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6|回复: 1

[大成拳(意拳)] 论大成拳之三大错误及纠正方法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07-6-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文标目的刺激性.以及由此可能使相当一些人感到的不快,都曾让编者很踌躇了一阵。斟酌再三,冒着挨骂的危险,决定还是原样刊出。本文作者系王芗斋辫子孔庆海先生之传人,现职业从事拳术的研究与教学。文内涉及问题,均是目前很多习练者所关心的,而其观点.显然异于通常之论。因作者是此拳中人,所言多从自己拳术实践而出,故较之以前不少局外者的走马观花、隔靴搔痒要真切。不过,在拳学研究中,现象虽然真实,结论却未必准确的情况常有,冯君之观点是否确础,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与研讨将是有益的,但提倡说理明理,富之有物,反对恶语相向,张口骂人,当然也拒绝那种“说了你也不懂”的故作高深。

作为本文的第一读者,编者综合了一些初习者的疑问,插排在正文的各段之后。所提问题恐怕不值行家一晒,但又确是人们心中所疑,诚望有识诸君念众生求拳之辛苦,拔冗明示。——编者

为了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推出此文与广大读者,特别是大成拳门人共同探讨,以期使大成拳学更加完善、系统和科学。

本人通过多年对大成拳学习、锻炼、探索与研究,发现大成拳中有很多不足和错误,其中有心理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有理论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方面的等等,在此不能用一篇文章全部解释清楚。现将对练习者影响深、危害大的三大错误列出,供同道参考。

第一,在传统拳论中,对头的作用看得特别重要,要求“头顶悬”,并有“低头猫腰、学艺不高”之说。因只有“头顶悬”,在行拳时精神才能饱满,周身才能轻灵。而大成拳以及绝大多数的拳种都认为“头顶悬”就是百会上领。王芗斋老先生在桩功与四形中谈第二层境界时,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们知道,百会下面紧贴着大脑,如果以百会为力点,势必要以下颌内收且上顶的力量来完成百会穴的上领。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下颌的上顶之力正好穿过大脑,经常练功,势必造成大脑经常受到力的向上冲击,使大脑上部受压好像有大石压顶之感。凡出现过这 种感觉的人都知道此感觉很不舒服。本人出现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感和莫明其妙的烦躁感。特别是发力时,冲击大脑的力量更大,造成头晕脑胀,时间久了对大脑的危害极大。我的师父孔先生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身为一代武学大师,在晚年却得了脑脓肿,这也是最后去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百会上领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做才能既保证“头顶悬”而又不损害身体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枕骨处上领,也就是内功经中所说“上提玉楼,提玉楼者。耳后高骨也”。读者不妨一试,只要此处一领,头顶自悬,大脑不受力,非常清醒且精神饱满,并且下颌自收有藏喉之功,感觉身体轻灵,步法骄健。

提问:从上文看,作者不反对“头顶悬”,反对的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顶悬”。那么,王芗斋先生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说的就是“以百会为力点”做“头顶悬”么?如果是,希望能进一步提供王芗斋的有关言行加以证明。

第二,发声可以称为大成拳的绝学,由于这种独特的声由内转功夫,发声时气不外出,不但能直接震撼对手,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功力很有帮助。正是由于这种技击上的优势,才造成养生上的极大错误。

我们知道,由于发声时气不外出,造成胸腔内的压力明显增强,使心脏所受的压力明显加大,久而久之,必将对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我的师父孔先生就是直接死于声、力并发引起的心脏病;王选杰先生的去世不能不说与经常的发声发力对心脏的损害有直接的关系。

发声既能增加功力,又对心脏有损害.那么我们如何来对待发声呢?其实这是一个怎样掌握发声“度”的问题。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在学习阶段练习发声,掌握后平时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二是年轻时练习发声,到一定年龄,特别是进入老年时要少发声甚至不发声;三是改变发声的字音,使之变成声气并认,减小胸腔对心脏的压力,如发中“哼哈嗨”等声音。总之,我们练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技击上的功力,而造成对身体上的伤害。力很有帮助且在技击上具有优势,但若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健身,则使用这种方法就是错误。现在问题是,如果有人在一段时间内,习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技击水平(如备战拳王争霸赛),这种训练是对还是错呢?文中提到了“度”的掌握,但人们因为所做事情目的不同,度的标准是否也会不同呢?冯先生改进了发声训练,这种改进,是在纠正大成拳技击理论的错误,还是仅仅在纠正大成拳养生练习中的错误?

第三,大成拳有些地方违背了人的正常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了教学程序及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下面就以本人为例来分析说明。 

绝大多数练武者都知道,大成拳的七步功法也叫七窍法门是: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发声、推手及实作。我虽然有不错的武学基础,可在初学大成拳站桩、试力、摩擦步时,还是感到很难理解。如站桩是站什么的怎样站?试力的作用如何怎样试?摩擦步是干什么的怎样走等等。还有“形松意紧”,“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等,很难做到,只能按师父的要求去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以及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师兄弟之间的交流切磋,才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其方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师父另外教一部分人练习拳击、散打等内容。问其故,师父解释说:“大成拳可说是集传统武学之大成,是中华至高无上的学问,它的门槛很高,不是一般习武者能进得来的,与其让他们学习层次高理解不了没有用的东西,不如让他们学习一些层次低好理解多少有点用的东西。”我听后哑然。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7-6-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大成拳之三大错误及纠正方法

我通过多年艰苦的学习、锻炼、交流、探索与研究,掌握了大成拳理论并功夫上身后,返回头来去看看自己所走的路,简直就是一条崎岖的山路。

仔细分析其原因:第一由于违背了人的正常的心理,造成了练功程序上的错误。我们知道,武术的精髓在于搏击,而搏击的核心是发力,可以说武术中所有功法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的。而大成拳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在七窍法门中,由于把站桩、试力、摩擦步排在发力之前,在学习和训练时不知是干什么的,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既使最后练出来了,也是糊里糊涂被动找出来的,必然走很多弯路。

第二由于当时科学还不够昌明,对人体生理方面的科学还知之甚少,在教学时违背生理,必然造成教学方法上的诸多错误。如:教学前的准备活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休息就没有训练、运动的强度、运动的周期、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运动内容的合理搭配,以及运动与饮食的关系等等方面的错误,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周期延长。

由于以上原因,使所有学大成拳的人都走了不少弯路,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损失,最重要的是白白浪费的青春将一去不复返;还使一部分想学习大成拳的人被拒之门外,这实在是可惜可叹。

既然大成拳在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错误,那么该如何纠正呢?本人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探讨,并在学员中.反复实践验证,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训练程序和教学方法,暂名为“平衡通径法”。此法将直指大成拳乃至整个武学的根本和核心,能很好的符合人的心理与生理,不仅使学员很快摸到要领,还将极大缩短训练时间。此法的出现必将造福大成拳爱好者乃至整个武林,现正向外全面推广。

 提问:上文认为大成拳的七步功法,其教学程序违背了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那么人们在追求搏击的核心——发力时,其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应该是怎样的呢?七步功法相互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它们在大成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自处在什么位置,何以将发力排在站桩、试力、摩擦步之前,习练者生理、心理就正常,就可以知道在干什么了呢?王芗斋所传之大成拳,所谓的七步动法,是对训练内容的概括归纳还是对训练程序的严格规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