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 劉禹錫(中)朗州司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805年(唐永貞21年)深秋,劉禹錫抵達朗州(今常德市),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天離開,劉禹錫將他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時光,留在了今天常德那片土地之上,留在了浩淼的洞庭之濱。 唐代的朗州,遠離京師長安,地理偏僻,人物稀少。當時只轄武陵、龍陽兩縣。少數民族雜居,生產落後,巫風盛行,在唐代可謂是流放罪臣的絕佳選擇地。 在邊遠下州,州司馬一職往往成為安置貶謫官員的選擇。不過,州刺史們都明白,這些從京城貶謫下來的司馬,知交故友遍及朝野。因此,刺史們不敢以上官自居。按照朝廷的規制,州司馬不得居於官府館驛,需要自己尋找住所。劉禹錫遍覽武陵城內外,將住址選在沅水之畔招屈亭邊的一處老宅。『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我卜我居,於城之隅。宛在藩落,麗譙渠渠』。 從這些簡略的描述中我們知道,這是一座茅舍,位於城東門靠沅江邊的城牆腳下。所以,我個人認為,劉禹錫【陋室銘】的創作應該在朗州比較符合歷史。因為,劉禹錫離開朗州後,歷任連州、夔州、和州、蘇州等地刺史,是名副其實的地方長官,住在官廨衙門,何陋之有?又豈能『無案牘之勞形』呢? 對於荊楚百姓而言,招屈亭無疑是一個滿含悲傷之地。楚三閭大夫屈原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楚懷王放逐江湘,屈原在這裡懷玉投江,鄉民們建了招屈亭以為紀念。秦朝末年,群雄割據,楚義帝被項羽暗殺於郴州,武陵人民咸服縞素在這裡祭拜,天下人都認為武陵人忠義。從此之後,招屈亭便成為鬱郁不得志者弔古傷今的所在。劉禹錫選擇在這裡居住,自然有此寓意。當然,在他心中,更深的動機恐怕還在於,一旦新皇帝改元大赦,自己也許就會量移別處,倘若大動土木必然靡費甚多。這,也許才是朗州司馬愛民情懷的真正體現! 人生急轉直下,劉禹錫並不能平靜視之,內心深處,他無時不刻不期待着能夠重返長安,再展宏圖:徒使詞臣庾開府,咸陽終日苦思歸;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南登無灞岸,旦夕望高原;(『望高原』意同『望長安』)。在劉禹錫熱切的盼望中,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的改元大赦敕文終於傳到了朗州。宇文刺史接到敕文,親自去向劉禹錫報喜,並督促他致書當朝司徒杜佑。劉禹錫早年熟讀杜佑著作【通典】和【理道要訣】,一直視杜佑為領導和激勵他的精神源泉。【致杜司徒書】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文中體現了他的志向、人格、委屈和堅持。然而,致書杜佑援引,沒有結果。在漫無盡頭的等待中,劉禹錫滿懷大赦的希望漸漸灰暗。一個漂泊於江湖之中的武陵遷客還能有機會為國效力嗎?無論悲喜,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答案而已。 這個答案,在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八月,終於擺到了劉禹錫的面前。新皇帝憲宗下詔:左降官劉禹錫、柳宗元等八人,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這樣一道詔書,決然堵死了劉禹錫重歸朝堂的希望。令他欣慰的是,刺史宇文宿並沒有因這道詔書而慢待於他,身邊的朋友更沒有因此而疏遠他。劉禹錫真切地感到,在朗州這個偏遠之地,卻有着京城中絕難尋覓的簡單純淨的人際關係。這一絲閃耀着純真人性的文明之光,不僅在黑暗的困厄中為劉禹錫指引著希望的方向,更加令他堅信,盛唐時代那種博大寬容的恢弘情懷,依舊隱匿在這片土地之上,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人之初,性本善』,劉禹錫清楚地看到,令人們純淨的心靈受到蒙蔽的,是爭權奪利的陰霾,爭權奪利則是禮樂崩壞、秩序喪失的必然結果,而古法不恤今用,又是禮樂崩壞、秩序喪失的原因。 因此,元和元年的這道詔書,成為了劉禹錫看這個世界的一面鏡子。他從中看到了仍未泯滅的人性偉岸,看到了革新事業的光明未來。從此之後,劉禹錫即使對不公的遭遇有牢騷、有怨言、有不滿、有悲傷,但他一生中對大唐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的堅定信任,從未產生過絲毫的動搖。在這段時間裡,劉禹錫以【砥石賦】、【何卜賦】【傷我馬詞】等詩文砥礪心志,內視群疑,猶冰釋然。
劉禹錫-詩集
劉禹錫痛定思痛,寫下【百舌吟】【聚蚊謠】【昏鏡詞】【磨鏡篇】【觀市】等詩文,在諷喻朝廷亂象的同時,亦為後人記錄下州縣集市生動真實的繁華之狀。應刺史宇文宿之邀,劉禹錫寫下【武陵書懷五十韻】並序。在這篇滲透著湘靈貞、泉客情、屈原恨、義帝冤的詩作中,寄託著禹錫對支持革新的唐順宗的無盡哀輓。劉禹錫謫居朗州,柳宗元對他的詩文評價:『競五溪風俗,盡得之矣!』【蠻子歌】生動傳神,【龍陽縣歌】更是一幅朗州生活習俗圖,【采菱行】【楚望賦】等,都是朗州畫帖。 劉禹錫在年少時,曾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心中遐想連篇,寫下【桃源行】以志紀念。結果沒有料到自己今天果然來到武陵山水之中,這豈不是冥冥之中已有定數?來到朗州,劉禹錫終於將尋訪桃花源的心願付諸實踐。 自從東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流傳天下以來,人們都對神秘的桃源仙境興致盎然,並按照陶淵明所描述的方位探尋,然而,從來沒有人能夠再次進入桃花源中。劉禹錫也知道桃源說不定是杜撰的,不過以此為名目賞游踏春,卻也十分有趣。按照【桃花源記】的記載,劉禹錫和友人一起,也取水路,沿着清悠悠的沅江往武陵城外山中而去。不知是桃花源中人有意藏匿,還是後人有意附會,現今的山中遍植桃樹,滿目桃花,已經無法再按『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的景致去找尋那通幽曲徑。 劉禹錫此行,愈發感到,自從來到朗州之後,一切所見所聞都在向他傾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道理,這難道只是巧合?劉禹錫感到莫大的欣慰,是因為他深深地感悟到,雖然朝廷不容他,但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拋棄他,不僅不會拋棄,更會給予他智慧的啟示和無窮的精神力量! 神秘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它不在我們所能認知的這個世界中,它在陶淵明『猛志逸四海,鶱翮思遠翥』的宏大志向里,它在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心境裡,它早已經存在於劉禹錫頑強不息的廣闊胸懷裡!桃花源不是逃避現實的避難所,桃花源是天下仁人志士共同的精神故鄉!『我心歸隱桃源,我身縱橫四海!』微風曉月之下,劉禹錫默默念著······這一刻,劉禹錫驀然發現,他已經找到了桃花源!這桃花源就在朗州,就在他豁然開朗的胸間,逶迤展開一副絕美的畫卷。回到家中,他用一首一百韻的長詩,為後人記下了這段心路歷程。以此為標誌,劉禹錫的精神真正形成。 自古至今,劉禹錫是歷史上留下桃花源詩文最多的大家,並留下一塊親筆書寫的『桃源佳致』的碑文,流傳至今。『桃花源』這一歷史品牌為世人津津樂道,朗州司馬劉禹錫功莫大焉!今天,無數遊客來到常德,來賞花踏青,其實,每個人都是在尋覓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劉禹錫在朗州與故友通信,除了解時事、相互勉勵之外,更多的是為了切磋學問。他的摯友柳宗元當時也在湖南永州擔任司馬,韓愈在長安官司閒職,三人重新拾起許多當年沒有來得及辯論清楚的問題,頻繁通信,相互慰藉。 當年,韓愈、劉禹錫、柳宗元三人同為御史,堪稱中華文化史中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時光。劉、柳、韓三人結交於風華正茂之年,在大唐乃至古今文壇中皆為宗師人物,書生意氣何等瀟灑,大家可以想像,他們三人一起共論文章的時刻,勢必比星辰碰撞更加燦爛、更加震撼。永貞革新一度曾使劉、柳與韓愈產生了隔閡,可這等塵世俗務怎麼能夠剪斷三位文化巨匠心靈深處的共鳴?怎能剪斷流淌在他們心海里的文脈忠魂?經過功名利祿世事沉浮的考驗,劉、柳、韓的友誼綻放出了永恆的人文光芒。三人耳聞目睹朝廷百態,時常困惑於為何忠臣良將仕途坎坷、命運多艱,而奸臣賊子反倒平步青雲、官運亨通?『天理何在』的聲聲質問痛徹心扉。是啊,『天』究竟會不會與人講理?講的是什麼理?又在哪裡講理? 從鴻蒙初開時起,人們就已經開始追問著『天』與『人』的關係這一深刻哲學命題的答案。自從『天人感應』之說問世以來,『天人感應』一直是天人關係這一問題的官方答案。但是,這並沒有影響睿智的人們對這一命題的新探索。 對於在學術上自視頗高的韓愈、劉禹錫、柳宗元而言,爭論天人關係不僅是思想的碰撞,不言之中更有一層誰堪為文壇領袖的競爭意味。在各自經歷了人生的跌宕之後,他們對天與人的關係這一哲學命題的理解,分別朝着各自的方向更加深入地探討著。 生活,包含着一切哲學問題的答案。但只有睿智而沉靜的人,才有可能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淘出智慧的真金。『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經歷過人生的起伏,他的思辨能力已臻成熟,他的心靈已在桃花源中獲得了寧靜,這使得他能以深邃的洞察力,將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向前推進得更加深入。 劉禹錫認為,世間萬物皆有所能而有所不能。天與人各有所能,二者是『交相勝』的關係。關鍵在於人是否能夠掌握『天』的規律,並遵守以此為依據而制定的法。對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劉禹錫又提出了『理、數、勢』的三個哲學範疇。後來,劉禹錫將書信整理,成【天論】三篇。三人書信傳遞,哲學爭論酣暢淋漓,在哲學思考過程中收穫心靈的安寧,不覺之間,寒來暑往,數年過去,劉禹錫的哲學思想逐漸在朗州確立。 劉禹錫詩名太盛,常人很少想到他的另一個身份——哲學家。他在【天論】中,提出『天人交相勝』論,還提出『矛盾』概念。鄭州大學教授郭殿忱曾說:『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通俗的語言,講解辯證法的大哲學家,比費爾巴哈、黑格爾要早一千年。』哲學家李慎之撰文認為,『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以至中國文化中最古老、最廣泛概念。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它的對立面,即主張『天人相分』的學派……唐朝劉禹錫主張『天人交相勝』,天與人不但不能合一而且相互對立。所謂『天人交相勝』,意思是,人能勝天,天也能勝人,『交相勝,還相用』。放諸當下,對於大自然,要開發與保護並重,只開發不重保護必將受到自然的懲罰。劉禹錫說『萬物之所以為無窮者,交相勝而已矣,還相用而已矣』。萬物的無窮運動變化,源自萬物間的相互矛盾、相互鬥爭、相互依存。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劉禹錫在朗州的生活忽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伴劉禹錫多年的老友董頲和顧彖相繼病故,在痛失知己的悲辛中,接連為故友寫下墓志銘,以寄託深深哀思。光陰流轉,物換星移,劉禹錫的生活卻始終看不到光亮。『長沙之悲,三倍其時。……突弁之夫,我來始黃。合抱之木,我來猶芒。山增昔容,水改故坊……』——【謫九年賦】『屈賈誼於長沙』也不過才三年,而我已貶謫九年,卻仍不知歸期何在。九年了,昔日的黃髮小兒已長成堂堂男子漢,來時剛剛發芽的幼苗也已變為參天大樹,山更高了,水更遠了…… 雪上加霜的是,元和八年,薛氏陪伴劉禹錫走過從輝煌到落寞的十年人生路,戀戀不捨地撒手人寰。薛氏以一官宦小姐的養尊處優,不以劉禹錫仕途絕望而怨之棄之,甚至在父親與劉禹錫政見不同時,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劉禹錫一邊。薛氏陪伴劉禹錫在朗州八年,備嘗艱辛。她居於陋室,為劉禹錫照顧年邁母親,養育三個幼小兒女。她以溫情和堅韌默默地支撐著劉禹錫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她是劉禹錫謫居朗州時,心中最溫暖的一抹亮色。現在相依為伴的妻子又離他而去,留下三個孩子,還有一個年近八旬的老母,苦不堪言!劉禹錫筆墨和眼淚相和,寫下了【傷往賦】,痛悼愛妻。從此之後,劉禹錫再未續弦。在當時官員蓄妓成風時,劉禹錫的私德更是令人肅然起敬!歷史上,他在後來擔任蘇州刺史時,還留下了『司空見慣』的成語。 當朝司空李紳(就是寫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因仰慕劉禹錫的名聲,途徑蘇州邀請他飲酒,並請了幾個歌妓在席上作陪。酣暢淋漓之時,劉禹錫詩興大發,便作了這樣的一首詩:『 䰀鬌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意思是說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了,不覺得奇怪,而對於我劉禹錫來說,卻是心裡很難過,以此來規諷當朝司空李紳。據史書記載,李紳在為官後『漸次豪奢』,誰也沒想到,一個對農民生產的不易、生活的艱辛感同身受、充滿人文關懷的人,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全然沒有『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簡樸與珍惜的意識,令劉禹錫對其嗤之以鼻。 在朗州蹉跎九年,所有的人都為『宰相之才』的劉禹錫而悲憤惋惜,而劉禹錫卻從無感嘆不公,在秋意深濃的季節,寫下: 【秋詞兩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二首】(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劉禹錫
如果你沒有被絕望征服,你就會變成一個更剛強的人。劉禹錫沒有在悲苦絕望中沉淪,而是把痛苦咀嚼後譜出了一首氣勢如虹,響遏行雲的秋之讚歌!每次讀它,我都想起莎士比亞的名句:『即使把我關在胡桃殼子裡,我依然尊貴如帝王。』天將降大人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劉禹錫的心,卻如那德山一般空明,如湖水一樣純淨!我命由我,誰可諑我?劉禹錫半生潦倒,但胸懷坦蕩,只待風雲變換,便看他重整旗鼓! 劉禹錫又將自己多年對富國安民的思考,寫在【答饒州元使君書】中。這封書信集中體現了他的執政理念,其思想核心為『好實蹈中』。『好實』就是求實的精神,『蹈中』就是大中之道。劉禹錫在他創作的政治寓言詩【調瑟詞】中,以調瑟比喻治國,反對苛政,注重民生,反映了劉禹錫『功利存乎於人民』的執政理念和樸素的民本思想。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二月,要劉禹錫回京的詔書終於為他帶來了重生的光明。謫居朗州的十年,不僅是這個殘酷冷血的時代考驗劉禹錫意志品質的十年,更是劉禹錫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十年。這十年中,劉禹錫在希望與失望的反覆折磨中獲得了內心的平衡,通過總結和反思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永貞革新的敗因!在他的不惑之年,他對今後的人生該堅持什麼、該放棄什麼,看得更加格外清楚。同時被他看清楚的,還有那些形形色色的人。 劉禹錫此刻的心情倒應了『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意——皇帝能下決心摒棄前嫌,召回自己和柳宗元等這群兼具賢良才能與堅強意志的人才,在這個人人皆以為大唐日薄西山的時代中,必然要迸發出更加強盛的生命力量。 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 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鍾! (文章轉載自:河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