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5章〗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 14·3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的『德』字,指恩德、恩惠。『以直报怨』的『直』字,指正直,公正。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问道:『用恩德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恩德呢?要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 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呢?人与人交往,难免产生恩恩怨怨。怎样处理人世间的恩怨,是人生中的大问题。本章记述了孔子对待恩怨问题的鲜明态度。 别人有恩德于我,应当怎么办?孔子主张要『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别人有恩德于我,当然要以恩德相报。 别人有怨恨于我,应当怎么办?这里有三种选择: 一是以怨报怨。这样的态度必然使人们陷入无休止的冲突之中,人世间许多烦恼,以至悲剧都来自于此,所谓『怨怨相报何时了』?孔子反对以怨报怨,主张『不念旧恶』(〖论语·公冶长〗),对于别人加诸自己身上的恶与怨,采取宽大为怀的态度。 二是以德报怨。当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报答怨恨怎么样』时,孔子用反问的方法表达了自己反对的态度。〖老子〗中有『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第三十六章〗)的说法,可以证明这是老子的主张,而不是孔子的思想。 三是以直报怨,这才是孔子的主张。以『直道』来回报怨恨,就是要坚持正直的原则,毫无偏私地去应对,这既有别于以怨报怨的心胸狭隘,又不同于以德报怨的无限度宽大。其着眼点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明辨是非曲直,也包含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必要性。 附: 【原文】 14·35或曰:『以德①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②报怨,以德报德。』 【注释】 ①德:此处指恩德、恩惠。②直:正直,公正。 【译文】 有人问道:『用恩德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报答恩德呢?要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