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首先不要驚訝。 今人所說的「發明」往往專指狹義的創造,而「發明」的傳統涵義,是闡發、彰明。漢語聲調並不是僅憑一個家族就可以創造的。 可是即便如此,還是令人驚訝。 語言學家羅常培曾發現一大奇事:漢語聲調的數量變化,每次被發現的人總是姓周。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四聲五聲六聲八聲皆爲周氏所發現】。 羅常培所說的,即發現漢語四聲的南朝宋齊時汝南人周顒,發現平聲分爲陰陽的元代人周德清,發現六聲的清代人周贇,還有發現八聲的清代人周昂。 然而小編我卻說,要論與聲調有奇緣的名門望族,還得加上沈氏。也有四人:與南朝周顒同時期的吳興人沈約,宋代的沈義父,明代的沈璟和沈寵綏。 周氏的郡望眾多,江西高安人周德清、安徽寧國人周贇、江蘇常熟人周昂未必都出自汝南周氏。但沈義父、沈璟、沈寵綏都是吳江人,很可能同出於吳興沈氏,是名副其實的同一家族。 沈氏有聯曰: 汝源流彩四聲作譜,玉渚分華三善名堂。 小編註:沈氏以國爲姓,沈國舊在汝南沈亭,故稱汝源。其後沈國爲楚國所滅,又封於江陵沈鹿,其地有渚宮,故稱玉渚。
此聯將沈氏家族與聲調的奇緣說得十分明白。 那麼,周、沈兩家,因何以聲調名門著稱呢? 要說最早提出四聲學說,講究文章聲律的,就不得不提周顒、沈約。【南齊書】載: 永明末,盛爲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爲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爲「永明體」。 周顒著有【四聲切韻】,沈約著有【四聲譜】,如今都已失傳,但周、沈兩家與聲調的緣分卻未曾斷。 八百多年後,周家又出了一個周德清。他又編了一本曲韻【中原音韻】,裡面明確把平聲分爲陰陽兩種,所以羅常培說周德清發現了五聲。(小編註:【中原音韻】其實是七聲四調,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作上、入作去、入作平。) 清代的周贇則發現,去聲也能分陰陽,甚爲得意,將書齋名爲「六聲堂」。曾獲贈聯:
位於周贇故里安徽省寧國市胡樂鎮的周贇紀念館
位於周贇故里安徽省寧國市胡樂鎮的周贇紀念館 周贇的韻學理論,主要著在【山門新語】一書中。他主張結合音律和聲韻,來學中州音。
周贇【山門新語】書影
周贇【山門新語】書影 周贇說: 自來言韻學者,謂必學中州音,則將讀書少室、立雪程門,而後可通韻學,不亦難乎!夫亦自明讀法而已。琴律切音,所以明讀法者也。 ……使不明讀法,雖中州人不能無訛音。苟能各正其讀法而不爲鄉音所囿,則五方皆有正音,即皆可與中州音通。亦豈必讀書少室、立雪程門而後可通韻學哉! 小編註:嵩洛一帶,有嵩陽、少室、潁谷等書院林立,舊時名儒多在此講學,程頤亦創辦有伊皋書院,教授洛學,有程門立雪的典故。本段是指,與其到中州訪問名儒來學習中州音,不如通過音律之法來學習。
不過周贇的六聲理論,以平、去二聲分陰陽,是帶有徽語風格的,與中原地區的讀法不甚相同。周贇不曾知曉的是,其實早在明代,中原的曲作家、濮陽人桑紹良就已經闡發過六聲理論。中原地區的六聲,是去聲不分陰陽,而入聲分陰陽。
桑紹良【六聲位次之圖】
桑紹良【六聲位次之圖】 清代曲學家周昂,是乾隆時人,比周贇年代更早,他發現了八聲。 周昂以明代范善溱【中州全韻】爲底本,也編有一部中州韻,即【新訂中州全韻】。【新訂中州全韻】帶有編者的常熟聲調風格,平上去入可以各分陰陽兩種,故而合爲八聲。 傳統的中州音,是一種靈活辯證而非死板機械的正音系統。即有統一音韻對應關係,又有不同地區口音變化。尤其是聲調方面,不同地區讀中州音都可以有自己特色。好比同樣是楷書正字,顏、柳、歐、趙的筆法結體各不相同,然而整體又可互通。也就是周贇所說的「五方皆有正音,即皆可與中州音通」。 以上可以看出,曲家注重聲律,對聲調問題很是敏感。 周德清編的【中原音韻】是以更早的【中原雅音】爲參考的,書中展現北曲入聲有三種音高,分別唱作平、上、去聲。而作爲南曲家的沈義父、沈璟、沈寵綏三人,他們都發現了南曲入聲的音高問題,一致認爲入聲音高類似平聲。 沈寵綏引用沈義父的觀點說: 先賢沈伯時小編註:沈義父,字伯時有曰:按譜填詞,上去不宜相替,而入固可以代平。則以上去高低迥異,而入聲長吟,便肖平聲,讀則有入,唱即非入。 沈璟更是妙,直接把他的曲學理論本身也編成了套曲: 倘平音窘處,須巧將入韻埋藏。這是詞隱先生小編註:沈璟,號詞隱獨秘方,與自古詞人不爽。…… 以上看來,周、沈兩家確實可謂才人輩出,甚有韻學奇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