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最爱的有两样,女人和书画。前者伺候肉体,后者是由『男人们』伺候的精神食粮。所以,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女人、爱丹青』的皇帝。虽说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徽宗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
宋徽宗赵佶 〖听琴图〗 故宫博物院藏
在位期间,他设立了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将画画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通过考核入翰林图画院(即宣和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要好。
画学、画院培养了一大批丹青之才,其中有三位更是惊艳千年。
得徽宗亲授画艺的早逝天才有一个人,生于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宋徽宗亲授其画艺,十八岁完成旷世奇画〖千里江山图〗,位列古代『十大名画』之一。但此后他便杳无音信,直至英年早逝。在画史上几乎找不到他的身影,这个人就是王希孟。
| 千 里 江 山 图 里 的 山 |
王希孟的故事,要从他的时代说开去。
王希孟生活在北宋后期,那时的国力已如强弩之末,但是文化生活却异常发达。这既是『重文抑武』国策的结果,也有赖于一个人的推动,他就是书画皇帝宋徽宗。
| 千 里 江 山 图 里 的 水 |
宋徽宗爱画,大力发展翰林图画院,一时间画院人才济济。为了持续性提高翰林图画院的艺术功力,宋徽宗建立了『画学』,也就是皇家绘画学校。王希孟是画学中的一员学徒,后来被『召入禁中文书库』,也就是宋代的中央档案馆。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进入翰林图画院,也许是因为未能通过考试。
| 千 里 江 山 图 里 的 建筑、渔船 |
可能是为了改变命运,王希孟『数以画献,未甚工』,屡屡向宋徽宗呈现画作,但作品都不是很优秀。不过宋徽宗可不是平凡的人,他独具慧眼,认为『其性可教』,于是找来王希孟,『亲授其法』,不到半年的时间,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献上高头大卷〖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
宋徽宗收到此图,颇为嘉许,将之赏赐给了蔡京,于是才有了蔡京的题跋,使今人了解王希孟极为简略的身世。献画那年,他还只有十八岁,此后,王希孟在画坛便销声匿迹了。
蔡京的题跋可能是因为劳累过度或体质羸弱,王希孟二十多岁就夭亡了,他没有享受足够长的人生。即使如此,他十八岁就能完成旷世名画也足以令人惊叹了!也许是上天给了他天赋,同时也设定了他的生命目的:创作〖千里江山图〗,图成则命已。
那么,王希孟留给后人的〖千里江山图〗到底是怎样一幅传世之作,引得现如今的艺术爱好者不惜排上5、6个小时队去故宫观摩呢?
这是一幅近12米的长卷,画中的群山冈峦连绵不绝,江河湖水烟波浩淼,山岭、坡岸、水际,点缀亭台楼阁、村舍长桥。捕鱼、驶船、行旅、飞鸟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整幅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附:〖千里江山图〗高清长卷(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都有很多详确动人的细节。隋唐至北宋,只有这一幅画,能够收纳这么多自成格局的景别,不枝蔓,不繁杂,却清秀逼人。而这股雄心和细心,也许只属于十八岁的少年。
被皇帝盖章的神秘画师传说当年在北宋东京今开封市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东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
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住在相国寺的香积厨里,潜心作画。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
宋 张择端〖清明易简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翰林图画院,但是他提出,不能关在皇宫里面作画,要求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赵佶同意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北宋东京都城的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披星戴月潜心作画。
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竟是在东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绘画的长卷呈给宋徽宗赵佶看时,宋徽宗赵佶见了张择端的绘画大喜过望。从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并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加盖双龙小印(已佚)。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全景
据考证推测,张择端画这幅画时应在40岁左右。『清明』的意思,一般认为是清明时节,也有人解读为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在清明这一天,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日常的景象,也是这座城市的深远背景;而张择端这个时代里的政治清明,又将成为后人们追怀的对象。『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过重重的街巷,人们相携相依来到河边,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河流以其强大的象征意义,无可辩驳地占据了〖清明上河图〗的中心位置,时间和命运,也被张择端强化为这幅图画的最大主题。
作为一幅伟大的城市画卷,〖清明上河图〗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在五米多的长卷上,竟然有五百多个人物呢,单讲都能讲上一整天。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附:〖清明上河图〗高清长卷(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大家可以想象,几百人的画面,张择端可以画到如此细致的程度,可以自然地表现汴京的风情,市民的劳作与生活。这是张择端的伟大之处。他选择市民生活作为题材,为我们留下了大宋王朝繁华富足的历史记录。
黯然南下的院派画家翰林院的另一画师李唐,原本以卖画为生,48岁时参加画院招考,试题为一句唐诗『竹锁桥边卖酒家』,李唐没有像其他画师去画酒楼酒馆,而是在小溪桥畔的竹林深处,画了一幅酒帘,突出了『锁』的深意,宋徽宗大为赞赏,亲点李唐为第一名,进入翰林图画院做专职画家。
李唐〖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清溪渔隐〗、〖长夏江寺〗、〖采薇〗等图。
李唐〖牧牛图〗1127年金兵攻陷了汴京,战火无情地舔舐江河大地,山河岌岌可危,一卷画纸更是求不得安稳。大量画院画师颠沛流离,李唐逃往了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又进入画院。
李唐〖采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李唐作〖采薇图〗,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借以颂扬民族气节,借古讽今,间接地表达了他反对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场。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 李唐 〖村医图〗李唐〖清溪渔隐图〗局部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清溪渔隐图〗局部之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江山秋色圖〗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爱才之心,徽宗有之,看完以上这三位被他『宠爱』的画工作品后,不得不感叹,徽宗的眼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