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文教学通讯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学子们通过层层考试,有的进入最后一轮选拔,即“殿试”――由皇帝亲自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被录取的进士名单会题写在金榜上昭告天下。“金榜题名”被古人视为人生中的头等乐事。金榜上的前三名进士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代表读书人的最高荣誉。那么,“状元”、“榜眼”、“探花”这几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唐代武则天时,科考的长官宣读“奏状”――报给皇帝的名单,名次最高的考生站在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状元”的名称也固定了下来。
古代填写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到了宋代初期,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
“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新科进士们选出两名最年轻英俊者当“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此,“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南宋后期,“探花”才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