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1|回復: 0

[儒家文化] 情分生疏,礼义有隔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8-18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在贞观之治之中,唐太宗就是靠〖群书治要〗把这个国家治理好的。贞观之治的形成,不仅仅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他的长孙皇后,也是熟读经典,把以礼治国的理念,运用到她的劝谏之中。在史书上记载,长孙皇后的女儿长乐公主,她和皇帝唐太宗都非常喜欢这个女儿。这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唐太宗就命令给她备办的嫁妆、陪送,要比长公主高出一倍(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

这个时候魏征就觉得不符合礼了,他就来劝谏,说:『过去在汉明帝的时候,要赏赐自己的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儿子的封赏,怎么能够和先帝的儿子同等待遇呢?」长公主确实应该比公主的地位尊贵,情分上虽然有差别,但是礼仪上却不能没有等级之别。假如您让公主的陪嫁待遇超过长公主,这恐怕在道理上讲不通,所以希望陛下能够考虑。』

唐太宗回到家里,就把魏征的这一番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很感叹地说:『我一直都听说陛下您很器重魏征,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听了他的谏言,真的是能够以大义克制皇帝的感情,劝导皇帝不要感情用事,这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正直的国家栋梁之臣。

我和陛下有幸结为夫妻,陛下对我以礼相待,情意深重,即便如此,我常常在劝谏的时候,还要看着陛下的脸色行事,要看皇帝心情好的时候,才给以劝谏,不敢轻易地冒犯您的威严,更何况作为臣下?从情谊上来看,情分生疏;从礼上来说,礼义有隔。怎么能和夫妻相比呢?所以韩非说「劝说」是一件难事,东方朔也说「劝说」确实不容易,但是「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极为紧要。采纳忠言,民风就会安宁,拒绝忠言,朝政就会混乱。诚恳希望陛下能明白这一点,天下就太幸运了!』

这一番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皇后的贤德,确实是超过一般的妇人,甚至是一般的男人。一般的人都会感情用事,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要听说有人不同意给她厚重的嫁妆,一定很不高兴。但是长孙皇后深明大义,并派宦官、使者带着五百匹帛到魏征的家中,赏赐给他,就是因为他敢于犯颜直谏。长孙皇后做得确实如理如法。所以按着礼来治国,才成就了贞观之治,国家被誉为礼义之邦!

下面一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在皇侃和邢昺的注疏中,这个『由』都解释为用,也就是说无论大事小事皆用礼而不用和,则于事也有所不行。

比如说在〖孟子〗上有一个故事,有人来向孟子请教,说『「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礼呀,男女在接受和给予东西的时候不要碰到手,这是不是礼的要求呢?』孟子说:『那当然是礼的要求了。这一个礼的制定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这个人就又问了:『如果自己的嫂子落水了,掉到水里了,我要不要伸手去救她呢?因为我伸手救她,男女肌肤相亲,就有接触了,是不是就违背了礼呢?』

孟子怎么回答呢?说:『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如果你嫂子掉到水里,你不去救她,就是连禽兽都不如了。你见死不救,还有什么仁德之心呢?他说嫂溺,援之以手,这是一种权变。所以不能够事事都用礼,有的时候事事用礼也行不通,反而是拘泥于礼的形迹、形式,而达不到真正的和。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