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解读〗
3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通常解释为:“了解别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高明。”《尚书》中《皋陶谟》云:“知人则哲,能官人。”但是在这里,所谓“知人”应该是“使人有智”之意,即能使别人变得智慧的人,才是拥有真正的智慧。能使自己变得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
《论语宪问》云:“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真正了解我啊!”子贡说:“没有人真正了解您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我不是埋怨天,也不是埋怨人,通过平常生活里注意学习和思考的积累,继而融会贯通,明理达道,真正了解我的只有上天啊!”
因为子贡的不解,孔子首先解释他说没有真正了解他,不是埋怨上天,也不是埋怨别人。孔子一再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又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吾知也。”所以孔子的学问和思想完全是靠自己学而不厌的精神,以信而好古的基本立场,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点点滴滴地积累和摸索出来的。
其实“莫我知也夫”在这里孔子很可能是感叹“莫我智也夫”,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导师来引导他,传授他学问和智慧。出身微低的孔子,从小接受不到系统和正规的教育。但是他没有埋怨上天给他的命运,没有埋怨人世对他的不公,不自暴、不自弃,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最终能够无师自通,成为一代集大成者。正如孔子所说“为仁由己”、“进,吾进也,退,吾止也”,孔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相对其他人而言,其自身付出的努力要大得多。但是孔子有天命思想,是无庸置疑的。他说“天生德于予”,即使他自己付出极大的努力,最终成为“博学而多能”之士,但他仍然认为这是天意的使然,是自己天命的所在。所以他感叹道,难道传授我学问和智慧的人就是上天吗?也许正是因为孔子从自身经历出发,感受到作为一般的社会下层人物求学的艰辛,所以才立志于教育事业,诲人不倦。所以,“莫我知也乎!”很可能是孔子在感叹:“没有人传授给我知识和智慧啊!”如果译作“没有人了解我啊”在这里已经是有所埋怨了,那里谈得上“不怨天,不尤人”呢?
按照同样的理解,那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实际上当作“智人者智,自智者明”。
《老子》第四十七章云:“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老子》第十五章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道者”,“为道”实际上包括了求道和用道。两者结合,谓之为修道。也就是说古代擅长修道之人。所谓“微妙玄通”,微的本义是潜行,这里作“隐秘”解。妙的本义是美好,这里作“精明”解。微妙,直译就是“隐秘精明”。“玄”的本义是“繁衍”,这里作“推理”,通就是“通晓”。“玄通”直译就是“推理通晓”。“微妙玄通”其实就是形容古代得道之人,能够静观默察,心领神会,闻一推百,见微知著。所以老子认为他们深可不测。
那么老子所称道的“自知者明”,“微妙玄通”,“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的依据是什么呢?其实在《老子》第二十一章能找到答案。
《老子》第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很显然,人之所以能自智,就在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崇尚自然,强调道法自然,同时老子又是史官,能够鉴古知今,通过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能透过纷纭的表面,发现和总结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做出自身的推理和归纳,从而洞悉人世的福祸之道。
所谓“自知者明”更有一层,“深不可识”同时又“明白四达”即“照临四方”之意。在老子看来,圣人如同日月,普照四方,泽被万物,但是无声无息,无取无求。正所谓“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所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应该说,这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智识。老子说:“上德不得,是以有得。”事实上,老子始终在讲“不欲而得”的道理。
所谓能够“明白四达”的“自知之明”,实际上就是老子提倡的“道”。老子第五十四章云: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