈也。科坎之陷而洼,所以能受水而盈。”

(4)“敝则新。”敝旧反能新奇。吴澄说:“敝者,不新也。秋冬之凋而敝,所以能逢春而新。”

(5)“少则得。”少反有所得。吴澄说:“少则易于有得,所以能积累而多。”

(6)“多则惑。”多反而迷惑。吴澄说:“贪多则杂而生惑,于一旦无所得,岂能多乎?”

(7)“不自见故明。”不专靠眼睛才看得分明。

(8)“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才是非昭彰。

(9)“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夸耀才有功劳。

(10)“不自矜故长。”不自高自大才能率领。

(11)“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承担全国屈辱才算社稷主导。明焦竑《老子翼》卷2注说:“汤武之言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此知以国之垢与不祥而受之者也。”

(12)“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担全国灾殃才算天下王者。清成克巩《道徳经注》说:“夫垢与不祥,世人之所恶也,而谓王者受之,此正言若反之妙也。”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明焦竑《老子翼》卷2注说:“天下之物,唯水为能因物之曲直、方圆而从之,则是柔弱莫过于水者也,而流大物,转大石,穿突陵谷,浮载天地,唯水为能,则是攻坚强者无以先之也。所以然者,以其虽曲折万变,而终不失其所以为水,是其无以易之也。夫水之为柔弱,而柔弱之胜刚强,天下莫不知,而老子数数称之,何也?以天下虽莫不知,而莫能行也。”

(14)“正言若反。”“正言若反”相关命题对照,见表3。


表3  正言若反相关命题对照
序号原文语译所属范畴所在篇章
1曲则全委曲反能保全因果22
2枉则直屈枉反能伸直因果22
3洼则盈卑下反能充盈因果22
4敝则新敝旧反能新奇因果22
5少则得少反有所得因果22
6多则惑多反而迷惑因果22
7不自见故明不专靠眼睛才看得分明因果22
8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才是非昭彰因果22
9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夸耀才有功劳因果22
10不自矜故长不自高自大才能率领因果22
11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承担全国屈辱才算社稷主导因果78
12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担全国灾殃才算天下王者因果78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现象本质78
14正言若反正说像反说总概括78

以上第1至12个命题,用“则”、“故”、“是谓(是为)”为联结词,表达因果或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些联结词前面的支命题,表达事物的一种性质、状态、原因或条件,联结词后面的支命题,表达前者引起的结果,整个命题表达条件和结果的对立统一。第13个命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用转折联词“而”,其前的支命题,表达水的表面现象“柔弱”,但“柔弱”现象背后,蕴藏着“攻击坚强,不可战胜”的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第14个命题“正言若反”,是老子对这一类命题表达方式的总概括,表现中华先哲巧妙的思维和语言艺术,极有启发,深受世人关注。《四库全书》“正言若反”一语的用例33次,《四部丛刊》3次。先贤对“正言若反”阐发说:

(1)《老子道德经》“正言若反”句注说:“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

(2)宋禇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3说:“虽语若乖宜(异),而理实精到,所谓正言若反,可与知者道也。”卷74说:“此皆与世之名相反,而实相顺,老子云正言若反,此有道者所以异于俗。”

(3)元吴澄《道徳真经注》卷3说:“《老子》一书,皆是此意,大抵相反而相为用。”卷4“正言若反”句注说:“老子以反为道之动”,“故虽正言之,每若反于正。正而若反,亦如明而若昧,进而若退,直而若屈,巧而若拙之类,盖若昧乃所以为明,若退乃所以为进,若屈乃所以为直,若拙乃所以为巧,若反乃所以为正。”

(4)明焦竑《老子翼》卷2“正言若反”句注说:“正言合道而反俗。”“此葢若反于正言,其实天下之正言也。”

(5)清成克巩《道徳经注》说:“正言若反,似反一世之常言,其实正论。”

(6)清张尔岐《老子说略》说:“正言若反”句注:“斯言也,是合道之正言也,世俗视之,若以为反正之言。”

(7)清徐大椿《道徳经注》说:“正言若反,此言确然不可易,乃正道也。然骤闻之,若反背者。”

(8)清魏源《老子本义》解“正言若反” 说:“此言若反乎俗情,而实含乎正道。”

(9)清高延第《老子证义》解“正言若反” 说:“此语并发明上、下篇玄言之旨。凡篇中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柔弱胜强坚,不益生则久生,无为则有为,不争莫与争,知不言,言不知,损而益,益而损,言相反而理相成,皆正言(若反)也。”把“正言若反”看作《老子》相反相成之言的总概括,颇有见地。

(10)任继愈《老子新译》(1985年版)译“正言若反”为:“正面的话恰像是反面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984年版)解为:“这些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识相违反的”,“似乎是反,而却真正是正确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l962年版)释为:“正面的话恰像反面的,真理好像违反常识。”

以上10项资料,都说明“正言若反”的含义,是“似非而是”,真正言论(“正言”),看来像是“反论”(“若反”)。与此对应的西方术语,英文为paradox,拉丁文为paradoxum,希腊文为paradoxos。即与通常见解对立、违反常识、超脱尘俗、“似非而是”的论点,译为“反论”、“异论”、“佯谬”、“悖论”等,与老子“正言若反”切近。该术语的另一意义,是“自相矛盾的议论”、“谬论”。

老子“正言若反”的概括,以概念的辩证理解为前提。老子作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1]通晓古代文化,后隐居乡村,熟悉民情、民意和民间文化。上述“明道若昧”至“大象无形”等12个命题,《老子》说是“建言有之”。“建言”,奚侗《老子集解》说“当是古载籍名”;任继愈《老子新译》说是古谚语、歌谣。上述“曲则全”至“多则惑”等6个命题,是引证成语。《老子》第22章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老子》“正言若反”的思维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认识史的总结。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二、庄子的“正言若反”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1说,庄子“辞趣华深,正言若反”。庄子运用“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联结对立概念,构成违反常识的悖论式命题,表达事物的对立统一:

    (1)“以众小不胜为大胜。”《秋水》说,风“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用手指挡风,风不能折断指,指却能胜过风。用足踏风,风不能折断足,足却能胜过风。然而风却能折断大树,掀翻大屋。这是“以众小不胜为大胜”,表达事物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从局部说是“小不胜”,从整体说是“大胜”。“以众小不胜为大胜”,是违反常识的悖论式语句。

    (2)“君子之交淡如水。”《山木》说,居子交情出于志同道合,在物质利益上淡薄如水,但却由于淡薄如水,而致于亲密无间。小人交情出于物质利益,由于“利不可常”,竟致决裂断绝。这是交友之道的表达。

(3)“无为而无不为。”《至乐》论证说,天地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自然规律创生万物,是无为而无不为。

(4)“至乐无乐,至誉无誊。”你认为“至乐”,换一角度看,是“不乐”;你认为“至誉”,换一角度看,是“无誉”。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美誉,最不名誉。

《山木》说:“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唐成玄英疏说:“合则离之,成者必毁,清廉则被挫伤,尊贵者又遭议疑。”“廉则伤物,物不堪化,则反挫也。自尊贱物,物不堪辱,反有议疑也。亏,损也。有为则损也。贤以志高,为人所谋。”清郭嵩焘注说:“廉则挫,峣峣者易缺。尊则议,位极者高危。有为则亏,非俊疑杰,固庸(常)态也。”这些“正言若反”式的表达,包含深刻的智慧和哲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1-4-11 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儒者的“正言若反”

《论语·泰伯》说:“有若无,实若虚。”唐吴兢《贞观政要》卷6说,贞观3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问经学家孔颖达(574-648),《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是什么意思?孔颖达回答说:“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已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已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已之虽有,其状若无;已之虽实,其容若虚。”这是儒者的“正言若反”。

《荀子·天论》说:“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唐杨倞注说:“大巧在所不为,如天地之成万物,若偏有所为,则其巧小矣。大智在所不虑,如圣人无为而治也。若偏有所虑,则其智窄矣。”《荣辱》说:“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不齐而齐,不顺而顺,不同而同,这叫做人事伦理。

诸葛亮的激将法,是一种正言若反。《三国演义》第65回说,张飞听到马超攻关,大叫去战马超,诸葛亮假装没听见,故意对刘备说,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去荆州请关云长,方可与敌。张飞说,你为什么如此小看我,我曾独拒曹操百万兵,岂愁马超一匹夫,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诸葛亮才表示同意派他去。本想派,故意说不派,用不派的言词激励,以实现真派的目的。[2]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5-9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就是以弱胜强,以柔胜刚。
一笑 發表於 2011-5-11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谢谢孙教授的严谨论述和提供的详细资料,让俺收益颇多!也谢谢延章先生!
俺也说点,正言若反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事物内在的辩证关系,因事物内在有辩证的逻辑,故有正言若反的思维和语句形式吧,否则不成立。所以语言是表达逻辑的,因事物内在有此逻辑,其表达才有意义。
关于逻辑,俺认为事物变化的必然性是逻辑的本质,不管形式逻辑,或者辩证逻辑,其实都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必然性。形式逻辑往往反映变化的过程性,辩证逻辑则反映事物的质变性。例如水加热,加热到100度,液体变成气体,形式逻辑可以表达水从液体加热到气体之前的过程,无法表达水质变成气体,此质变,就需要辩证逻辑来表达了。“大巧若拙”,即人工的技巧达到极高处,就与自然逼近而似拙了,巧与拙的概念对立,在巧达到极高处时,巧概念“质变”为拙概念了。
西方的辩证法与我国古易经阴阳的思想同源吧,中国文化起源于易经,易经的物极必反(阴极必反或者阳极必反)思维影响了后世百家思想,包括儒道,所以老子孔子等智者,有正言若反的思维和语句形式,就非偶然了。
其实,辩证思维,我想,世界各国的古圣们早都应该发现了的吧,非中国古圣贤独有。佛祖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话似乎也是正言若反,但似乎又不是。此话之意,是说空与色皆是人之观念,人若去除观念,空与色皆同,宇宙本无什么空与色,皆是人之臆造。按此逻辑,此话成立。但这逻辑是否真成立呢?呵呵,问问佛祖吧,只有他知道。
霍金说宇宙是有界无限的,这个逻辑是什么?
爱因斯坦说速度绝对的,时空相对的,这个逻辑是什么?
量子纠缠,一个粒子的扰动,可以超越时空去牵动另外一个粒子,这是什么逻辑?
心灵感应是什么逻辑?
。。。。。。。。
白虎庆 發表於 2013-4-9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做个记号,下次好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