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39|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搞懂臨帖的5組"對立關係",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1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臨帖是學好書法的必要階段,是通向書法創作不可或缺的橋梁。只有打下堅實的臨帖基礎,繼承前人的書法精髓,才可能創作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佳作。然而,真要臨好帖並不容易,我們需要理解好臨帖過程中的五對概念。

一、選帖和讀帖

歷代傳承下來的碑帖極其豐富,選帖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初學書法,選擇得當,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誤入歧途,事倍功半。一般而言,經歷了歷史的篩選和檢驗,流傳下來的經典法帖是臨摹的好範本,如二王法帖、魏晉南北朝碑刻、隋唐寫經……選帖時,應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經典範本,避開當代的流行書風,這就是『取法乎上』。

bd6150925a664629384a4bb3cd68aec6.jpg

讀帖,就是讀碑帖上的字,揣摩其點畫、線條、結構和章法,感受碑帖的氣息韻味,心摹手追,長期沉浸其中。讀帖是學習書法的有效方法,黃庭堅說『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隨意』,宋代姜夔在【續書譜】中引用唐太宗的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於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理,然後刻意臨摹』。這裡所說『觀』、『諦觀』,即是讀帖的意思。通過讀帖深入研究書法線條的粗細、大小、長短、正斜、濃淡、方圓等元素,使帖中字爛熟於心方能出於手,顯於紙,成就佳作。讀帖還要善於聯想,要善於比較歷代名家不同的運筆,結體和章法特點,涉獵廣博,創作時才能胸有成竹。

48dbb16fa5a19dd779bc59a04954485e.jpg

二、對臨與背臨

『對臨』是對著碑帖臨寫。可分成兩步走,先『格臨』,然後無格臨寫。『格臨』即在九宮格或米字格中臨寫,這樣有助於找准字形字態。『格臨』熟練後,可在無格紙上對臨單字、字串、字組乃至通篇。對臨時應儘量忠實於原作的點畫、結構、章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臨寫。

『背臨』是憑記憶默寫。可以先『背臨』局部,然後漸次增加,最後默寫全篇。默寫完畢,一定要與原帖比對,不斷改進,務求形神畢肖。背臨是爲把原帖的筆法、章法、神韻等書法要素熟記於心,做到熟能生巧。

三、入帖與出帖

入帖,指臨摹碑帖,沉浸其中,達到形神兼備的狀態。入帖的目的是通過對經典法帖的臨習,熟悉古人的書寫方式,用筆方法、結體技巧以及美學內涵,爲我所用,走上正確的學書道路。

bc6f86868e4c73d7276ae1eed3298f74.jpg

出帖,指入帖之後再走出原帖的束縛,寫出新意。出帖時才能真正的運用傳統的技巧法則,抒發自己的情感,寫出屬於自己的,能夠打動人的作品。

人們常說『師不泥古』,『師』就是入帖,『不泥古』就是出帖,由此可見兩者之間是先後關係。必須先入帖,再出帖,才能有所成就。如果只能入帖,而不能出帖,則沒有自己,沒有靈魂,始終是提線木偶。如果沒有入帖,出帖也就無從談起了,無根之水,終是『野狐禪』而已。四、意臨與創作

意臨,是指臨摹碑帖不要求形似,但求神似。意臨的目的或取筆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風格、或取意境等等不一而足。明代沈灝在【畫塵】中說『不在對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議』,意臨在臨摹中保留自己的風格特徵,是臨摹向創作過度的有效方法。

創作,是指純熟的運用臨古和創新得來的筆墨技法創作書法作品。創作需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解感受,突出個人風格特徵,是比意臨更高的書寫層次,也是學習書法的終極目標。

fb8a363d30e7cb6e9b1ab257c6c1da78.jpg

五、極慮專精與博涉多優

臨帖,貴在『極慮專精』,不要貪多。精選一帖、一家,一反覆臨習、研究、吃透,悟出其中精髓,紮根其中,這樣才能下筆有由,不逾規矩。紮根一家的同時,也應該博覽群帖,開闊眼界,多方臨摹,博取眾長。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專精』與『博取』是辯證統一的,沒有專工就無所謂博取,沒有博取只有專精也無法脫胎換骨。

70763ebfcb7a723aec318aa73347808c.jpg

臨帖時弄清楚這五對關係,臨帖的方法、過程和目標就很清楚了,可以戒除急躁貪多、臨帖毛躁、胡亂創作等毛病,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