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11|回復: 0

[儒家文化] 什么是『五仪』?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16 14: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什么是『五仪』?

什么是『五仪』?

『五仪』这篇记述了孔子将人分为五等,就是『五仪』,详述『五仪』的不同标准,所以,以『五仪』作为篇名。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有圣。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想辨识鲁国的贤能之士,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请问如何选用他们呢?』如何选拔人才非常重要。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有圣。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孔子说:『人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有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能审慎地辨别这五等人,治国之道就具备了。』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训格』,『格』是法的意思,也就是『规范、典范』。『务』,专力。

所谓庸人,就是心中没有谨记慎重行事、善始善终的规范;口里也不谈论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不选择贤者以为人生的寄托;也不力行圣贤教诲以安定自己;小事聪明,而大事糊涂,不知道自己的追求,凡事随波逐流而没有主见,这样的人就是庸人。世间的庸人很多,每天谈论家长里短,甚至还损人利己,但是对于怎样谨慎地落实圣贤教诲,怎样提升自己的德行,或者说回归自性明德,他们都没有时间去理会。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性命形骸』,『骸』是手足首身也。

所谓士人,心中有坚定的目标信念,谋划有执守的原则,虽不能彻底洞悉道德、技艺的根本,但一定有所遵循;虽不能完全具备所有的美善,但一定有其操守;所以,智慧不务多,务求慎重理解其所知的是非,对于自己所知的东西一定要有审慎的态度,自己学的东西是否合乎道,要有所辨别。言辞不务多,务必慎重言辞的意义,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行为不务多,务求慎重清楚行为的缘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智慧已能判断所学正确,言谈已能得其要旨,行为也跟从了,就像人的性命、身体一样不可改变,这就是心有所主,不会随意地改变自己的志向。富贵不足以使他骄慢,贫贱也不会让他忧戚,这就是士人。

可见,成为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士人的目标、志向非常地明确,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还能够做到宠辱不惊,这都是比较高的要求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