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2|回復: 0

[医药临床] 发热不可滥用寒凉药

[複製鏈接]
王玉生邱奕霏 發表於 2020-6-17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发烧也称发热或身热,以发热为主的是一病名,但很多是兼伴在其他病之中,就是一个症状。西医按发烧类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按病的程度分为37~38℃者为低烧,38℃以上为高烧。其治疗有物理降温法、抗菌治疗法、发汗治疗法等。在古代没有体温计的情况下,是按发病的机理来分为壮热、身热不重、潮热。从病因方面分有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分外感风寒发热、外感风热发热、外感湿热发热、外感燥邪发热等。这复杂多变的发热在治疗时应采取辨证治疗,下面用案例以说明。

案例一:外感风寒发热案

梁某,男,48岁,1980年1月9日就诊。诉发热2天,于日前感冒,经输液及西药治疗未效。诊时发热,体温39℃,一阵冷一阵热,昨晚服用中药半个小时后,周身发冷、脘腹痞闷、恶心呕吐,呈急性病容。一晚上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呕声频作、时吐出白色黏痰。询问其服中药前症状,患者说:『昨日发冷较重,体温38℃、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昨日请一位中医诊治,服中药后病情更加严重。』观其所服中药,系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薄荷等清热解毒药。

诊断:(外感风寒,寒凉郁闭型)发热。

治则:辛温解毒,降逆温中。

处方:紫苏12g,陈皮12g,清半夏10g,干姜10g,黄芩10g,炙甘草10g,竹茹10g,大枣5枚。3剂。水煎2次,日服2次。

1980年1月15日复诊:3剂药服完后诸症消除,现已完全正常。

按:此案例说明因患者体温高而误诊为风热感冒,应用辛凉清热药后的变证,所以出现了病情加重,体温更升高的情况,应用辛温之紫苏,又加之温通降逆之干姜为主,使寒邪散,胃气和而病愈。

案例二:腑实内结身热案

胡某某,男,53岁,1980年7月就诊。诉发热8天,因身热3天、头痛而住某县医院内科病房,治疗及用药不详。诊时诉头痛身热,口干口苦,欲食而不敢食,因食后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小腹部时有隐痛,小便黄,大便已7天未行,舌苔黄腻,脉数,体温39.2℃。

诊断:(阳明腑实型)便秘。

治则:泻下通便。

方药:大黄15g(后入),枳实15g,厚朴15g,芒硝12g。水煎1次,日1次口服,2剂。

后来患者儿子来医院说,其父下午3时服药后,晚上7时即泻下大便2次,便量甚多。至半夜体温降至37.5℃,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下午即出院回家。各方面良好,第2剂药未再服用。

按:此是明显的阳明腑实证,如果对这种高热患者,只是清热解毒,或不间断地消炎治疗,大便不通,腑气被阻,郁而化火,不能使体温下降,所以腑通便排,则会气散热消。

案例三:脾虚虚阳外越型发热案

孔某,女,59岁,2009年11月2日就诊。诉身热月余,近10天加剧。自述可能因疲劳而致,经中西药治疗未愈。仍以每日8时前后,体温升高至37.5℃左右,最高可达到37.9℃,至下午5时热退。近来周身无力,不欲饮食,食后胃脘胀满,稍一活动便气短,大便日2~3次,小便夜间2~3次,舌苔薄白,脉缓无力。

诊断:(虚阳外越型)发热。

治则:补脾益气,固摄浮阳。

处方:黄芪15g,炒白术15g,升麻5g,柴胡5g,太子参15g,当归12g,山药20g,莲子肉20g,砂仁5g,茯苓15g,炙甘草10g,陈皮12g。水煎日2次服。 7剂。

2009年11月10日复诊:服上药后体温正常,各症消除,饮食增加,以补中益气丸2盒善后。

按:脾胃气虚故不欲饮食,食后胃脘胀满,脾虚失去运化水湿功能,故出现大便日2~3次,脉症合参,诊为中气虚发热,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味,脾气得补,运化得安,外浮阳气也同时收敛,故而身热自除,方中加用山药、莲子肉、砂仁是助脾运又具有开胃进食之功。

体会

案一是外感风寒而致的高烧39℃,前医只看体温高发热而投以寒凉之金银花、大青叶之类,所以出现了病情恶化,可见本案体温高热是表面现象为标,外感风寒才是本,必须以辛温散寒方为对症之治法,后病愈。

案二是因阳明腑实的燥结而身热,这种情况不论是应用寒凉药,还是温热药,根本不会起作用,只有腑气得通,体温才可下降。

案三是因中气亏虚、虚阳外越的身热,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并没有一种寒凉药,服药7天即虚阳退、身热消。可见治疗发烧,绝不可只见体温升高,即用寒凉,必须在辨证的前提下,去应对这各种虚实、内外不同的发热病症。(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邱奕霏 北京市弘医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