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國學,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感悟與心態,就像漢姦和愛國者,他们都有理由做踐行自己的世界觀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在對待國學的態度中踐行著自己的感悟,這些實踐亦都體現著我們的世界觀,但是,漢姦、愛國者,他们的下場卻是不一樣的。
同理,對待一個文化,其心態亦是很重要的,盡管我們可以兼容百家思想,但是,端正自己的態度畢竟就像樹正自己的世界觀一樣,能讓你遠離漢姦的臭名和失败……
Quote:
[blockquote] 所以我说的是一种文化心态,我觉得《论语》在今天的意义,重要的不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而在于一种文化态度的包容。[/blockquote]
要有能力看见\"我\"的心于丹《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情怀\"二字足以概括。
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字逐句地去做它的注释。
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论语》呢?我们不能说它逐字逐句适用于今天的现实。
《论语》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儒术在罢黜百家之后被推为独尊之辈,这是政治;曾经作为儒学,历代那么多的儒生把自己的一生埋进去,这是学问;也曾作为\"儒教\",和\"道\"、\"释\"并呈庙堂之高。
我们站在今天,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一切我都不去谈。
我想说的是,《论语》是一种文化基因,《论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随时从心中被启动、被唤醒。
我们很小的时候会受到一种教育,讲我们要建立生命的觉悟。
那么,何谓\"觉悟\"?其实这是一个佛家语。
我们回到最本初的字义看看,很有意思。
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呢,是竖心加一个\"吾\"。
所以,觉悟、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在这样一个媒体资讯很发达的时代,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所有想要的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已非难事。
但是,\"见我心\"的能力,未必会因为科技的发达而同步增长。
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发现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复杂了。
我们比过去更艰难,因为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可抉择的东西更繁复。
所以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想,认知心灵,从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一点简单真理,以生活为依据,这就是我们今天重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孔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去遵守它吗?老师告诉他,如果有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恕\",宽恕的\"恕\",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真正的强者心态,这个时候自己也天宽地宽了。
不想勉强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当我们要锦上添花多做一步的时候,也许有一个理性的声音提醒你说\"过犹不及\",那么\"适可而止\"吧。
所有这些话,都耳熟能详。
其实,今天我们如果行走在中国的农村,遇到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奶奶,她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但她仍然知道孔夫子。
也就是说,孔子不是文化人的专利,《论语》也不是高深学问,更不是象牙塔的专属,它其实就是埋藏在我们心里的一种基因、一种方式,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用体温重新焐热它、启动它,让它给我们一点生活经验的分享,一点智慧的激荡,这就足够了。
所以对我们来讲,《论语》不是艰涩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系统解读;《论语》也不是遥远的,我们可以敬而近,而不是敬而远。
真正的经典永远是朴素的,所谓\"道不远人\"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论语》。
易中天其实《论语》它本来就是一个草根的作品,因为孔子这个人本来是一个民间的学者或者说民间思想家。
他虽然也到官方去推销他的这个思想,但是他的这个推销好像是不太成功的,所以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给自己写的关于《论语》的书就命名为《丧家狗》,也就是说,当年的那个孔子也不过是条\"丧家犬\"而已,至于被供上了庙堂,那是后来的事情;而后来被供上庙堂的那个孔子已非当年那个\"丧家\"的孔子了。
《论语》一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它才被供起来,这个时候孔子就有一个\"家\"了,他就开始有了封号,就有了什么庙啊,有了他的店啊等等,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我个人觉得读《论语》的人还不太多。
曹操揽申韩之术,诸葛亮喜欢商鞅,这个时候儒术就与\"百家\"遭遇了。
遭遇的结果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是儒学相对比较衰败的时期,到了魏晋,也不是儒学的时代。
实际上曹操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包括孙权,他们要建立的政权,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法家寒族之政权\"。
陈寅恪先生把曹操建立的政权叫\"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所以那个时候我估计是没人读《论语》的,即使有人悄悄地读,也不一定有前途。
他要等。
要等多少年呢?要等三百六十九年,到了唐代,这玩意儿就有用了。
自从隋文帝设科举制度以后,到了唐代这个东西就非常有用了,但是你得非常有耐心,因为要等三百六十九年,因为魏晋南北朝就是三百六十九年。
于丹要说到读《论语》的用处,其实真正悄悄读的人不是为了\"有用\",因为《论语》读来以后,不一定是要延伸到一种社会功利的实现上,它可能就是一种道德抚慰,使人心安顿。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为什么在夹壁墙中还能发现那些经典?有些人以生命为代价留下这些经典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为了对自己生命有用,可能仅仅是在仓皇乱世中的一种生命安顿。
所以读《论语》的人不会想到他要等三百六十九年,也不会知道后来还有个\"唐\"。
就像《论语》开始写的时候,也不知道后来有个\"三分天下\"。
易中天有人将儒家视为一种宗教,将孔子当做神一样跪拜,将《论语》神格化,但《论语》却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种对孔子的崇拜是\"怪力乱神\"吗?是不是有悖于孔子的思想?我是不赞成把儒学说成儒教的,而且我不赞成把中国说成儒教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没有宗教感的民族,也不知宗教为何物。
中国人有的是什么?巫术传统。
我小时候经常在电线杆上看到字条,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巫术,就是把它当咒语。
中国古代,把《论语》当咒语的很可能有,把《论语》当圣经的,我个人认为,真没有。
现在经常有人问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读《论语》?好像几岁读很重要,读了哪几章很重要,就好像要立竿见影,就好像要把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什么人,骨子里面、潜意识里面都是巫术倾向。
所以中国人是没有宗教感的民族,中国自己也没有宗教,就连道教也不是本土自然产生的,它是外来宗教进来以后,看到人家有宗教,咱也整一个,然后把老子啊庄子啊整出来弄。
但是中国人有个什么情结呢?就是圣人情结,中国人不崇拜真正意义上的神,你看中国的神谱里面,那些神都是人变的,大禹啊,或者后来姜子牙啊。
一个人死了以后,如果他是对国家、民族有功劳的,他就是神;如果他是一般般、没有贡献的,像我这样的,就是鬼--我说的那是死了之后啊。
如果活着的时候就升天了,那叫仙;而活着的时候悟得了无尚的正等正觉的,那叫佛。
这个神性是很清楚的,那当然还有兴妖作怪的,叫妖啊,怪啊,精啊,女的叫妖精,男的叫妖怪,那是另外一类,它是很清楚的。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你崇拜它?于丹\"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为什么会被尊为圣人?就是易老师说的这种实体崇拜、真人崇拜,儒家本初的说法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个概念很好。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经常有人说到超验的东西,说神神鬼鬼怎么样,我们对此大多持两种态度:一种是跟着疑神疑鬼,笃信不移;另一种是断然喝斥说不存在。
但孔子有第三种态度,叫\"存而不论\"。
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理性的态度,他不会盲从或轻易否定,\"六合之外\",我们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存而不论\",它有可能存在,但我不了解,我就不去讨论。
学生问鬼神的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间事,对父母,对国君,对社会,该做的事你做好了吗?你能做到敬事而信,把眼前的事都完成了吗?这点事都还没做好,你还能\"事鬼\"吗?先不想了,你就活在当下。
学生又问孔子,老师给我讲讲死亡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活明白了吗?你知道这辈子该做什么事了吗?还没弄明白吧?那就好好活着,先不用管死的事。
实际上这就是儒家的态度,它没有断然去否定神鬼的世界,只不过\"子不语\"。
不讨论,不一定是反对。
所以我说的是一种文化心态,我觉得《论语》在今天的意义,重要的不是对文化基因的传承,而在于一种文化态度的包容。
也就是在一种文化态度上,很多我们不了解的、误读的、不同立场的东西,不要立马拉出来,一棒子打死,用这样的态度来证明那就是谬误。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绝对的真理和谬误呢?有很多时候是审视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或者某种学说,往往有如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人说我确实摸到象了,它长得就像扇子;摸到尾巴的人说我也确实摸到象了,它长得就像绳子;摸到象腿的人说它就像柱子;摸到象身的人说它就像堵墙。
你能说他们谁摸到的不是真象?最后四个人打起来了。
其实这四个人如果不打,真正进行沟通的话,就无限接近于一头真象了。
所以今天我们追究世界的真相,就应该具有这种不了解时不武断的态度,可以存而不论,你可以不去讨论,你可以说你自己擅长的那个部分,然后大家汇合起来。
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一定是孔子说不存在或是怎样。
其实我觉得很多儒家的东西后来被大家认为是唯我独尊的,要罢黜百家的,这并不是它最本初的意思,它最本初的意思应该是谦逊的、宽厚的,所以它说一言行之终生,行之天下,就是一个\"恕\"字,为什么非得较劲不可呢?中国人在死亡面前的态度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六个字:不怕死,不找死。
所谓\"不怕死\",是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你要坦然接受,不要有太多的畏惧;再说\"不找死\",在历史上,相对于西方来讲,中国自杀的人是比较少的。
屈原是一个激烈的代表,因为他是殉国,他是楚之同姓,他宗庙没有了,郢都已经被攻破屠城了,他是一个很极端个别的例子,你看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文人采取这种激烈的决绝方式的多吗?很少。
所以呢,中国人是很乐生的,既不怕死也不找死,当死亡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好好地事人,不去论这些个世外的\"世界\",这就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
认认真真活在当下于丹孔子一生二事:一个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另一个就是奔走列国,推销他的为政理想、政治主张。
两件事,一件大获成功,传载千秋万代;一件是当时困厄沮丧,惶惶如丧家之犬,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开始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杂糅的,它里面有实践层次的,有针对意识形态的,有针对政治统治的,也有针对哲学的探讨。
先秦时候的文史哲不分家,就是因为它气质杂糅,最初中国的文化还没有明确分支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孔子政治上的失败其实成就了他纯粹的哲学探索跟他的人格理想,所以在今天,我做的这种心得阐发,更看重的是他对每个人内心道德定位的提升,也就是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扣问内心的反省。
孔子说做人要做君子,什么叫君子?\"君子\"二字的含义,我们每个人写一个答案的话,我想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
但是孔子那时候,司马牛去问他,什么叫君子,孔子的解释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叫\"不忧不惧\",就是内心不忧思、不恐惧。
学生不以为然,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了?好像太简单了吧?于是老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叩问自己的心灵去反省的时候,上不愧苍天,下不愧子女,那么他内心有什么忧、有什么惧呢?也就是说,一个真君子,他的内心坦坦荡荡,没有戚戚之怀,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
易中天是这样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有两个层面的,或者说两种概念。
一种概念是等级概念,或者说阶级的概念。
严格来讲,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古代没有阶级,只有等级。
君子和小人一开始是有等级的。
一个人为什么叫君子呢?实际上是君之子,就像公子,公之子,实际上是这样来的。
历史上,西周以来是宗法制。
宗法制有大宗,有小宗;嫡长子所代表的这一系,叫嫡系,也叫正宗,也叫大宗。
什么叫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正妻所生叫嫡,第一个儿子叫长,合起来叫嫡长子。
大家都说中国的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是只有一个的,妻才是嫡,妻之子才是嫡子。
嫡子做什么呢?嫡子做君,或在家做家君,在国里面就是做国君,那么在天下,他就是天子了,就是下一任的天子了。
嫡长子就是君子。
那么剩下的庶子分成的宗就是小宗,小宗之人叫小人。
所以最早它是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家君之子为君子,小宗之人为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等级概念上面的区别。
但是随着阶级分化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在上面的,老是正统的,继承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多,他的品位肯定就高起来了。
他的品格、修养、受教育条件,都和小宗之人不一样,他就越来越有修养,越来越有品德,越来越有品位,最后君子和小人由等级变成了品级。
这个品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品级,一个是审美品级。
按照当时孔子他们的理解,就是君子必须是出身高贵、道德高尚、品位高雅的。
于丹这个审美趣味的延伸,到了魏晋的时候尤其明显。
到了那个时候,九品中正制出现,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这样一直排下来,排成了九品。
下品和上品之间、寒门和士族之间的等级差别越来越明显。
其实在那个时候,原来那种政治权力跟社会地位的划分,更多的开始转移,出现了很多的审美经验。
所以这个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潜移默化,逐渐变成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指代,但是它本初的含义就变了。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文化、历史上,长久以来存在着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形而上\"、\"概念化\",我们习惯的教育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男即女,非对即错。
我们两个人非男即女是对的,但你不能说全世界非男即女就一定是对的。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简单的黑与白,更多的是中间的灰色地带,是从浅灰到深灰的渐变。
我们的文化形态不应该把\"一元化\"作为它强大的标志,多元共生才是一种真正健康的状态。
所以,我们的文化怎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就是它仍然能拓展,能吸纳,能发展,能包容。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到今天为什么能活着?是因为它仍有很多生生不息的元素在我们身上体现。
\"三国\"为什么能在今天作为电子游戏被那么多小孩子喜欢?说明它作为一个概念大家仍然喜欢它。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哪一方和哪一方严重的冲突,那其实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易中天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够自得其乐。
这里的小人不等于卑鄙者,我指的小人是普通人、平常人、正常人。
我们中国道德评价有个很坏的东西,就是一定要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善与恶。
我赞同你刚说的那个\"中间地带\"。
其实君子与小人都处于中间地带。
两端是什么呢?两端最高的那个是圣人,圣人的等级比君子高,最低的那端是恶人,圣人和恶人是极少数极少数。
大量的是中间地带的普通人、寻常人。
那么这种中间地带的人就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是去读《论语》,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君子只能独善其身,我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我发现社会中有一些以君子自居的人,老要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
他以道德高尚者自居,自称是有道德洁癖的人,自称是道德完美的人。
这种人其实跟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一部分人,他可以做君子,因此他可以独善其身。 (待續)
------------------------------------------------
以上文章引自《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和于丹的共作。
網上,這些人就像超女一樣被商家傳奉,但是,撥開這個煙霧,亦有過於我們普通人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好了,上文是偶逐字输入,大家想看下文,到網上一百度一GOOGLE,就可以續下去了,偶就不續了,有侵權之歉啊~~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