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5|回覆: 2

[史學] 【史記·貨殖列傳】詩解4子貢饒使孔子名揚白圭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4-14 08:5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記·貨殖列傳】詩解4子貢饒使孔子名揚白圭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題文詩:
既學,於仲尼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
於曹魯間,七十子徒,賜最饒益.原憲不厭,
糟糠匿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幣以,
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子貢,先後之也.
此所謂得,勢益彰乎?白圭周人,魏文侯時,
李克務盡,地力白圭,樂觀時變,人棄我取,
人取我與.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
絮予之食.太陰,在卯;明歲衰惡.
至午;明歲.至酉;明歲衰惡.
至子大旱;明歲有水.至卯積,率歲倍.
欲長錢財,則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
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用事僮僕,
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故曰吾治,
生產猶若,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
行法是也.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
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
學吾,告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其,有所試矣,試有所長,非苟而已.
物賤征貴,貴之徵賤.計然書曰:有時而散,
是故聖人,反其,順其衡,收聚不散.
【原文】
子贛既學於仲尼①,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②,七十子之徒③,賜最為饒益④。原憲不厭糟糠⑤,匿於窮巷⑥。子貢結駟連騎⑦,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⑧,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⑨。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⑩。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11)?【注釋】①子贛:即子貢。其人其事又見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②廢著:賣貴買賤。廢,賣出。著,同貯,屯積。鬻財:經商。③七十子之徒:指孔門七十餘個高徒。④饒益:富有。⑤不厭糟糠:連糟糠都吃不飽。厭,同『饜』。飽。⑥匿:躲藏,隱居。⑦結駟連騎:乘做四馬並轡齊頭牽引的車子。⑧束帛之幣:指束帛這類贈禮。帛五匹為一束。每匹從兩端捲起,共為十端。帛也稱為幣,故稱『束帛之幣』。聘:訪問。享:供奉。⑨分庭與之抗禮:即與子貢分庭抗禮。古時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中的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此處意為,子貢見諸侯,不行君臣之禮而行賓主之禮。⑩先後:輔助,相助。(11)益彰:更加顯著。
(卓註:原憲(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
【譯文】
子貢曾在孔子那裏學習,離開後到衛國做官,又利用賣貴買賤的方法在曹國和魯國之間經商,孔門七十多個高徒之中,端木賜(即子貢)最為富有。孔子的另一位高徒原憲窮得連糟糠都吃不飽,隱居在簡陋的小巷子裏。而子貢卻乘坐四馬並轡齊頭牽引的車子,攜帶束帛厚禮去訪問、饋贈諸侯,所到之處,國君與他只行賓主之禮,不行君臣之禮。使孔子得以名揚天下的原因,是由於有子貢在人前人後輔助他。這就是所謂得到形勢之助而使名聲更加顯著吧?

【原文】

白圭,周人也①。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②,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③。夫歲孰取谷④,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⑤。太陰在卯,穰⑥;明歲衰惡⑦。至午⑧,旱;明歲美。至酉,穰;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⑨,積著率歲倍⑩。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11)。能薄飲食(12),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13)。故曰:『吾治生產(14),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15),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16)。白圭其有所試矣(17),能試有所長(18),非苟而已也(19)。【注釋】
①周:指戰國初期的小諸侯國西周國。②務:致力於。盡地力:竭力開發土地資源。③與(yǔ,雨):通『予』。給予。此處意為出售。④歲孰:每年穀物成熟。指一年的農事收成。⑤食:糧食。⑥太陰:指木星。卯:地支的第四位。穰:豐收年。⑦衰惡:年景不好。⑧至午:木星在午宮(方位)時。午:地支的第七位。下文『至酉』、『至子』,均指木星所在方位。⑨至卯:此指木星復至卯宮(方位)時。⑩積著:積貯。率:大致,大概。歲倍:每年增長一倍。(11)上種:上等穀物。(12)薄飲食:不講究吃喝。薄,輕視。(13)趨時:爭取時機,捕捉時機。若:好像。摯:通『鷙』,兇猛。發:奮發,指動作迅捷。(14)生產:經商致富之事。(15)不足與權變:夠不上隨機應變。不足與,即夠不上……。(16)祖:效法。(17)試:嘗試。(18)長:專長。(19)非苟而已也:並不是馬虎隨便行事。苟:不嚴肅。
【譯文】
白圭是西周人。當魏文侯在位時,李克正致力於開發土地資源,而白圭卻喜歡觀察市場行情和年景豐歉的變化,所以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出售。穀物成熟時,他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他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他了解,太歲在卯位時,五穀豐收;轉年年景會不好。太歲在午宮時,會發生旱災;轉年年景會很好。太歲在酉位時,五穀豐收;轉年年景會變壞。太歲在子位時,天下會大旱;轉年年景會很好,有雨水。太歲復至卯位時,他囤積的貨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要增長錢財收入,他便收購質次的穀物;要增長穀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買上等的穀物。他能不講究吃喝,控制嗜好,節省穿戴,與僱用的奴僕同甘共苦,捕捉賺錢的時機就像猛獸猛禽捕捉食物那樣迅捷。因此他說:『我干經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孫子、吳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變法那樣。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智慧夠不上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仁德不能夠正確取捨,強健不能夠有所堅守,雖然他想學習我的經商致富之術,我終究不會教給他的。』因而,天下人談論經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白圭大概是有所嘗試,嘗試而能有所成就,這不是馬虎隨便行事就能成的。
胡吞 發表於 2025-4-9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貨殖列傳】中子貢與白圭經營之道發微

【史記·貨殖列傳】所載子貢、白圭之事,實為中華商道之圭臬。子貢"廢著鬻財"而"結駟連騎",白圭"樂觀時變"而"人棄我取",二者皆得【易經】"變通趨時"之精要,然其道術各有攸歸,值得深入辨析。

子貢之商道,乃儒商之典範。其"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非獨貨殖之能,實兼縱橫之術。太史公謂"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揭示儒商互濟之妙。子貢既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儒家倫理,又得"與時轉貨貲"的商業智慧,其分庭抗禮諸侯之姿,恰是"義利合一"的生動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其財富積累始終服務於"弘道"目的,這種以商顯儒、以儒潤商的經營哲學,成為後世儒商精神的原型。

白圭之術則深諳天道循環之理。其"太陰在卯"之說,源自先秦陰陽家的天文曆法知識,將農業生產周期與天象運行相結合,形成獨特的商業預測模型。"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的操作,暗合【管子】"輕重之術",通過逆向操作實現"積著之理"。更可貴者,白圭提出經營四維:"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此四者實為商業智慧的終極考驗,其中"仁以取予"尤具深意,揭示利他方能利己的商業本質。

二者經營之道雖異,然皆得"知幾"之妙。子貢長於把握人倫之勢,白圭精於洞察天時之變。子貢"聘享諸侯"是主動創造商業機會,白圭"人棄我取"是被動等待價值回歸。前者需要社會資本的積累,後者依賴自然規律的把握。這種差異恰恰構成中國傳統商業智慧的陰陽兩面:既要"樂觀時變"的冷靜觀察,又需"結駟連騎"的積極運作。

白圭"欲長錢財則取下谷,欲長石斗則取上種"的辯證思維,與子貢"廢著鬻財"的流通智慧,共同演繹了"賤征貴,貴徵賤"的市場規律。其經營哲學至今猶有啟示:商業成功不僅依賴資本運作,更需要對人性、天道的深刻理解。讀【貨殖列傳】當知,太史公寄意不僅在記錄富商大賈,更在揭示"富而好禮"的文明理想。
呂存 發表於 2025-4-11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記·貨殖列傳】釋讀第四:子貢之資與白圭之術

子貢資聖,勢益名彰
子貢(端木賜)師從仲尼,既通儒道,復仕於衛,更以『廢著鬻財』之術(賤買貴賣)行商於曹、魯之間。孔門七十子中,子貢獨富甲群倫,其資財之盛,足與原憲『糟糠不厭,匿於窮巷』之清貧相映成趣。子貢乘駟馬高車,持束帛重禮聘享諸侯,所至之處,國君皆以賓主之禮相待,分庭抗禮而不屈節。太史公嘆曰:『孔子名揚天下,子貢實助成之。』此非『得勢而益彰』之明證乎?蓋子貢以商賈之能顯師門之德,儒行因貨殖而廣布,聖道借勢位而弘通,足見財用與德業非必相悖,亦可相濟。

白圭治生,時變是循
白圭為周人,處魏文侯之世,時李克(李悝)務盡地力,而白圭獨擅觀天時人事之變,倡『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之術。其法隨歲序豐歉而調濟:歲熟收谷而售絲漆,繭出購帛而糶糧食。更推太陰(歲星)周期,謂卯歲穰、午歲旱、酉歲復穰、子歲大旱,依此積貯,資財可歲倍。其經營之要,在『取下谷以長錢財,取上種以增石斗』,且躬行儉約,『薄飲食,忍嗜欲,與僮僕同苦樂』,而臨機決斷則『若猛獸摯鳥之發』。白圭自比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之奇,商鞅行法之嚴,並謂『智不足權變,勇不能決斷,仁弗懂取予,強不可持守者,雖欲學吾術,吾不告也』。故後世言貨殖者皆宗白圭,以其術經世致用,非虛言也。

要義析微
子貢與白圭,一儒一商,皆得貨殖之三昧。子貢以財勢弘道,顯『義利相生』之理;白圭以天時取利,明『逆向而行』之智。二者皆深諳『物賤征貴,貴極反賤』之勢(【計然書】),故能『反其原形,順衡收聚』。太史公錄此,非獨述富國之方,更寓治生之道於天人相參之中。讀者當知:貨殖非徒逐利,實兼權變、決斷、仁取、強守四德,此白圭所以為『治生之祖』,而子貢所以成『儒商之范』也。

(全文約780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