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商报 我对费正清先生充满敬意。他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伟大的中国革命》《观察中国》等著述让我领略到了一个史学大师清晰、简洁的历史观。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将历史简化为人名、地名和名词解释的知识汇编,生动的历史由此变得枯燥乏味。费正清笔下的中国历史则鲜活生动而不失公允。我佩服他解释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没有技高一筹的历史眼光,这样的著作是完不成的。可以说,在接触这本《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之前,我就饱受费正清的学术恩惠和文字恩惠。
与史学著作相比,这本带有自传色彩的《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显然更轻松些。费正清在抗战时期来到中国,并结交了大批中国文化人。他的中文名字“费正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的,胡适带着他视察监狱,探望政治犯。抗战胜利之后,他回到美国哈佛大学,创建了哈佛东亚研究所,而他本人也成了中国问题的权威专家,在美国有“头号中国通”之誉。中国邦交正常化之前,他与基辛格谈过中国问题,提出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建议,后来基辛格评价说“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邓小平访美后,费正清曾陪同美国政要访华,邓小平当面感谢他“在恢复中美关系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一切,使得这位研究历史的学者,本身就具有某种历史传奇的色彩。费正清在回忆录中对这些经历自然也是娓娓道来,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费正清绝不满足于“讲完自己的经历即可”的回忆录写法,他的回忆录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部中国半个多世纪历史变迁的剪影。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费正清在此期间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他在抗战岁月来到中国,广泛接触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他对中国社会及其未来走向的基本判断。他甚至一度向美国高层建言,要重视留学英美的中国知识分子,给他们以物质资助,帮助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在抗战的炮声中,这种呼吁显然没有受到重视。
费正清还认为,1928年以后的国民党政权,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并不是保护资本主义,它只不过是一个纯国民党的政府,一个新的派别,一个黑帮,一个如同封建王朝的家族一样掌控了中国政治的利益团体。”因此他甚至建议美国高层改变对华政策,不要迷信蒋介石和他的政权,“国民党作为执政者只为自己而活”。可惜的是,这些声音亦被当时的美国高层所忽视。
应该说,研究中国历史之外,费正清本身也参与和见证了中国五十多年的历史。他与宋美龄、宋庆龄、孔祥熙、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胡适、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费孝通、乔冠华、龚澎等上百位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有过交往,这使得费正清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有了极为饱满的感性基础和现实情怀。现实情怀让费正清的历史研究目光精准,有的放矢; 历史眼光则使费正清的中国研究超越一时一地的现实局限,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一项不朽的事业。这是我读《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之后最大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