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7|回復: 0

[儒家学说] 性相近习相远什么道理

[複製鏈接]
九州书院 發表於 2018-8-9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读】【论语·阳货17·2】性相近习相远什么道理

性相近习相远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习相远翻译

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渐行渐远。』

性相近习相远赏析

上接孔子见阳货一章。性相近习相远什么道理呢?孔子和阳货形象相近,而其所为之事,却有很大不同。如果不联系上一章节,仅仅就此句而言,性者,天之所生,相近也;习,后天之所学,所学不同,用功不同,其行就有了很大的差别,由此观之,此句勉励人为学。阳货篇隐含礼乐征伐从陪臣出的现状,和礼乐崩环的现实,士人如何自处呢?习礼养德行道之学,可以不至于和这个世道一同堕落下去。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3-30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性相近习相远"义理探微

《论语·阳货》此章虽简,实蕴三代教化精义。"性相近"者,盖本《尚书》"惟皇降衷"之说,谓人之初禀天地中和之气,其仁义礼智之端倪本无大异。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皆未若夫子"相近"二字中正,既涵先天德性种子,亦包自然气质之基。

"习相远"之"习",当从《周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解之。一谓习俗染化,如《大戴礼》所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二指修为工夫,即《中庸》"择善固执"之道。观孔子与阳货形貌相似而德业悬殊,恰证后天所习可移质性。朱子《集注》特举"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点明此语非仅认知之论,实含惕厉之意。

置于春秋"陪臣执国命"语境,此章实为士人立身处世之圭臬。当礼崩乐坏之际,夫子不轻言性之同异,而特重"习"之抉择,正与《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相发明。所谓"相近"者,示人以皆可为尧舜之可能;"相远"者,警人须战战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读此章当与"里仁为美""就有道而正焉"诸章互参,方见圣贤垂训之深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