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4|回复: 0

[儒家文化] 学习经典要取其义理,不要牵强附会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6-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是谁编纂的?汉代刘向认为《论语》是群弟子选记。“群弟子”肯定不是所有弟子,所以郑玄认为《论语》是由仲弓、子夏、子游几位弟子所编纂。郑玄是汉代的一代大儒,所说的话也是有根据的。到了宋朝,程子认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和曾子的门人所记载。因为在《论语》中,称有子和曾子时都称“子”。这说明不是他们的师兄弟所写。古人对于礼有规定,朋友、同学之间互称字,以表示恭敬,称“子”则是弟子对老师的尊称。

清朝学者章学诚说,《论语》是曾子的弟子们所记录。因为在《论语》中有关于曾子过世的记述,而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中年纪最小的学生,所以他认为《论语》是曾子的弟子们所记录的。曾子逝世于春秋末年、战国初年,所以《论语》至少成书在战国时期。这些推断也都很有道理。

《论语》是谁编纂的

《论语》是谁编纂的

现在通用的《论语》读本,是哪一种版本?《论语》的版本在历史上有三种,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是用古文字所写,是从孔子屋里的墙壁中所发现,共二十一篇;《齐论语》为齐国学者所传,共二十二篇;《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共二十篇。

西汉末年,学者张禹将《鲁论语》和《齐论语》汇集在一起,把新的《论语》定为二十篇,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经学家郑康成(郑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重新编校成新的版本,也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版本,共二十篇。郑康成编订的版本流传之后,《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失传了。

因此,人们现在读的《论语》就是郑康成所编订的版本,共二十篇,每篇以首句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为标题,所以篇题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

《论语》的注解自古以来有很多。因为《论语》很重要,所以历代都有很多大家进行注解,下面列举几本比较重要的注解。三国时代曹魏的何晏,著有《论语集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宋代以前的人都是读何晏的《论语集解》。到了南北朝,南梁学者皇侃著有《论语集解义疏》,是根据何晏的《论语集解》为底本,进行注疏。到了宋代,邢昺也依据何晏的《论语集解》为底本,再次进行注疏,即《论语注疏》。这部《论语注疏》对于文字的训诂、考证乃至义理的开解都更加详尽。

到了南宋,朱熹对《论语》也进行了注解,即《论语集注》。朱熹做学问很扎实,在《论语》上用尽毕生的功夫。当然,朱熹对《论语》的注解也有一些偏颇之处。后代学者考试都是依据《论语集注》,所以它的影响很大。朱熹不仅重视文字的考据、考证,而且在《论语集注》中发挥了其理学思想。

到了明朝,明末清初有一位蕅益大师(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对《论语》进行了画龙点睛的注解,即《论语点睛》,收在《四书蕅益解》之中。蕅益大师通过把儒和佛的义理相融通,用佛教的道理解释《论语》,更加提升了对于《论语》的理解。因为蕅益大师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看到的是理,而不是执着于文字相,所以蕅益大师的解释也非常值得参考。

到了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也是很权威的注解,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入清朝人注释的特点,即更加重视文字的训诂、史实的考订。《论语正义》在当时的注解水平中应该是最高的,但是因为刘宝楠的考证非常详细,内容变得十分繁琐,所以也让后人望而生畏。

近代对《论语》的注解有: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都是非常可贵的注解。学习《论语》,可以主要参考这些注解。

当然,学习《论语》最重要的是“悟入”,而不要死在注解之上。注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注解的水平与作者的修养水平及学问的功底密切相关。所以,人们看到何晏的注解,那是何晏的《论语》;看到皇侃的注解,那是皇侃的《论语》;看到邢昺的注解,那是邢昺的《论语》,并不是孔夫子的《论语》。所以,学习《论语》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死在古人的注解之上。古今的注解只是读《论语》的参考而已,最重要的是自己去悟入。通过自己的体悟再对照注解,才能分辨出古人的注解孰优孰劣,也能看出他们层次的高低。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有一些意思讲不通的句子,这些地方让人们在研究、求解的时候遇到困难,不能够解通。这是因为在传承的过程中,书本本身出现了问题。《论语》流传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从前是用竹简记录,所以第一种解不通的原因是有错简的现象。因为竹简的绳子断了,导致竹片散乱,人们再穿起来时把竹片穿错了,所以导致前后行颠倒。第二种,有重出的现象,即一句话已经出现过,在后面又重复出现。这是因为孔子的弟子在记录时,不同的弟子都记录了同一句话,结果把两个人所记录的都编辑在里面。第三种,有缺文,即文字不足,有漏掉的。第四种,有讹字,也就是有错字。现在印刷一本东西要校对很多遍,其中可能还会有错别字。在古代,流传几千多年的东西会经很多人的手,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这也是读古书的一个困难之处。

遇到不解、不通时怎么办?古人说要“取其义,不附会”,要取其义理,不要牵强附会。对于有怀疑的地方也不能够随便更改,可以在旁边添加批注,而不能自己擅自更改。如果擅自更改的风气一开,经典改到最后就会面目全非。这也显示出中国古人做学问的严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