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微博上一個『孩子有多渴望父母的陪伴』視頻刷屏,視頻中採訪了幾個小孩,只問了簡單的幾個問題,答案卻十分扎心。 第一個問題:『你喜歡玩嗎?』 孩子們是這樣回答的:『喜歡』、『和洋娃娃在一起』、『小人模型』、『溜冰』.....足以看出孩子們多麼熱衷於玩耍。 但當問到他們『和誰一起玩耍時』,卻得到這樣的答案: 『只和我奶奶』、『和我姐姐玩』、『和我弟弟一起』...始終不見父母的隻言片語。
不見父母的隻言片語。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這樣的:媽媽從來不和我一起玩,經常有緊急使命需要完成,爸爸總是在寫字...
媽媽從來不和我一起玩,經常有緊急使命需要完成,爸爸總是在寫字...
可見父母們已缺席孩子們的生活良久。 而後面採訪者讓他們說服父母一起玩耍時,孩子們在歡呼雀躍的同時也在擔心實現的可能性。 因為他們害怕聽到父母熟悉的推脫話語。越是在乎反而會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父母們已缺席孩子們的生活良久。
他們甚至願意為了說服父母陪他們玩,做出更多討好與改變: 『給爸爸的專屬表演』; 『我跟你發誓,我會表現得很好』; 『刷牙的時候我再也不亂竄亂跳了』; 甚至還說出『別工作了,辭職吧』的心聲; ......
可見孩子們有多渴望父母們的陪伴,他們願意為此付出更多。 最後採訪者告訴他們並沒有如願說服父母之時,孩子們的傷心難過溢於言表。
孩子們有多渴望父母們的陪伴
但這些懂事的孩子卻都沒有責怪父母,還在為他們找說辭: 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了、他們太忙了、自己表現得不好所以父母沒有答應.....
都說懂事的孩子最委屈,相信在後台看得清楚的父母內心也是一陣難過。 最後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他們的爸媽都出現在他們身邊,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們眼中的不可置信與開心雀躍,流着淚撲進爸媽的懷抱。 看完這個視頻,內心久久無法平靜,為視頻中的孩子們感到心疼,也為他們的父母感到難過。 其實,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他們都在一味地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條件,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需求,錯過了孩子美好的成長點滴...... 陪伴真的很重要,因為家長們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短,等他長大了,你有時間陪伴他了,想再和他多說幾句話都是一種奢求。 其實,誰都忙,但重要的是有心,只要有心再忙也會抽出時間。 但比起家長的沒時間陪伴,可怕的是生活中還存在着假裝式的陪伴,他們將美好的陪伴變了味道。 他們所謂的陪伴,只是用玩具堆成樂園將孩子置身其中,或者直接與孩子人手一個手機,各玩各的,互不干擾。 殊不知家長的忽視與敷衍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極大影響。
家長的忽視與敷衍陪伴
在過去的2017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發佈了一篇重要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發現,父母在家庭時間中看手機和平板電腦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如過度敏感、性急、多動等。 這一結果震驚了家長圈。也讓我想起鄰居家的小孩明明,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明經常一個人玩玩具,爸媽在沙發上打遊戲的打遊戲,看電視的看電視。 甚至為了避免吵鬧,直接讓明明玩手機遊戲、看動畫片。 其結果就是明明兩三歲的年紀,說話總也說不清楚,不愛交流,這都是缺少爸媽的關愛和深度陪伴造成的。 其實,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是一種冷暴力,是對孩子感情上的冷漠。 每個孩子,都是上蒼寄存在父母身邊的珍貴禮物。唯有珍重以待,好好去愛,才能不負這一場緣分。 因而,父母們不僅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更要注重陪伴的質量。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用在親子關係上亦是如此,陪伴不僅要重量更要重質。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因為有了家長的深度陪伴,孩子感情更豐富;動腦能力更強......因而家長們要學習陪伴孩子。 不要做命令式的父母,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只有加強思想交流,才能加快親子關係的建立。 孩子成長最早的啟蒙老師其實是父母,因而要以身作則,用自身行動教會孩子成長。 ...... 不過,其實很多時候千言萬語諄諄教導,都不如與孩子共同經歷一場有趣的親子體驗來得重要。 只有深度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願每一對父母都能珍惜當下,與孩子一起精彩,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