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9|回覆: 1

[醫藥臨床] 蒲公英白鮮皮治肛周濕疹

[複製連結]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5-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肛周濕疹多數發於肛周,或蔓延至臀部及會陰部,肛周瘙癢難忍,伴皮膚紅斑、苔蘚樣變等,採用蒲公英白鮮皮煎湯坐浴治肛周濕疹療效甚好,現介紹如下。

處方:蒲公英30g,白鮮皮20g,烏梅、明礬、苦楝皮、土槿皮各10g。

用法:上藥加水800ml,煎煮至250ml,冷卻後,兌入溫開水1500ml,坐浴。每日坐浴1次,每次15分鐘,連續坐浴2周。

上方中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蒲公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二者配伍共奏祛濕清熱之功;土槿皮、苦楝皮解毒殺蟲、收斂燥濕止癢,三藥共為佐藥,止癢。烏梅與其他藥物合用,消腫止癢,故取得療效。(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龍圭 發表於 2025-4-3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蒲公英白鮮皮方治療肛周濕疹之淺析】

肛周濕疹乃臨床常見頑疾,其病機多由濕熱蘊結、風邪襲表所致。觀此方組方精當,配伍嚴謹,深合中醫"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治療大法,實為外治良方。

方中君藥白鮮皮,性味苦寒,【本草綱目】載其"主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尤善清下焦濕熱。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所含白鮮鹼等成分確有顯著抗炎止癢之效。臣以蒲公英,其性甘寒,既能清熱解毒,又可利濕通淋,【本草備要】謂其"化熱毒,消腫核",與白鮮皮相須為用,共奏清熱利濕之功。佐使諸藥各有所長:苦楝皮、土槿皮皆具殺蟲止癢之效,其中土槿皮更含土荊皮酸等成分,對表皮癬菌抑制作用顯著;烏梅酸收斂濕,【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其鞣質成分可減少滲出;明礬燥濕解毒,古方常用之治療濕疹瘡瘍。諸藥合用,濕熱得清,風邪得散,瘙癢自止。

此方之妙,尤在用法。煎湯坐浴之法,使藥力直達病所,既避口服苦寒傷胃之弊,又借水溫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然需注意者有三:一則煎煮時間不宜過短,當以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二則水溫須控制在40℃左右,過熱反助濕熱;三則療程需足,濕疹纏綿,非旦夕可愈。

臨床運用時,當辨證加減:若滲液較多,可加蒼朮、黃柏增強燥濕之力;夜間癢甚者,酌加夜交藤、珍珠母以安神止癢。另須囑患者忌食辛辣發物,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要之,此方組方有據,療效可靠,然中醫治病首重辨證。濕疹一證,雖有濕熱為患之共性,然體質有陰陽之異,病邪有兼夾之別,故患者仍需經專業醫師診察後施用,切勿拘泥成方,方為善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