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02|回覆: 1

[儒學動態] 【論語】爭鳴之『陽貨』篇

[複製連結]
土樓之子 發表於 2022-12-12 00: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寫在前面

『陽貨』篇有爭議的章節不多,小編節選各家之言,歡迎切磋指正。

下面是小編參閱的主要著述。

1,【論語譯註】 楊伯峻 中華書局

2,【論語今讀】 李澤厚 中華書局

3,【論語新解】 錢穆 九州出版社

4,【辜鴻銘講論語】辜鴻銘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5,【論語譯註】金良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6, 靳大成·論語通讀靳大成 【得到】課程

7,【論語別裁】 南懷瑾東方出版社

下文將用[n]代替以上出處,例如[3]表示引用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在此申明:由於精力和水平有限,小編的整理輸出可能有疏漏,歡迎指正。

74cd6b9e99872ec4f6234f6962c6383c.jpg

陽貨欲見孔子

本節的完整文本如下: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分歧主要在於『不可』是孔子答的還是陽貨自問自答的,其實對整體的意思理解影響不大。

[5]陽貨想會見孔子,孔子不去見,於是就給孔子送蒸熟的小豬。孔子趁他不在的時候去拜謝他,卻在路上遇到了他。陽貨招呼孔子說:『過來,我有話同你說。』

陽貨說:『懷藏自己的本領卻聽任國家迷亂,能稱為仁嗎?』孔子說:『不能。』

陽貨說:『喜好從事政務卻屢次失去機會,能稱為智嗎?』孔子說:『不能。』

陽貨說:『歲月流逝,時光不等人啊!』

孔子說:『是啊,我將要出來任職了。』

[2] [4][7]類似

[6]陽貨想會見孔子,但孔子不肯見,於是他就贈送給孔子一隻蒸熟的小豬。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往陽貨家拜謝答禮,不巧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過來,我有話要對你講。』

陽貨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任憑國家迷亂,這能叫仁嗎?』接着說:『不可以。』又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接着說:『不可以。』又繼續說:『日月流逝過去了,年歲是不等我們的。』孔子說:『好吧,我要去做官了。』

[1] [3]類似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本節的完整文本如下: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分歧主要在於『女子』的解釋以及重點在前半句還是後半句。

[2]孔子說:『只有妻妾和僕從難以對付:親近了,不謙遜;疏遠了,又埋怨。』

[3]先生說:『只有家裏的妾侍和僕人最難養。你若和他們近了,他將不知有遜讓。你若和他們遠了,他便會怨恨你。』

[4]孔子說:『對於所有人來說,年輕女人和小人是最難相處的。如果和他們親近,他們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假如疏遠他們,他們就會牢騷滿腹。』

[5]孔子說:『女子和小人可算是難以護養了,親近了就放肆,疏遠了就抱怨。』

[1]類似

[6] 孔子說:『只有嬌生的女兒和近伺的傭人是最難蓄養的,稍有親近,他們就會放肆無禮,稍有疏遠,他們就會報怨。』

[7]有幾句話,先要向女性們道歉。我以前講【論語】就講過的。有一次一個婦女團體要我去講中國文化,就有一位提出這兩句話來問我。我說我不敢說,我說了你們要上來打我的。她們說不打。我說你們不打,我就贊成孔子的話,這是沒有辦法來替婦女們辯護的。孔子說女子與小人最難辦了,對她太愛護了,太好了,她就恃寵而驕,搞得你啼笑皆非,動輒得咎。對她不好,她又恨死你,至死方休,這的確是事實,是無可否認的天下難事。但問題是,世界上的男人,夠得上資格免刑於小人罪名的,實在也少之又少。孔子這一句話,雖然表面上罵盡了天下的女人,但是又有幾個男人不在被罵之列呢?我們男士,在得意之餘,不妨捫心自問一番。

qq75413553 發表於 2025-4-7 06: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陽貨】篇義理辨微

(一)"陽貨欲見"章句考辨
此章所載陽貨與孔子之對話,實為春秋時期士大夫交往禮儀之典型案例。錢穆先生【新解】指出"時其亡而往拜"乃"禮之變",深合【儀禮·士相見禮】"不獲命而見"之義。細審文本,"不可"之答語當屬孔子回應,觀【論語】全書問答體例,凡"曰"字重出皆為對話轉換。楊伯峻【譯註】以陽貨自問自答解之,雖可備一說,然考諸【左傳】定公八年記載陽貨其人"強辯"之性,更合對話交鋒之實相。

(二)"女子小人"章詮釋維度
此章爭議焦點在於"女子"指涉範圍。李澤厚【今讀】主張特指"妾侍",此說可溯鄭玄"妾謂女君"之注;而南懷瑾【別裁】泛解為女性,實有違先秦語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此言重點實在後半"近之不遜,遠之怨"的人際相處之道。金良年【譯註】引【荀子·子道】"乳彘不觸虎"為佐證,揭示此乃針對特定主從關係而言。辜鴻銘英譯此章時特別強調"小人"的"petty man"屬性,可見其指家臣僕役無疑。

(三)經學詮釋方法論啟示
靳大成【通讀】課程提出"語境還原法"極富見地。考"難養"之"養",古注多作"待"解,非謂教養。觀【禮記·內則】"夫妻相養"、【孟子】"養弟子以萬鍾",皆指相處之道。當代詮釋當避免兩種偏頗:一者以現代觀念強解古語,二者拘泥字面忽視微言大義。孔子此語實為貴族家政管理經驗談,與【大學】"齊家"思想可相互發明。

(四)文本互證與義理抉發
【陽貨】篇兩章看似不相屬,實則皆關涉"處人與用世"之大義。前者見君子處世之權變,後者明主從相處之分寸。錢穆謂"聖人之言各有攸當",正提醒讀者須以整體視角觀之。今人研讀當如程子所言"虛心涵泳",既不可為古人諱,亦不當以今律古。陽貨章之"時"與女子章之"度",共同構成儒家"時中"智慧的生活化表達。

結語:經典詮釋猶如撥雲見月,既要考鏡源流以明本義,更須切己體察以通義理。學者若能參酌諸家,比勘文本,自可得其三昧。至於字句異解,但凡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正可見聖言之廣大精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