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帅佛道法

孔子不是标题党--《论语☆泰伯第八》串读

[複製鏈接]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3 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正确的学习心态是:如果赶不上贤者、达不到目标、抽不出时间,就担心永远会失去机会一样。”简单一点说,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追赶猎物,生怕不及时,撵不上,逮不住,最后猎物会跑得无影无踪,费了半天劲,结果一无所获。《论语》的编者将这一句放在这里,主要是指见贤思齐,择其善而从之,包括《论语》本篇所讲的为政的道理。那么到底要学谁呢?其实,就是尧、舜、禹。接下来《泰伯》终于亮出了孔子“为政观”的最终底牌。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孔子说:“象山一样崇高啊!舜、禹二位圣君得到天下,并不是赐与,也不是谋求。所谓“不与”说法有很多,比方说“与”即“取”,“不与”就是不是靠武力取得的,不是靠阴谋夺得的,不是靠世袭传得的。均有道理,故一并采纳。孔子说来说去,还是说“禅让”。对于“禅让”,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尧一个人认为舜贤明就可以将权力私自授予的,他必须征求许多部落首领的意见得到相对一致的认可,还要同时要多方并长时间的加以考察,并做出实际的成绩来证明。所以,孔子认为“禅让”,对圣人而言这是最高的个人道德;对于天子而言,这是最高的政治品德。当然,舜、禹二位圣君再伟大,跟尧的开辟之功相比,当然有所逊色。舜之有天下,离不开尧的圣明,而禹之有天下,则离不开尧的开创之举,舜的全盘继承,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然《论语》先引孔子的话,称赞了舜、禹的“不取”也就是“思不出其位”,对二位圣君的“不欲而得”进行了大力褒扬,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的诸侯、大夫野心进行抨击,继续宣扬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但是没有先君的“无欲而让”,自然也不会有后君的“不欲而得”。

8.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说:“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山一般的高大啊,唯有天意最高,唯有尧能符合之!水一般的浩荡啊,老百姓不知道用什么美名才能称赞得起他!山一般的崇高啊,他成功地开辟大同之治!火一般的明亮啊,他创立了文化华章!”

三代之治,毫无疑问始于尧帝,但是三代之前是什么样子,孔子没有说过,只说过:“先进礼乐者,野人也!” 尧帝开辟大同时代,唯他能秉承天意,与之比肩。孔子很注重事功,不尚空谈。不管有为也好,无为也好,总之要做实事、出成绩,以平天下、以安社稷、以利苍生,以养万民。在孔子眼里,可能认为尧这样的圣君,可以不知而作,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就难得了,如果没有他开创三代之治,恐怕到孔子之时,包括孔子在内也没有人知道道德仁义、诗书礼乐为何物。所以孔子在这里认为,不管如何称颂他都不为过。

尧帝最大贡献就是证明大同之世,并不是没有实现过。天下大同的理念时至今天,依然华夏民族最高的理想,多少年来,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和黎民百姓,不管是梦想也好,不管是理想也好,不管激进也好,不管保守也好,都没有从内心深信抹去对之的信仰或渴求。几千年之后当初如果不是对社会主义作了“天下为公”的解读、对共产主义作了“天下大同”的解读,认为它与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信念相暗合,应该是说,当代的中国不是现在的面貌。

孔子就是这样,如果是纯粹的谈道德学说,他会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但是谈到现实的政治,孔子又宽松现实了很多,甚至还会给以无尚的推崇,至高的礼赞。怪不得孔子说:“吾道以一贯之(,忠恕而已。)”其实,我们对孔子也应该一样,“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作为思想家从道德学说的纯粹出发,孔子也是“其犹病诸”,但是作为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的孔子,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的情况和时代总体认识水平而言,也可以说是“无以尚之”。

当然,孔子对“禅让”强调更多的是贤人政治,而不是禅让制度里所包含的民主因素。我们不妨继续来看一看,他还说了什么观点: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3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舜帝有五位贤臣:禹、稷、契、皋陶、伯益,天下就得到了大治。(为何不说是社会自治程度高呢)。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良臣。”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正是这样吗?从唐尧虞舜之世到周武王的时代,算是最多的,其中还有一位女人,其实不过是九人而已。就已经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还能以心悦诚服地对待商朝。周朝的仁德,可以称之至德了”看来,孔子认为商纣王此时早就应该“禅让”才是。对于武王伐纣,孔子应该没有意见,他可没有在这里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之所以“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倒不是说武王,而是事情最后不得不通过武力解决,感到无比的遗憾。

孔子为什么盼望人才?为什么期待圣人的出现?说白了,就是他当时放眼天下,就是周天子能够禅让,也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勉强找一个,恐怕也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辅佐他。面对现实,孔子一想能做“禹”那个份上就相当的不错了。

8.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孔子说:“对于禹,我无可挑剔啊!生活自俭清苦,却非常崇敬鬼神。平素不修边幅但是祭服却做得精美。宫室简陋却尽力治理沟渠。对于禹,我无可挑剔啊!当然,一般认为禹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而破坏了禅让的传统。其实这中间的情节还是比较曲折的。禹本传位于由议事会推举皋陶,但其不幸早死。于是又推伯益。但问题又接踵而来,由禹没多久就死了,结果伯益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成绩以服众。结果,诸侯朝于禹的儿子启,根本就不认伯益这个天子。三年之后,伯益于是将君位让给了启。当然,还有一些说法。所以说,真正终结“禅让制”的是禹的儿子启。禅让并不是不能传给儿子,关键是能不能得到议事会的通过,并被诸侯王们所认可。比方说,尧传位于舜之前,也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但是尧认为儿子不足于胜任,没有同意。并不是说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所以没有同意。从禹当时情况来看,一则是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私有财富和私有观念的兴起,宗族观念的强化,使得禅让制失去了社会基础。二则是由于天下诸侯之间经济发展越来越均匀,导致实力也相对均匀,联盟议事会通过的人选,特别是在禹死后,往往得不到诸侯们的认可,三则是禹可能过于亲力亲为,导致了人才培养跟不上,加上一些偶然因素,接班人往往还没有从道德和成绩两个方面树立起足够的威望。当然,孔子可能没想过这些,而把主要的思路放在贤人政治上,所以他认为“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当然是表达了孔子本人对道德的终极追求,对人性的美好憧憬,但是不也不得承认他的思想中有信而好古、因循守旧的倾向,后来的儒学精神进一步发挥之,在立足于推崇上古三代的基础之上,更是对上古三圣、文武之君、周公、孔子进行一厢情愿式的完美化和理想化,用激情讴歌代替冷静思考,用不越雷池代替信仰崇拜,而不是更加立于因势利导,更加立足于大胆突破,更加立足于推成出新,更加立足于合理竞争。虽然孔子自身未必意料到他的思想会出现这样的流变,本着成事要说、遂事要谏、既往不咎的“忠恕”精神,我们应该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发,深刻认识并宽容体谅孔子仁学思想的局限、儒家贤人政治的偏颇,合理继承和发扬其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率先垂范的德治精神,兴文重教的为政传统,唯贤是举的用人理念,克已内省的自律意识,并吸取其在中国历史一而再,再而三的沉痛教训,未雨绸缪,吐故纳新,推成出新,积极赋与其时代内涵,创新实践这些基本理念的方法和途径,和孔子当年所强调的一样,特别是从长远的利弊得失出发,不断的加以修正和完善,更加注重实际的社会效果。

延章 發表於 2010-7-14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9 _! D, y; L7 H- |8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1 00:29

7 j, w2 k3 @/ r6 i1 _/ B2 u, D一兴一立一成,这三者是朝代也是人的成功过程,暗寓着诗礼乐三者的此般关系,问题在于,此三者,为何有此关系?三者分别依据于什么?
延章 發表於 2010-7-14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作为统治者,不知礼,也无以自立。周公制礼,应该是深知 “上好礼,民易使”的道理,周王朝也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 c) I; ~3 c5 {, k0 V# D
可否解释为,不知礼,则不知人道所以,故无以立信于众,则不立于世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