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6|回覆: 0

[城建考古] 白洋淀地區考古學文化的演進歷程

[複製鏈接]
文強 發表於 2017-8-10 2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白洋淀的形成與全新世自然環境變遷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現存最大的常年積水湖泊。白洋淀地區這一區域概念來自於自然地理學領域的白洋淀流域,包括匯流形成白洋淀水域的8 條河流所構成的扇形水系區域,範圍大致在太行山東麓的拒馬河與滹沱河之間,差不多即今天保定市的全部行政區域,以及任丘市一帶。此乃廣義的白洋淀地區概念,而一般常用的人文地理意義上的狹義概念主要是指環白洋淀水域周圍的平原地區,主要涉及容城、雄縣、安新、徐水和任丘等縣域。這也是本文內容所論及的地理範圍。

  白洋淀的成因一直以來備受地理學界的關注。目前比較統一的研究成果認為,全新世中期以前,白洋淀所在地域尚未形成大面積的連片水域,其古地理環境是古黃河北岸的淺平窪地,存在許多游移的不穩定的瀦水窪淀,而出現大面積統一水面並具固定形態的白洋淀乃是人類歷史活動的結果。具體說來就是北宋年間為防禦遼軍而進行的大規模築堤與圍河,為白洋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自然環境變遷直接影響着人類文化的生存方式與發展面貌。作為典型的沖積低平原與淺湖沼地貌形態的白洋淀地區,是研究全新世環境變遷及古環境與古文化相互關係的重要地域。全新世白洋淀地區的古環境演變可為3 個階段:距今11000~8000年的早全新世,氣候主調冷干,植被為以松為主、間以少量闊葉樹的森林草原。沖積扇出現,古河道發育,局部窪地淤積為水面。距今8000~3000 年的中全新世,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為以松、櫟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草原,沼生、水生植被大量增加。喜暖、喜濕、喜沼澤動物也大量增加。河網密布,沼澤、窪地、牛軛湖發育。距今3000 年以來的晚全新世,氣候趨向溫涼偏干,闊葉林與沼生、水生植被減少,窪地湖沼水域收縮。多年來該區域考古發現的資料證實,全新世氣候暖濕與冷干的交替變化,直接影響到遺址分布的數量和所處的地貌位置,亦影響到人類對居住點的選擇,與此同時也影響着史前文化的經濟生活類型。

  白洋淀地區古地理環境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該地域在漢代以前屬於古黃河下游地區,北流經河北平原入海的古黃河與西面的太行山脈之間,形成一條南北向狹長的地理走廊,而白洋淀地區正處於這條走廊的北端前沿。自然地理意義的白洋淀流域孕育並影響着人文地理意義的白洋淀文化區,白洋淀地區成為河北古文化遺存分布最密集的文化區之一,並且深受太行山東麓地理走廊的影響而具有濃厚的走廊文化特性。

23b438548a7af4cfcd97c30ef13ec323.jpg

圖一 白洋淀地區先秦時代遺址分布圖


  二、史前時代的太行山東麓走廊文化

  距今約12000~4000 年間的史前時代,白洋淀地區生存傳承着繁榮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已發現的考古文化遺存,大致可分為8 個連續發展的階段:

  1.新石器時代早期早段文化(約10000-8000 年BC.)目前僅發現徐水南莊頭遺址。出土早期陶器,對研究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生存方式、陶器起源以及當時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新石器時代早期晚段文化(約6500-5000 年BC.)遺址數量較少,主要有容城上坡一期、安新梁莊下層等。典型遺蹟發現有房址,典型遺物有石磨盤、石磨棒、裝飾幾何形紋飾的陶直腹盆和支腳等。此類遺存屬北福地一期文化系統,同時與磁山文化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時代亦應大致相當。

  3.新石器時代中期前仰韶時代文化(約5000-4700 年BC.)遺址數量驟然增多,以安新留村遺址下層和容城北城遺址為代表,另外還有安新梁莊上層,容城北莊、溝西遺址等。典型遺蹟有房址,代表性遺物為陶釜和陶支腳,其次有缽、壺、盆、罐等。該類遺存早於後崗一期文化,略晚於北福地一期文化,屬於一支前仰韶時代文化遺存,可稱其為北福地二期文化。

  4.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代早期文化(約4700-4000BC.)遺址發現的較少,以安新留村遺址上層為代表。典型陶器有紅陶缽、盆、壺、罐、鼎等。文化性質屬後崗一期文化。

  5.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代中期文化(約4000-3500BC.)遺址發現的很少,目前只有任邱三各莊遺址一處。代表性陶器為彩陶缽、盆等,多飾紅褐彩,圖案有弧形三角、圓點等。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有不少相似之處,年代亦應大體相當。

  6.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時代晚期文化(約3500-3000BC.)遺址數量很多,以容城午方一期為代表,另有容城東牛、溝西、南莊等。典型陶器為筒形罐和彩陶,以紅彩為主,圖案常見條帶紋、三角形紋、網紋和斜條紋等。彩陶與大司空類型文化有些相似,年代也大致相當。

  7.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時代末期文化(約3000-2600BC.)遺址很少,主要有容城上坡二期、徐水瀑河等。發現遺物有夾砂夾雲母紅褐陶罐、盆和泥質褐陶缽,有少量彩陶等。屬仰韶末期向龍山時代過渡文化遺存,約相當於廟底溝二期,文化性質基本屬於雪山一期文化。

  8.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時代文化(約2600-2000BC.)遺址較多,以任邱啞叭莊遺址一期為代表,另有容城河西,安新申明亭、淶城等。陶器群以灰陶和黑陶為主,流行繩紋、籃紋和方格紋,器形以各式的瓮、罐類平底器為主。與冀南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存有不少相似之處,時代亦大體一致,屬於後崗二期文化。

  上述8 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代表了白洋淀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8個階段。這一編年體系基本上是連續的,它是研究這一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標尺。南莊頭是本地新石器文化的起步。北福地一期文化代表着太行山東麓史前文化的第一個高峰。北福地二期文化是後崗一期文化的直接前身,兩者前後緊密相繼,成為太行山東麓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性文化。
三各莊遺存應是廟底溝類型彩陶向太行山以東地區傳播的結果。以午方、東牛遺址為代表的遺存,雖與冀南地區的大司空類型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同時更具有本地的乃至北方的色彩。以啞叭莊一期為代表的龍山遺存,與冀南地區的龍山文化基本相似,應同屬華北平原地區龍山文化系統。

  白洋淀地區新石器文化的發展軌跡顯示着自然環境變遷的深刻影響,尤其表現在聚落分布及其數量方面。前仰韶和仰韶晚期的聚落遺址數量多且分布廣,此時期恰巧大致對應於中全新世的兩次冷期,而處於全新世大暖期盛期的仰韶早期和中期的遺址數量反而很少。這種現象正說明氣候變化導致的湖沼漲縮,對史前人類居住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縱觀白洋淀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文化譜系發展表現出斷裂性和複雜性,文化面貌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性,還始終包含有一些北方地區文化遺存的因素。所有這些特徵歸結起來就是具有走廊文化的鮮明特性,這正是由於該地區處於太行山東麓走廊地帶,是中原與北方、山東與黃土高原等四方考古學文化交互影響之地,因此這一地域的新石器文化在發展與傳承進程中必然飽含了濃厚的走廊文化色彩。



1ba9b731cd9172d83de9bd0bcb2712e9.jpg

前仰韶時代陶器(均容城北城遺址)

2d7afb998b11a1b337f9f3de641006fd.jpg

仰韶時代晚期陶器(均容城午方遺址)

3da98cafac134a9e71e22374b954b7ec.jpg

北城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房址

2d974a250b90bf3173dfc74531b7bd50.jpg

仰韶時代末期陶器(均容城上坡二期)

  三、夏商周王朝的北疆文化

  夏商西周三代,華夏王朝鼎盛於中原腹地,其燦爛文化影響波及四方,地處古黃河下游的白洋淀地區介於華夏與戎狄之間,屬於中原王朝的北疆。因此,該地三代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繼續保持着史前以來的複雜特性,仍然具有鮮明的走廊文化特色。

  夏代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比較豐富,主要遺址有安新辛莊克一期、容城上坡三期、白龍、午方,任丘啞叭莊二期等。典型陶器群為灰陶繩紋高領鬲、甗、盆和豆等。文化面貌介於先商文化與夏家店下層文化之間但獨具個性,亦即屬於中原文化系統與北方文化系統交接地帶的特殊文化,被稱之為下岳各莊文化。

  商代時期的文化遺存比較複雜,至少包含兩個文化系統:屬於中原商文化體系的有容城上坡四期、任丘啞叭莊三期等,年代集中於商代晚期。典型陶器與殷墟遺存基本相似,主要有繩紋袋足鬲、簋、盆、瓮等。文化性質與殷墟文化同屬於一個體系,但包含有某些北方文化的因素,如上坡遺址四期發現的繩紋花邊鬲等。屬於北方文化系統的主要遺址有安新辛莊克二期,典型陶器有繩紋袋足高領花邊鬲、大口盆等,文化性質屬於北方系統的圍坊三期文化。

  西周初立,即分封燕國經營北方,因此燕國成為周王朝的北方屏障。然而關於西周之燕的歷史記載語焉不詳,燕都之外的考古遺存也寥若晨星。白洋淀地區西周時期的遺址發現很少,主要遺址有任丘啞叭莊四期等,出土陶器有繩紋袋足鬲、罐等,文化性質屬於中原西周文化。

  白洋淀地區三代時期考古學文化的走廊色彩,較史前時期呈現出更多的南北流向特徵,具體表現為:或屬於中原系統文化而含有較多北方因素,或屬於北方文化系統而包含某些中原因素,或介於中原與北方之間而自成獨特一系。此與中原繁盛的夏商周王朝具有強烈的文化凝聚與輻射作用有關,中原文化向北方的引進與傳播主要是通過太行山東麓走廊進行的,而白洋淀地區恰正是這條走廊北端的門廊地帶,南北兩支系統的文化在此碰撞、對峙與融合,不僅形成當地獨具地方色彩的走廊文化,而且對中原三代文化的發展與豐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e43ec4124f425cefe6bec84130f9aa92.jpg

夏代時期陶器(均容城上坡三期)

b93429c41522ec796d4d3022ca8c1070.jpg

商代陶器(均容城上坡四期)


  四、東周燕國的南境文化

  進入東周,燕國之跡屢見於史,考古學遺存也豐富多彩。據史載,春秋初期燕桓侯遷都臨易。戰國時期的大部分時間,燕國的南疆以易水為境,白洋淀地區正處於燕國的南境地帶。

  春秋時期的燕國遺存發現的較少,主要有容城南陽遺址一期、徐水大馬各莊墓地等。典型陶器有柱足鬲、袋足鬲、罐等。戰國時期的燕國遺存較為豐富,主要有容城南陽二期、安新北劉莊、徐水遂城、任丘啞叭莊五期等。典型陶器有繩紋筒形釜、罐、豆等。

  南陽遺址面積巨大,現存有多處大型的夯土建築基址遺蹟,四周城牆遺蹟也有線索可尋。曾發現隨葬有青銅禮器和陶器的墓葬,出土銅鼎、壺、戈等,其中有銘文“燕王職戈”、“西宮”等,一些陶器上有戳印的“易市”字樣。種種線索表明,南陽遺址很有可能即戰國時期的易,亦即春秋初期桓侯所遷都的臨易。

  戰國時期,燕國南境的另一個著名標誌就是沿易水修建的燕南長城。燕國的北長城主要防禦東胡與山戎等北方部族,而南長城則主要是面對趙與齊。考古發現的燕南長城遺蹟,西起易縣太行山下,向東蜿蜒經徐水、容城、安新、雄縣、文安等縣,直至大城,總長近260 公里。這條易水長城不僅是燕國的南境線,同時也是燕趙兩大王國的分界線,更是燕趙兩支重要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帶。

  東周燕國文化的構成以中原和燕國本地成分為主體,同時含有一些北方文化因素。易水及長城、易都與下都武陽等,共同構成了東周燕國的南境文化。白洋淀地區戰國時期的燕國南境文化,不僅飽含趙齊等中原諸侯國的同質文化淵源,同時也夾雜某些北方戎狄部族的文化因素,但同時更具有春秋以來燕國文化的本地特色。這也是自史前以來走廊文化傳統的長期延續。

3d377a36e2c13e26cecf57d99acec5c9.jpg

f2915da7bc0df1a872ca17e66bc8d22c.jpg


  五、秦代以後的文化遺存

  秦統一六國,廣置郡縣,白洋淀地區屬廣陽郡易縣。西漢時置幽州刺史部,白洋淀地區分屬容城縣與易縣。東漢時該地域又歸冀州刺史部,自此直至北朝,該地即處於幽州冀州之間的邊際區域,或冀州或幽州或分而屬之。幽冀雖是行政分野,但其中先秦燕趙邊際的歷史痕跡依然可尋。北宋時期,宋遼以白溝河為界對峙相持,白洋淀地區即成為宋王朝的北疆邊防地帶。金代以後,隨着北京成為京師都城,白洋淀地區因此進入京畿地區。

  漢代的河北平原經濟發達,人口與城鎮稠密,此種景象如實地反映在考古遺存方面。容城、雄縣、安新等縣域保存有較多的漢代墓群,一些墓地的封土尚存。這些墓葬的主人多屬於西漢涿郡或東漢河間國的貴族,隨葬品中常見銅器和彩繪或飾釉陶器,代表着幽冀兩州邊際地區的漢文化特色。

  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考古遺存當屬雄縣發現的地道遺址。地道連接雄州與霸州,長度約35 公里,構造為磚砌券頂,洞寬與高大多約為1—1.5 米,存有燈龕、通氣孔等附屬設施,以及瓷碗、瓶、缸等生活用具。這些地道既可用於駐軍防禦,也可用來傳遞聯絡,當屬北宋邊防工事類遺存。防禦遼軍的工事不僅挖掘地道,還有大規模的築堤與圍河,因此而形成了穩固的統一的大面積水域的白洋淀,有些地段的圍堤順勢利用了戰國時期的燕南長城牆體。因此可以說,現今的白洋淀水域本身即是一處大型的古代土建工程遺蹟。另外,宋遼相持於白洋淀地區,幾乎是前代燕趙分野、商文化與北方文化對峙於這一地域的歷史重演。此正是太行山東麓地區連綿不絕的走廊特性文化的具體表現。

  六、小結

  太行山東麓走廊地區是中原與北方兩大古文化區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而白洋淀地區則是這條走廊中的重要中間節點,自史前以來南北兩種系統的文化時常在這一地帶發生迎面接觸,從而形成文化走廊中的文化邊際區。考古發現所見這一地區自1 萬年以來的古文化遺存,其文化面貌及性質特徵既有太行山東麓文化區域的走廊文化共性,也存在着白洋淀地區文化的突出個性:即文化演進傳承過程中呈現出長期的邊際性特徵。這一文化特性的主要表現是,數千年來的文化發展進程始終處於南北兩種不同文化板塊與體系之間的接壤地帶,亦即兩個文化區系之間的夾縫地帶。隨着南北交界的游移變更,所屬文化區系時而變換,在兩種文化的碰撞、對峙、交鋒、融合等背景下,導致白洋淀地區的文化屬性常常具有兼容性色彩。然而正是在這種融合與拒絕、兼容與保持的文化交錯中,白洋淀地區古文化的發展呈現出奇異的光彩,甚至造就了白洋淀大面積穩固統一的水域本身。

  (來源:中國考古網 原文刊於::【中國文物報】2017年5月19日5版)

責編:韓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