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每年高考录取季,舆论都会被各地的本地优先录取政策引爆,本地录取分数远低于外地,令人们愤愤不平。其实这种争论是自古就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人又是怎么做的呢?随烂柯人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宋朝科举考试 一、宋代科举南北之争与『恩科』影响中国历史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时期,开创了任官选能的新模式。此时由于南方发展还不充分,中国历史发展的地理走势仍是东西分野。以函谷关为界,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北方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有所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所以此时的科举取士没有特殊的地域问题。 当年考科举的贡院如今是科举博物馆 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则得到进一步开发。北方自安史乱后战乱不断,北宋建国后仍长期遭受来自辽、西夏的威胁,经济凋敝,文教落后,士人学习环境较差。到北宋时期,南方长期稳定的发展使南方经济文化发展隐约有超越北方之势,士人科考表现亦是如此。另外造成南北科考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士科以考诗赋等偏文学化的内容为主,而北方士人自古擅长于经术,已形成通经致用的文化传统。他们不擅于诗赋,考试优势渐渐丧失。到北宋中期,科举取士南弱北强的局面渐渐被打破,南方士子在科举考试的表现中越来越突出。 随着南方举子渐渐霸占进士的登科录,南北方士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面对满榜南人,仁宗时宰相富弼曾上书皇帝『臣切思近年数榜以来,放及第者,如河北、河东、陕西此三路之人,所得绝少者何?盖此处人物禀性质鲁,不能为文辞,中程序,故皆老于科场,至死不能得一官。』面对这些问题,宋廷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宋太祖时,下诏优待重经学的明经科;宋真宗时,对边境地区士人单独考试;宋仁宗时,在科考中增加考偏经术化的策论。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南强北弱的局面。 〖清平乐〗宋仁宗剧照 到宋英宗时,南北士人因科举的录取制度,矛盾终于爆发,在朝堂上形成争论。北人以司马光为代表,南人以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主张均额,按地区取士。他指出『虽微陋之处,必有贤才,不可诬也。是以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或以德行,或以才能,随其所长,各有所取。近自族姻,远及夷狄,无小无大,不可遗也。』而欧阳修则认为维持实行全国一个标准的现状,按成绩录取。他认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司马光主张利于北人,欧阳修主张利于南人,问题仍未解决。英宗则惧于祖宗成法,仍维持传统全国一个标准的现状。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 神宗时,皇帝锐意改革,想要革除科举考试弊端,且照顾科考困难的北方士人。采纳王安石的做法,对科举取士动了手术,即把考经术的明经科融入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改成重儒家经典的策论,但要求讲究行文和作文技巧。但实际上,南北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南北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所以南强北弱的局面仍未改变。 在北宋时期,还存在一种『特奏名』的科举优待方式,又称『恩科』、『特科』,主要针对连考多年不中的举子。宋真宗曾说:『如闻科场举人有累举不第、年龄已高、无家可归者,深可衿悯。宜令广视搜罗,特与奏名。』这主要是因为在宋代,庶族地主已取代门阀士族,占据了统治地位。但长期以来,庶族地主分化为特权大地主和中小地主,后者实际占这一阶层主流。而在科考中,由于大地主教育与资源的优势,中小地主与平民科考中优胜的人才可谓凤毛麟角,进入高官阶层的机会根本无法与大地主相比。 古代的读书人 而中小地主和平民恰恰是统治的基础,科举是他们唯一跻身上层的希望,所以皇帝为维护统治,会时不时针对中下阶层在科举上发布优惠政策。毕竟,推翻前朝唐的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黄巢、王仙芝都是落第士人,其科考失意使其无法成为利益的分配者。他们铤而走险,走上叛国道路,使宋统治者记忆触目惊心。况且在宋代,失意士子发送起义,私逃敌国也是常事。 二、明代的『南北榜』与清代『分省定额』南宋以后,蒙元入主中原,科举制时断时续,且对南宋原统治地区设置歧视性的南榜,取士名额极少。明朝建立后,正式恢复了科举考试,南方士人在南宋时期积淀但在元朝郁积的文化素养终于得以发挥。北方则自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已经被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占据两百多年,文化教育事业落后。这导致了南人在考试中遥遥领先,独占胜场。为改变这种现象,南北方士人再度展开激烈的斗争。 明朝科举会试 明初南北士人科考矛盾因洪武三十年会试而爆发。洪武三年规定了各省举人参加中央会试的名额,大致相差无几。但是中央会试择优而录,不作地域区分。洪武三十年会试发榜之后,满榜52人皆是南人,这引起了北方举子的强烈不满。因为主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所以北方举子便怀疑是刘三吾偏袒,向皇帝上报。皇帝朱元璋听说后勃然大怒,命令彻查此事。朱元璋派了侍读张信等十二人前往复阅试卷。审查结束后,他们认为阅卷不存在徇私舞弊现象,结果还是维持原榜。但北方举人不服,再度上疏朱元璋,说审查组与主考官勾结,故意拿北人答的差的试卷来复审,欺骗皇帝。朱元璋听说后更加恼怒,处死和流放了本次会试所有考官和复查组成员。自己亲自殿试,改为录取北人55名,四川籍士人6名,南人无一录取。 细究此事,其实此案带着浓厚的政治意味。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此地处于淮河流域不南不北的地方。但在当时江南士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北方。且在元末群雄的混战中,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是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待文人优厚,深受江南文人爱戴。但最终群雄逐鹿以朱元璋获胜,江南许多文人对张政权仍表现留恋之情,朱始终对江南文人存有芥蒂之心。此次大案迎来机会,既可以打击原敌占区的南方士人,又可以笼络北方士人。北方长期被少数民族占领,且此时蒙元势力仍有残留,如果不在政策加以收买,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政治危机。而一代硕儒刘三吾固然学问渊综广博,判卷标准也很客观。他仅是从卷面来定录取名单。而真正的政治家,录取名单不仅仅当做选拔人才的成绩排行表,也是政治操控杆。 朱元璋画像 到明仁宗洪熙年间,大学士杨士奇上奏了分设南北卷的折子,他认为『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皇帝认为北人做学问比不上南人,杨士奇说道『长才大器 ,俱出北方 ,南人虽有才华 ,多轻浮。』他认为南方人虽才华出众擅长于诗律辞藻,做事却浮躁沉不住气,在做官方面不如北人踏实能干。终于,在明宣宗,杨士奇任内阁首辅时,制度得以确立。主要内容为会试分设南北卷,举人试卷在糊名时作『南』、『北』、『中』标识。录取时,南人取55%,北人取35%,中人取10%。景泰年间,进一步明确了各区的地域。『南卷包括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为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和滁徐和三州。』自此明南北卷分设的制度确立。 明宣宗剧照 到晚明清初,西部边远落后地区无人中进士的现象又凸显出来。康熙51年,为进一步促进地区公平,扩大统治基础,废除了南北卷制度,实行对每一省区配额的做法。自此,分省定额的制度确立下来,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高老的录取模式。 文史君说: 自以考试为标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诞生起,公平公正就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公平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一千年多年来,科举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可能不是最公平,但是最普适的做法。当某种考试成为社会上升的渠道和阶层变动的捷径时,其涉及的不仅仅是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发展的均衡,对整个社会群体的照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某种选拔制度被某个特权阶层垄断,阶层流动途径被阻断时,将面临整个社会其他阶层的怒火。垄断阶层、甚至整个政权最终也将走向颠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参考文献: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一期。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元林、梁姗姗:〖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博弈——洪武丁丑会试南北榜案重新解读〗,杂志〖求索〗,2014年9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