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22|回覆: 0

[成語典故] 木已成舟

[複製連結]
+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11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木已成舟】涵義

樹木已經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木已成舟】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據你說來,則木已成舟,實難挽回了?”

【木已成舟】辨析

【木已成舟】讀音:mù yǐ chéng zhōu

【木已成舟】近義詞:米已成炊、覆水難收、木已成桌

【木已成舟】反義詞:變幻莫測

【木已成舟歇後語】:生米煮成熟飯

【木已成舟】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

【木已成舟】造句

1、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可謂木已成舟,後悔也來不及了。

2、暫等兩天,讓事情定了案,到時木已成舟,我看他們還能怎辦?

3、他們倆的事已經木已成舟,就不必再去阻止了。

4、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5、她的辭職案公司都已批准了,木已成舟,難有轉還餘地。

6、哦,我無力改變,木已成舟,不過你該知道沒有一天我不在自責。

7、她都嫁作人婦,木已成舟,你再追悔也沒用。

8、這個婚不該結,但木已成舟,它也不能再人為地解除。

9、這已經是木已成舟的事情了,因此我們還是提前開始計劃細節部分吧。

10、等到米已成炊,木已成舟,風悅知道了又怎麼樣,大不了就是翻臉,他又不是非得求着風悅和他做朋友,再說現在,他也只是假意,並非真心。

【木已成舟】成語接龍:

木已成舟→舟車勞頓→頓首之禮→禮崩樂壞→壞法亂紀→紀綱人論→論心定罪→罪惡貫盈→盈盈秋水→水火無情→情比金堅→堅不可摧→摧鋒陷堅→堅額健舌→舌鋒如火→火妻灰子→子夏懸鶉→鶉衣百結→結舌鉗口→口口相傳→傳為美談→談空說有→有一得一→一成不易→易如翻掌→掌上觀紋→紋風不動→動盪不定→定於一尊→尊古卑今→今雨新知→知止不辱→辱國喪師→師出無名→名利雙收→收成棄敗→敗於垂成→成算在心→心活面軟→軟香溫玉→玉汝於成→成敗論人→人事不醒→醒聵震聾→聾者之歌→歌舞昇平→平地樓台→台閣生風→風流瀟灑→灑掃應對→對牛鼓簧→簧口利舌→舌戰群儒→儒雅風流→流離失所→所作所為→為民父母→母難之日→日新月異→異木奇花→花樣翻新→新婚燕爾→爾汝之交→交淡若水→水米無交→交頭互耳→耳聞目染→染指於鼎→鼎足而立→立少觀多→多凶少吉→吉祥如意→意在筆先→先睹為快→快刀斬麻→麻痹不仁→仁義之師→師直為壯→壯發衝冠→冠絕一時

梁姑 發表於 2025-4-1 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木已成舟"之文化意蘊】

"木已成舟"一典,實為華夏民族實踐智慧之結晶。其語出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以樹木經匠人斧鑿終成舟楫為喻,形象揭示事物發展至不可逆轉階段之理。此成語之妙,在於將物質轉化過程升華為哲學認知,較之"覆水難收"更顯主動創造之意蘊,較之"生米煮成熟飯"尤見文明演進之軌跡。

考其語法結構,"木"為主語,"成舟"為完成態謂語,中間"已"字尤具時間張力,暗示從原料到成器的質變過程。古人造舟,必經選材、斫削、組裝諸工序,一旦舟成下水,則斷無返木之理。此與【周易】"窮則變,變則通"之理相通,皆言事物發展有其客觀規律。

今人用此語,多含三重境界:其一為認清現實之智,如例句中"事到如今"之嘆;其二為尊重規律之度,如"不必再去阻止"之達觀;其三為前瞻謀劃之識,如"提前計劃細節"之務實。此三者,恰合【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之義。

至若"木已成桌"之變體,雖屬戲謔,然可見漢語構詞之活性。然則文化傳承貴在守正,運用之際,當存敬畏之心,方不負先人造語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