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已故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先是因为『制片人下跪求排片量』而引起舆论热议,现在终于靠电影自身质量赢得了口碑。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徒弟游天鸣一个人在师父焦三爷墓前,孤独地吹奏着『百鸟朝凤』这支唢呐匠心中最神圣的曲子。坐在影厅里的笔者,听着苍凉悲鸣的唢呐声,久久不忍起身。
〖百鸟朝凤〗以唢呐匠游天鸣的成长为故事主线。他历经千辛,排除万难,经历了师父焦三爷的重重考验,凭借无比坚韧的毅力、不知疲倦的练习以及对唢呐匠德行的坚守,最终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但却无法挽回唢呐日渐被人遗忘的衰败之势。
影片提出了一个宏阔的命题,那就是,传统技艺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时,该如何予以回应,如何既能保持自己的传统、又能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存?
面对金钱的诱惑,焦三爷坚决不肯为德行低下之人演奏『百鸟朝凤』,坚守着唢呐匠朴素的内心追求和这种追求背后朴素的社会伦理。通俗点说就是,焦三爷认为即使市场经济大浪冲击,有些规矩也还是不能破的,给再多的钱也不能破。然而,悖论也在此,恰恰由于对传统的执着与坚守,反而加速了传统的消亡。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许多人们曾经熟悉的传统技艺都遭遇到生存困境,一些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面临式微。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我们走过了别人几百年才走过的迈向现代文明之路,但却不得不面对诸如唢呐这样的传统技艺被日渐边缘化的困境,以及这些传统技艺背后『道』的消失。
关于如何保护这种『道』,邻国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自1853年佩里叩关,经过一个多半世纪的发展,日本已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国家。很多手艺人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从事一门手艺,没有因为现代文明的冲击而彷徨失措进而抛弃自己的传统,这是令人深思的。如果仅仅把传统技艺当作一种乡愁,仅在宏观叙事意义上慨叹传统的消亡,而不像日本那样几代人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恐怕这些技艺更难以在现代社会保全。
一曲〖百鸟朝凤〗,背后是乡土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今天,如何使传统技艺在回应现代挑战中涅槃,进而如何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以重塑现代中国文明,这一命题已非常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对文化保护机制的考验,同样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