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1|回覆: 1

[醫藥臨床] 【本經】:惡瘡敗疽 白及來醫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5-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白及『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本經】)

    白及味苦甘微寒,肉質肥厚,富有粘汁,筆者用白及,未將其視為收斂止血藥,而遵經旨將其視為主癰腫惡瘡敗疽之藥,用於肺膿瘍、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內科常見疾病中。

    肺膿瘍早期咳嗽胸痛發熱,咯吐腥濁痰,或膿血相兼,因其系風寒停留胸中,蘊發痰熱膿毒,當以清熱解毒,排膿化瘀之法,不當收斂補澀。然若持續咳嗽,咯吐膿血或鮮血,低熱汗出,形體消瘦,已為慢性者,貴州名醫石玉書先生有排膿養肺湯(生白及、炒冬瓜仁、泡參、天冬、地骨皮、金石斛、苦參、天麻)頗為實用。筆者用此方時常酌加萬年蕎30克(或魚腥草30克),以增清肺解毒之功能;若食欲不振,便溏,加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

    大黃白及甘草湯用於消化道出血證已經數十年,為各地所常用之成熟驗方。考慮到消化道潰瘍之形成,多因氣血虛寒,故平時胃痛隱隱,得溫而散,然其驟然出血之直接原因則多系辛辣厚味灼傷血絡所致,故用大黃清胃瀉火,白及在此非僅收斂止血,實能癒合破損之傷口及血絡而止血。

    若吐血便血纏綿不止,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者,筆者常用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加白及治之,若脾胃虛寒之便血,則用黃土湯加白及治之。

    若消化性潰瘍長期不愈,疼痛不適,屬敗疽、死肌之類也,則以黃芪建中湯加白及治之,因知其可斂瘡瘍之久潰。

    一般慢性胃炎,胃鏡視之,多有胃粘膜糜爛及出血病灶,筆者認為其病理也類癰瘡,常以炒地榆與白及治之。若糜爛較明顯,炒地榆用量較多;若出血病灶較大,則白及用量較多。堅持服用月余,每有良效。

    胃之陰疽者,害莫大於惡性腫瘤,筆者用白及、雲南白藥及焙乾之刺蝟皮研末,每日服之,有一定療效。

    潰瘍性結腸炎雖屬慢性病變,亦需清熱解毒,祛濕斂瘡之法為基礎。筆者認為此病結腸局部之潰瘍必屬敗疽死肌之類,常擬下方治之有效。處方為:白芍、赤芍、炒地榆、生白及、木香、檳榔、馬齒莧、當歸、焦術、熟軍、厚朴。

九天雲中龍 發表於 2025-3-30 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經】論白及主治芻議

【神農本草經】將白及列為"主癰腫惡瘡敗疽"要藥,實具深意。白及味苦甘而性微寒,其質潤多脂,得坤土之精而具斂瘡生肌之效。觀歷代醫家運用,其功實不止於收斂止血,乃外科生肌斂瘡之聖品,內治臟腑潰爛之良藥。

肺癰一證,初期多屬風熱壅肺,當以千金葦莖湯清泄為要;及至潰膿期,石玉書先生排膿養肺湯取白配合冬瓜仁、天冬等品,正合"敗疽傷陰"之經旨。白及在此方中非徒止血,實能修復肺絡損傷,與【本經】"主死肌"之說暗合。余臨證加萬年蕎、魚腥草者,乃宗【日華子】"消癰癤"之訓,取其解毒排膿之功。

至若大黃白及甘草湯治消化道出血,尤見配伍之妙。白及質粘性澀,能形成保護膜以護創面;大黃苦寒降泄,導瘀熱下行。二者相伍,一斂一泄,共奏止血生肌之效。此正合【本草求真】"白及澀中有散,補中有破"之論。

今人用白及多囿於止血,而忽其"主癰腫"之本功。觀潰瘍性結腸炎之久潰不愈、胃黏膜之糜爛損傷,皆可視為"內癰"之屬。白及修復黏膜之功,實本於【本經】"生肌"之旨。然需注意:癰疽初起屬實證者忌用,此【本草經集注】早有明訓。

要之,白及之用,當以【本經】為綱,參合後世發揮。其性雖斂而不滯,能入血分以生肌,入氣分以斂瘡,誠內外兼治之良藥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