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卷4论将篇诗解2三威必立从移前死先占敌将相将之术 题文诗: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 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 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 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 故此而曰,将之所摩,莫不从移.将之所指, 莫不前死.吴子之曰:战之要必,先占其将, 而察其才.因敌情形.用其权则,功举不劳. 其将也愚,而信人则,可诈而诱.贪而忽名, 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 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 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 可邀而取;敌进道易,而退道难,可来而前; 其进道险,而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 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居军荒泽, 草楚幽秽;风飙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 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武侯问曰: 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 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试攻之, 务于败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 其政以理,其追败兵,佯为不及,其见利也, 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 若众讙哗,旌旗烦乱,其卒也者,自行自止, 其兵也者,或纵或横,其追北也,唯恐不及, 其见利也,唯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原文】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摩,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译文】 吴子说:鼙鼓金铎,是用来指挥军队的听觉号令。旌旗麾帜,是用来指挥军队的视觉号令。禁令刑罚,是用未约束全军的法纪。耳朵听命于声音,所以声音不可不清楚。眼睛听命于颜色,所以颜色不可不鲜明。军心受拘束于刑罚,所以,刑罚不可不严格。三者如果不确立,虽有国家必败于敌。所以说,将领所发布的命令,部队没有不依令而行的。将领所指向的地方,部队没有不拼死向前的。"
【原文】 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而用其权,则不劳而功举。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飙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译文】 吴子说:"一般说作战最重要的是,首先探知敌将是谁,并充分了解他的才能。根据敌人情况,采取权变的方法,不费多大力气,就可取得成功。敌将愚昧而轻信于人,可用欺骗的手段来引诱他。敌将贪利而不顾名誉,可用财物收买他。轻率变更计划而无深谋远虑的,可以疲困他。上级富裕而骄横,下级贫穷而怨愤的,可以离间它。选退犹豫不决,部队无所适从的,可震憾吓跑它。士卒藐视其将领而急欲返家的,就堵塞平坦道路,佯开险阻道路,用拦击消灭它。敌人进路平易,退路艰难,可引诱它前来予以消灭。敌人进路艰难,退路平易,可以迫近攻击它。敌人处于低洼潮湿的地方,水道不通,大雨连绵,可以灌水淹没它。敌军处于荒芜的沼泽地,草木丛生,常有狂风,可用火攻消灭它。敌军久住一地而不移动,官兵懈怠,戒备疏忽,可以偷袭它。
【原文】 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讙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译文】 武侯问:"两军对阵,不知敌将的才能,想要查明,用什么方法?"吴起答:"令勇敢的下级军官,率领轻锐部队去试攻敌人。务必败退,不要求胜,以观察敌人前来的行动。如果敌人每次前进和停止,指挥都有条不紊,追击假装追不上,见到战利品装做没看见,象这样的将领是有智谋的,不要和他交战。如果敌人喧哗吵闹,旗帜纷乱,士卒自由行动,兵器横七竖八,追击惟恐追不上,见利惟恐得不到,这是愚昧的将领,敌军虽多也可以把他擒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