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偷月

[中醫典籍] 【中基】第二章 第二節 五臟

[複製連結]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09-8-28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P>    2.肝主升發
    肝主升發,是指肝具有升生陽氣以啟迪諸髒,升發陽氣以調暢氣機的作用。故又言肝主升生之氣。肝在五行屬木,通於春氣。類比春天樹木的生長伸展和生機勃發之性,肝氣具有條達疏暢、升發生長和生機盎然的特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春三月,此曰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天陽氣始發,內孕生升之機,推動自然萬物的生長變化。肝氣通於春,內藏生升之氣,肝氣升發則生養之政可化,諸髒之氣生生有由,化育既施,則氣血沖和,五臟安定,生機不息。人體氣血陰陽的運行,法於自然陰陽升降消長之道。其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具體體現在臟腑經絡的各種功能活動中。其中肝氣對氣機的影響主要表現爲升舉、疏通之作用。少陽肝臟應陽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氣以升發爲順,主人體一身陽氣之升騰。由於肝氣主升發之特性,決定了肝之病變以升泄太過爲多見,臨床多表現肝陽上亢、肝氣上逆的病理變化,故前人有『肝氣肝陽常有餘』 之說。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1.在體合筋,其華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韌帶,附著於骨而聚於關節,是連接關節、肌肉,主司關節運動的組織。【素問・五藏生成】說:『諸筋者,皆屬於節。』 正是由於筋的收縮、弛張,關節才能運動自如。因此,筋的內涵,實際應包括有收縮功能的肌肉和有傳導支配作用的條索樣組織(如神經)在內。筋的功能依賴於肝精肝血的濡養。肝精肝血充足,筋得其養,才能運動靈活而有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稱爲『肝生筋』。肝精肝血充足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能耐受疲勞,並能較快地解除疲勞,故稱肝爲『罷極之本』。如果肝精肝血虧虛,筋脈得不到很好的濡養,則筋的運動能力就會減退。老年人動作遲緩,運動不靈活,動則容易疲勞,就是由於肝精肝血衰少,不能養筋之故。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肝精肝血不足,筋不得濡養,還可出現手足震顫、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徵象。又如邪熱過盛,燔灼肝之筋脈,耗傷肝之精津,使筋不得滋養,也會出現手足震顫、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等表現。前者稱爲『血虛生風』,後者稱爲『熱極生風』,治療大多從肝著眼。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續,所以有『爪爲筋之餘』之說。【素問・六節藏象論】云:『肝者,罷極之本……其華在爪。』 指出肝與爪有著密切的聯繫。爪甲亦賴肝精肝血以濡養,因而肝之精血的盛衰,可以影響到爪的榮枯,而觀察爪甲的榮枯,又可以測知肝臟功能正常與否。肝精肝血充足,則爪甲堅韌,紅潤光澤;若肝精肝血不足,則爪甲萎軟而薄,枯而色夭,甚則變形、脆裂。
    2. 在竅爲目
    目爲視覺器官,具有視物功能,故又稱『精明』。目之所以具有視物功能,依賴肝精肝血之濡養和肝氣之疏泄。肝的經脈上連目系,【靈樞・經脈】說:『肝足厥陰之脈……連目系。』肝之精血循此經脈上注於目,使其發揮視覺作用。如【靈樞・脈度】說:『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肝之精血充足,肝氣調和,目才能正常發揮其視物辨色的功能。若肝精肝血不足,則會導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目眩、目眶疼痛等症;肝經風熱則目赤癢痛;肝風內動則目睛上吊、兩目斜視;因情志不暢,致肝氣鬱結,久而火動痰生,蒙阻清竅,可致二目昏蒙,視物不清。由於肝與目在生理病理上關係密切,臨床上凡目疾主要以治肝爲主。
    目的視覺功能的發揮,還依賴於五臟六腑之精的濡養。五臟六腑之精氣,上注於眼窠部位,分別滋養眼的各個組織。【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爲之精,精之窠爲眼,骨之精爲瞳子,筋之精爲黑眼,血之精爲絡,其窠氣之精爲白眼,肌肉之精爲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爲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後世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五輪』學說,爲眼科疾病的辨證論治奠定了理論基礎。
    3.在志爲怒
    怒是人在情緒激動時的一種情志變化,由肝之精氣所化,故說肝在志爲怒。一般來說,怒志人人皆有,一定限度內的情緒發泄對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義,但大怒或郁怒不解,對於機體是一種不良的刺激,既可引起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精血津液運行輸布障礙,痰飲瘀血及Y瘕積聚內生,又可致肝氣上逆,血隨氣逆,發爲出血或中風昏厥,如【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大怒暴怒,可導致肝氣升發太過,表現爲煩躁易怒,激動亢奮,稱爲大怒傷肝;郁怒不解,則易致肝氣鬱結,表現爲心情抑鬱,悶悶不樂,稱爲『郁怒傷肝』。怒由肝之精氣所生,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養怒志,或肝陰不足,肝陽偏亢,則稍有刺激,即易發怒。如【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更進一步指出:『治怒爲難,惟平肝可以治怒,此醫家治怒之法也。』 臨床辨證屬郁怒者,當以疏肝解都爲治;屬大怒者,當以平肝降逆爲治。
    4.在液爲淚
    淚由肝精肝血所化,肝開竅於目,淚從目出。淚有濡潤、保護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淚液的分泌,是濡潤而不外溢,但在異物侵入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眼目和排除異物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可見淚液分泌異常。如肝血不足,淚液分泌減少,常見兩目乾澀;如風火赤眼,肝經濕熱,可見目眵增多,迎風流淚等。此外,在極度悲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與春氣相通應
    五臟與自然界四時陰陽相通應,肝主春。肝與春氣相通應,是因爲春季爲一年之始,陽氣始生,自然界生機勃發,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在人體之肝則主疏泄,惡抑鬱而喜條達,爲『陰中之少陽』,故肝與春氣相通應。如【素問・診要經終論】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因此春季養生,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都必須順應春氣的生發和肝氣的暢達之性:保持情志舒暢,力戒暴怒憂鬱,夜臥早起,免冠披髮,鬆緩衣帶,廣庭信步,舒展形體。春季天氣轉暖而風氣偏勝,人體之肝氣應之而旺,故素體肝氣偏旺、肝陽偏亢或脾胃虛弱之人在春季易發病,可見眩暈、煩躁易怒、中風昏厥,或情志抑鬱、焦慮,或兩脅肋部疼痛、胃脘痞悶、噯氣泛惡、腹痛腹瀉等症狀。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09-8-28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P>     五、腎
    腎位於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
    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納氣。由於腎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爲人體生命之本原,故稱腎爲『先天之本』。腎精化腎氣,腎氣分陰陽,腎陰與腎陽能資助、促進、協調全身臟腑之陰陽,故腎又稱爲『五臟陰陽之本』。腎藏精,主蟄,又稱爲封藏之本。
    腎在體合骨,生髓,通腦,其華在發,在竅爲耳及二陰,在志爲恐,在液爲唾。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互屬絡於腎與膀胱,相爲表里。腎在五行屬水,爲陰中之陰,與自然界冬氣相通應。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與臟腑氣化
  (1)藏精:腎藏精,是指腎具有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精得藏於腎,發揮其生理效應而不無故流失,依賴於腎氣的閉藏作用和激發作用的協調。
    精,又稱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是生命之源,是臟腑形體官竅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就其來源而言,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命遺傳物質,與生俱來,藏於腎中。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質,是生命的構成本原;出生之後,則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物質基礎。如【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靈樞・決氣】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後天之精來源於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人出生後,機體由脾胃的運化作用從飲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稱爲『後天之精』。後天之精經脾氣的轉輸作用以『灌四傍』,則爲臟腑之精。各臟腑之精化爲各臟腑之氣,以推動和調控該臟腑的生理功能。各臟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後的剩餘部分,則輸送到腎中,充養先天之精,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因此腎精的構成,是以先天之精爲基礎,加之部分後天之精的充養而化成。先天之精是腎精的主體成分,後天之精僅起充養作用,因而腎精所化的腎氣,也主要屬先天之氣,即元氣。
    先、後天之精相互資助,相互爲用。出生之後,『後天之精』 有賴於『先天之精』 的活力資助,即有賴於腎氣及腎陰腎陽對脾氣及脾陰脾陽的推動和資助,才能不斷地化生,以輸布全身,營養臟腑及其形體官竅;先天之精也須依賴脾胃所化後天之精的不斷培育和充養,才能日漸充盛,以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此外,當機體發育到一定階段,生殖機能成熟時,腎精又可化爲生殖之精以施泄。如果腎氣虛衰,閉藏精的功能減退,可導致精的無故流失,出現遺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變化,稱爲腎失封藏。但若腎氣的激發作用減退,或肝氣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和施泄的精瘀病變。
    (2)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主生長發育和生殖,是腎精及其所化腎氣的生理作用。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質。腎藏精,精化氣,腎精所化之氣爲腎氣,腎精足則腎氣充,腎精虧則腎氣衰。因而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以及在生命過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決於腎精及腎氣的盛衰。【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述了腎氣由未盛到逐漸充盛,由充盛到逐漸衰少繼而耗竭的演變過程:『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腎精、腎氣主司機體的生長發育:人體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從『齒、骨、發』 的變化體現出來。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可分爲幼年期、青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等幾個階段,而每一階段機體的生長發育或衰退情況,都取決於腎精及腎氣的盛衰。人自出生之後,腎精及腎氣逐漸充盛,到幼年期,在生長發育方面則表現出頭發生長較快而漸稠密,更換乳齒的迅速變化,同時骨骼逐漸生長而身體增高;青年期,腎精及腎氣更加充盛,表現爲長出智齒,骨骼長成,人體達到一定高度,開始具有生殖能力;壯年期,腎精及腎氣充盛至極,表現出筋骨堅強,頭髮黑亮,身體壯實,精力充沛的狀態;老年期,隨著腎精及腎氣的逐漸衰減,表現出面色憔悴,頭髮脫落,牙齒枯槁及生育能力喪失等現象。因此,腎精及腎氣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腎精及腎氣不足時,則表現爲小兒生長發育不良,五遲(站遲、語遲、行遲、發遲、齒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在成人則爲早衰。
    腎精、腎氣盛衰主持人體的生殖功能:人體生殖器官的發育,性機能的成熟與維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與腎精及腎氣盛衰密切相關。人出生後隨著腎精及腎氣的不斷充盈,產生天癸。天癸,是腎精及腎氣充盈到一定程度而產生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促進人體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和維持人體生殖機能的作用。天癸來至,女子月經來潮,男子出現排精現象,說明性器官已經成熟,具備了生殖能力。其後,腎精及腎氣不斷充盈,從而維持人體生殖機能旺盛。中年以後,腎精及腎氣逐漸衰少,天癸亦隨之衰減,以至竭絕。沒有了天癸的激發作用,生殖機能逐漸衰退,生殖器官日趨萎縮,最後喪失生殖機能而進入老年期。因此,腎精及腎氣關係到人的生殖機能,是人類生育繁衍的根本。
    依據腎精及腎氣主司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理論,臨床上防治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長發育遲緩、生殖機能低下或一些原發性不孕症,以及優生優育、養生保健、防止衰老等,都應從補養腎精腎氣入手調理。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09-8-28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P>     (3)推動和調節臟腑氣化:臟腑氣化,是指由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推動和調控著各臟腑形體官竅的功能,進而推動和調控著機體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與能量的相互轉化的過程。腎精、腎氣及其分化的腎陰、腎陽在推動和調控臟腑氣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腎氣由腎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氣分布到腎的部分。由於腎精的主體成分是先天之精,腎氣也主要屬先天之氣,與元氣的概念大致相同,故爲臟腑之氣中最重要者,稱爲臟腑之氣的根本。腎氣也涵有陰陽兩種成分:腎陰是其中具有涼潤、寧靜、抑制、凝結等作用的部分,腎陽是其中具有溫煦、推動、興奮、宣散等作用的部分。腎陰與腎陽對立統一,協調共濟,則腎氣沖和暢達。
    腎陽爲一身陽氣之本,『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能推動和激發臟腑經絡的各種機能,溫煦全身臟腑形體官竅,進而促進精血津液的化生和運行輸布,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並激發精血津液化生爲氣或能量,即促進『有形化無形』的氣化過程。腎陽充盛,臟腑形體官竅得以溫煦,其功能活動得以促進和推動,各種生理活動得以正常發揮,同時機體代謝旺盛,產熱增加,精神振奮。若腎陽虛衰,溫煦、推動等功能減退,則臟腑功能減退,機體的新陳代謝減緩,產熱不足,精神不振,發爲虛寒性病證。
    腎陰爲一身陰氣之源,『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能抑制和調控臟腑的各種機能,涼潤全身臟腑形體官竅,進而抑制機體的新陳代謝,調控機體的氣化過程,減緩精血津液的化生及運行輸布,產熱相對減少,並使氣凝聚成形而爲精血津液,所謂『無形化有形』。腎陰充足,臟腑形體官竅得以濡潤,其功能活動得以調控而不亢奮,同時機體代謝減緩,產熱減少,精神寧靜內守。若腎陰不足,抑制、寧靜、涼潤等功能減退,則致臟腑機能虛性亢奮,新陳代謝相對加快,產熱相對增多,精神虛性躁動,發爲虛熱性病證。
    腎精以先天之精爲主,可稱爲元精或真精。腎氣爲腎精所化,與元氣、真氣的概念大致相同。腎氣所分化的腎陰稱爲元陰、真陰,腎陽稱爲元陽、真陽。『真』、『元』等,本是道家術語,中醫學借用之,是對先天稟賦的表達。腎因藏先天之精而倍受重視,故將腎精、腎氣及其分化的腎陰、腎陽稱爲機體生命活動的根本,腎陰腎陽又稱爲『五臟陰陽之本』。在人體生命過程中,腎之精、氣、陰、陽與他髒之精、氣、陰、陽之間,存在著相互資助和相互爲用的動態關係。在病理變化過程中,腎之精、氣、陰、陽與他髒之精、氣、陰、陽之間又可相互影響。尤其是各髒之精、氣、陰、陽不足的病變,最終必然會累及到腎之精、氣、陰、陽,故有『久病及腎』 之說。
    2.主水
    腎主水,是指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素問・逆調論】說:『腎者水藏,主津液。』 水液的輸布和排泄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生理過程。腎氣對於水液代謝的主司和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腎氣對參與水液代謝臟腑的促進作用:腎氣及腎陰腎陽對水液代謝過程中各臟腑之氣的功能,尤其是脾肺之氣的運化和輸布水液的功能,具有促進和調節作用。水液代謝過程中,胃、小腸、大腸中的水液,經脾氣的運化轉輸作用,吸收並輸送至肺,再經肺氣的宣發肅降作用輸布周身,以發揮滋潤和濡養作用,並將宣發至皮毛肌腠的水液化爲汗液排泄;臟腑形體官竅代謝後所產生的濁液(廢水),由肺的肅降作用輸送到腎或膀胱,再經腎氣的蒸化作用,吸收可再利用者,而將剩餘的化爲尿液排泄。可見,機體水液的輸布與排泄,是在肺、脾、腎、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臟腑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的。但各臟腑之氣必須在其陰陽協調平衡的狀態下才能正常參與水液代謝,而腎氣分化的腎陰腎陽是各臟腑陰陽的根本。腎氣及腎陰腎陽通過對各臟腑之氣及其陰陽的資助和促進作用,主司和調節著機體水液代謝的各個環節。
    (2)腎氣的生尿和排尿作用:尿的生成和排泄是水液代謝的一個重要環節。水液代謝過程中,各臟腑形體官竅代謝後產生的濁液(廢水),通過三焦水道下輸於腎或膀胱,在腎氣的蒸化作用下,分爲清濁:清者回吸收,由脾氣的轉輸作用通過三焦水道上騰於肺,重新參與水液代謝;濁者則化爲尿液,在腎與膀胱之氣的推動作用下排出體外。可見,只有腎陰腎陽協調平衡,腎氣的蒸化和推動作用發揮正常,輸於腎或膀胱的水液才能升清降濁,化生尿液和排泄尿液。腎氣的蒸化作用及其腎陰與腎陽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的協調,對於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維持機體水液代謝平衡過程中,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膀胱是人體貯尿和排尿的器官,但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都必須依賴於腎氣的作用。只有腎氣的蒸化功能發揮正常,腎陰腎陽的推動和調控作用協調,膀胱開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地生成和排泄。故【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爲(月付)腫。(月付)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由上可見,腎氣對於機體水液代謝起著主司和調節作用,故說腎主水。
    3.主納氣
    腎主納氣,是指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人體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其中呼氣主要依賴肺氣的宣發作用,吸氣主要依賴肺氣的肅降作用。但吸入的清氣,由肺氣的肅降作用下達於腎,必須再經腎氣的攝納潛藏,使其維持一定的深度,以利於氣體的交換。故【難經・四難】說:『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清・林佩琴【類證治裁・喘證】說:『肺爲氣之主,腎爲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 因此,無論是腎氣虛衰,攝納無權,氣浮於上,還是肺氣久虛,久病及腎,均可導致腎氣的納氣功能失常。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09-8-28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P>     腎的納氣功能,實際上是腎氣的封藏作用在呼吸運動中的具體體現。肺吸入的清氣必須下達於腎,實際上是強調肺的呼吸在腎氣的封藏作用下維持一定的深度,有利於清濁氣體的內外交換。故清・何夢瑤【醫(石扁)・雜症・氣】云:『氣根於腎,亦歸於腎,故曰腎納氣,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氣之出入,於是乎主之。且氣上升,至肺而極,升極則降,由肺而降,故曰肺爲氣主。』 腎精充足,腎氣充沛,攝納有權,則呼吸均勻和調。若腎精虧虛,腎氣衰減,攝納無力,肺吸入之清氣不能下納於腎,則會出現呼吸表淺,或呼多吸少,動則氣喘等病理表現,稱爲『腎不納氣』。腎的上述功能中,藏精是其基本功能。其主生長發育和生殖,主水及主納氣等功能,都是其藏精功能的延伸。腎精化腎氣,腎精與腎氣主司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腎氣分陰陽,腎陰與腎陽是臟腑陰陽的根本,對臟腑氣化具有促進和調節作用,並主司和調節全身水液代謝;腎氣的封藏與攝納作用,維持呼吸的深度,以利氣體交換。所以說,在認識腎的各種功能時,必須把藏精作爲最根本的功能來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腎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蟄守位。主蟄,喻指腎有潛藏、封藏、閉藏之生理特性,是對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腎的藏精、主納氣、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腎主蟄藏生理特性的具體體現。故明・李{【醫學入門・臟腑】說:『腎有二枚……納氣,收血,化精,爲封藏之本。』 清・何夢瑤【醫(石扁)・雜症・氣】提出人體五臟職責不同,其中『腎以閉藏爲職』。
      腎氣封藏則精氣盈滿,人體生機旺盛,若腎氣封藏失職,則會出現滑精、喘息、遺尿,甚則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脫不禁及女子帶下、崩漏、滑胎等。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脈證治法・五臟所主】云:『腎主虛,無實也』,充分體現了腎主封藏生理特性的臨床意義。
      守位,是指腎中相火(腎陽)涵於腎中,潛藏不露,以發揮其溫煦、推動等作用。相火與君火相對而言:君火,即心之陽氣,心之生理之火,又稱心火;相對於心火,其他臟腑之火皆稱爲相火,生理狀態下是各臟腑的陽氣,又稱『少火』,病理狀態下是各臟腑的亢盛之火,又稱『壯火』。相火以其所在臟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肝之相火稱爲『雷火』,腎之相火稱爲『龍火』。君火與相火的關係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問・天元紀大論】)。即君火在心,主發神明,以明著爲要;相火在肝腎,稟命行令,以潛藏守位爲要,即所謂『龍潛海底,雷寄澤中』(肝之相火寓於肝陰中,腎之相火藏於腎陰中)。心神清明,機體的生命活動有序穩定,相火自然潛藏守位以發揮其溫煦、推動功能;腎陰充足,涵養相火,相火則潛藏於腎中而不上僭。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1.在體合骨,生髓,其華在發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素問・痿論】說:『腎主身之骨髓。』 腎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實際上是腎精及腎氣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功能的具體體現。腎藏精,精生髓,髓居於骨中稱骨髓,骨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其充在骨』。只有腎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養,才能堅固有力;若腎精不足,骨髓生化無源,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小兒囪門遲閉,骨軟無力,以及老年人骨質脆弱,易於骨折等。
    髓分骨髓、脊髓和腦髓,皆由腎精化生。腎精的盛衰,不僅影響骨骼的發育,而且也影響脊髓及腦髓的充盈。脊髓上通於腦,腦由髓聚而成,故【靈樞・海論】說:『腦爲髓之海。』【素問・五藏生成】說;『諸髓者,皆屬於腦。』 因此,腎精充足,髓海得養,腦發育健全,則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腎精不足,髓海空虛,腦失所養,則見『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靈樞・海論】)。可見,腦的功能雖然總統於心,但與腎亦有密切關係。腦的病變,尤其是虛性病變,常採用補腎填精法治療。
    齒與骨同出一源,亦由腎精充養,故稱『齒爲骨之餘』。牙齒鬆動、脫落及小兒齒遲等,多與腎精不足有關。溫熱病中望齒的潤燥和有無光澤,又是判斷腎精及津液盛衰的重要標誌。發的生長,賴血以養,故稱『發爲血之餘』。但發的生機根源於腎。腎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則毛髮粗壯而潤澤,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其華在發。』【素問・五藏生成】說:『腎……其榮,發也。』 由於發爲腎之外候,所以發之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常能反映腎精的盛衰。青壯年精血旺盛,髮長而潤澤;老年人精血衰少,發白而脫落,皆屬常理。但臨床所見的未老先衰,年少而頭髮枯萎,早脫早白等,則與腎精不足有關,應考慮從腎論治。
    2.在竅爲耳及二陰
    耳是聽覺器官,耳的聽覺功能靈敏與否,與腎精、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故【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因此,只有腎精及腎氣充盈,髓海得養,才能聽覺靈敏,分辨力高;反之,若腎精及腎氣虛衰,則髓海失養,出現聽力減退,或見耳鳴,甚則耳聾。人到老年,由於腎精及腎氣衰少,則多表現爲聽力減退。臨床常以耳的聽覺變化,作爲判斷腎精及腎氣盛衰的重要標誌,故說腎開竅於耳。
    二陰,指前陰和後陰。前陰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後陰是指排泄糞便的通道。二陰主司二便。尿液的貯藏和排泄雖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須依賴於腎氣的蒸化和固攝作用協調。腎氣之蒸化及固攝作用失常,則可見尿頻、遺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閉等小便異常的病證。糞便的排泄,本屬大腸的傳化糟粕功能,但亦與腎氣的推動和固攝作用有關。若腎氣不足,則推動無力而致氣虛便秘,或固攝無權而致大便失禁,久泄滑脫。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腎……開竅於二陰。』 前陰是人體的外生殖器,其生殖功能與腎精、腎氣的關係密切,故前陰性器官又有『外腎』之稱。前陰,在男子是精竅與溺竅合而爲一的****,在女子則有****、陰道之分,以主房事和生殖。腎精充足,腎氣充盛,則精液及時溢瀉,男女陰陽合而有子。腎精、腎氣的生理功能失常,則可導致人體性器官的發育不良和生殖能力減退,從而導致男子陽痿、早泄、少精、滑精、遺精、精瘀及不育等,女子則見夢交、月經異常及不孕等。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09-8-28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P>     3.在志爲恐
    恐,是一種恐懼、害怕的情志活動,與腎的關係密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髒爲腎……在志爲恐。』 由於腎藏精而位居下焦,腎精化生的腎氣,必須通過中上二焦,才能布散全身。恐使精氣卻而不上行,反而令氣下走,使腎氣不能正常地布散,所以說『恐傷腎』,『恐則氣下』。恐與驚相似,都是指處於一種懼怕的心理狀態。但兩者又有區別:恐爲自知而膽怯,乃內生之恐懼;驚爲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驚慌亂,乃是外來之驚懼。恐和驚,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應,人人皆有。過度的驚恐,則損傷臟腑精氣,導致臟腑氣機逆亂。【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4.在液爲唾
    唾,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多出於舌下,有潤澤口腔、滋潤食物及滋養腎精的功能。唾由腎精化生,經腎氣的推動作用,沿足少陰腎經,從腎向上經過肝、膈、肺、氣管,直達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問・宣明五氣】說:『五臟化液……腎爲唾。』 由於唾源於腎精,若咽而不吐,則能回滋腎精;若多唾久唾,則能耗傷腎精。故古代養生家主張『吞唾』 以養腎精。
    唾與涎,雖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體,但是二者有一定區別。涎爲脾精所化,出自兩頰,質地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爲腎精所生,出自舌下,質地較稠厚,多從口中唾出。故臨床治療口角流涎多從脾治,唾多頻出多從腎治。
    5.與冬氣相通應
    五臟與自然界四時陰陽相通應,腎主冬。冬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一派霜雪嚴凝,冰凌凜冽之象。自然界的物類,則靜謐閉藏以度冬時。人體中腎爲水髒,有潤下之性,藏精而爲封藏之本。同氣相求,故以腎應冬。【素問・診要經終論】說:『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冬季養生,當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食用補陰潛陽的膳食,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冬季氣候寒冷,水氣當旺,若素體陽虛,或久病陽虛,多在陰盛之冬季發病,即所謂『能夏不能冬』;若患陽虛性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臟病、胃腸病、骨關節病等,則易在冬季寒冷時復發。
    附:命門
    命門一詞,最早見於【內經】,係指眼睛而言。如【靈樞・根結】說:『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將命門作爲內臟提出則始於【難經】。明清以來,對命門開展了較爲深入的研究,才出現了各種不同見解,命門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廣泛重視。歸納種種見解,其分歧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命門的形態
    從形態言,分有形與無形之論。【難經】以腎爲命門,是爲有形。如【難經・三十九難】說:『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爲腎,右爲命門。』 明・張介賓認爲命門爲子宮,爲精室,亦爲有形。他在【類經附翼・求正錄・三焦包絡命門辨】中說:『子宮之下有一門,其在女者,可以手探而得,俗人名爲產門;其在男者,於精瀉之時,自有關闌知覺。請問此爲何物?客曰:得非此即命門耶?曰:然也。請爲再悉其解。夫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會之際,男之施由此而出,女之攝由此門而入,及胎元既足復由此出,其出其入,皆由此門,謂非先天立命之門戶乎?』 他在【質疑錄】中又進一步指出:『命門居兩腎之中,而不偏於右,即婦人子宮之門戶也。子宮者,腎臟藏精之府也。』
    2.關於命門的部位
    從部位言,有右腎與兩腎及兩腎之間的區別。
   (1)右腎爲命門說:【難經】首先提出右腎爲命門說。自【難經】之後,晉・王叔和、明・李{等人均認爲右腎爲命門。其中,李{【醫學入門・命門賦】對命門的部位和生理功能論述得較爲詳盡:『命門下寄腎右,而絲系曲透膀胱之間,上爲心包,隔膜橫連脂漫之外,配左腎以藏真精,男女陰陽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氣,疾病生死是賴。』
    (2)兩腎總號爲命門說:元・滑壽首倡此說,認爲『命門,其氣與腎通,是腎之兩者,其實一耳。』 明・虞摶明確提出『兩腎總號爲命門』,其在【醫學正傳・醫學或問】中說:『夫兩腎固爲真原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有水髒,而實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龍火,因其動而發也。寓意當以兩腎總號爲命門,其命門穴正象門中之杖(門臬),司開闔之象也。』 虞氏否定了左爲腎右爲命門之說,認爲『若獨指乎右腎爲相火,以三焦之配,尚恐立言之未精也。』張介賓【類經附翼・求正錄・三焦包絡命門辨】也說:『是命門總乎兩腎,而兩腎皆屬命門。』
    (3)兩腎之間爲命門說:此說首推明・趙獻可。他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的啟示下,認爲十二官之外,還有一個人身之主,即是命門。『命門即在兩腎各一寸五分之間,當一身之中,【內經】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門,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而兩腎之中,是其安宅也』(【醫貫・內經十二官論】)。趙氏之說對後世影響很大,清代醫家陳士鐸、陳修園、林佩琴等皆認爲命門部位在兩腎之間。
    3.關於命門的功能
    從功能而言,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爲腎間動氣之不同。如明・趙獻可認爲命門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陽氣。他在【醫貫・內經十二官論】中說:『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鰲山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走者,無一不具,其中間唯是一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夫既曰立命之門,火乃人身之至寶。』 清・陳士鐸在【石室秘錄】中也認爲:『命門者,先天之火也。』 明・張介賓則強調了命門之中具有陰陽水火二氣,從而發揮對全身的滋養、激發作用。他在【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中提出:『命門爲元氣之根,爲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 明・孫一奎則認爲命門在兩腎中間,非水非火,只是存在著的一種元氣發動之機,是一種生生不息造化之機樞而已,即【難經・八難】所謂的『腎間動氣』。

   他在【醫旨緒餘・命門圖說】中指出:『越人亦曰:「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命門之意,蓋本於此。……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

    綜觀以上各種認識,雖對命門的形態、部位有不同見解,但在命門的生理功能與腎息息相通的認識上是基本一致的。歷代醫家大多認爲命門與腎同爲五臟之本,內寓真陰真陽。明代命門學說的興起進一步爲『重腎』 理論奠定了基礎。因此可以認爲:腎陽即命門之火,腎陰即命門之水。腎陰、腎陽,即是真陰、真陽,或元陰、元陽。古代醫家之所以稱之『命門』,無非是強調腎氣及腎陰腎陽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命門』亦即『生命之門』。正如孫一奎在【醫旨緒餘・命門圖說】中所說:『追越人兩呼命門爲精神之舍,元氣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豈漫語哉!是極歸重於腎爲言,謂腎間原氣,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